「穀雨」養生6訣,抓住春天的尾巴調好身體

2020-04-19     生命時報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中國人的衣食動養,皆依季候而作,隨歲月流轉。

2020年,《生命時報》將四時節氣作歷程,推出系列策劃「二十四節氣·養生歷」,一年365天,順應時節來養生。

長按圖片,保存養生歷

庚子年 庚辰月 壬辰日

雨生百穀,恰逢春好時

「春山穀雨前,並手摘芳煙」

穀雨,谷得雨而生也。它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

俗話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速度明顯加快,降雨量增加,春發作物因雨而得到潤澤,每個都鮮活飽滿。

春雨連連,無數生命勃發向上

細雨微風的日子裡,萬物勃發,一切冬天的凜冽都正慢慢化作柔軟的甘露灑向人間。人們在這個時節播種,懷著對豐收的期盼、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希望植入土中,靜待抽枝發芽、結出果實。而春去夏來,疫情也終將退散。

穀雨養生,防濕護脾

穀雨氣溫升高明顯加快、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大。而濕邪最易損傷脾胃,引起脾濕。因此,日常養生保健應以祛濕、養脾為主。

庚子年 庚辰月 壬辰日

穀雨·三宜

祛濕

此時降雨多、濕度大,要注意防濕邪侵入人體,否則容易出現精力不好、頭暈沉、睏倦疲憊等濕熱症狀。

薏米是清除體內濕熱的好藥材。平時煮粥做飯時放一些薏米,也可搭配紅豆做成經典食療方——紅豆薏米粥。需要提醒的是,孕婦忌用薏米,且薏米不宜空腹吃。另外,也可用茯苓、淮山、黨參等煲肉湯喝。

健脾

穀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中醫認為,此時脾處於旺盛時期,能涵養胃氣,有利於營養吸收,是適當調補的好時機。

飲食上可以多吃性平、性溫的食物,如薏米、蓮子、芡實、山藥、大棗等,也可以用陳皮泡水喝。

飲茶

民間諺云:「穀雨穀雨,採茶對雨。」穀雨前後採摘的茶細嫩清香,味道最佳,又叫二春茶。

此時採摘的新茶,具有清火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但飲用時必須適量,切忌貪多貪濃。

庚子年 庚辰月 壬辰日

穀雨·三忌

躁鬱

穀雨與肝相應,而疫情期間所積累的工作和居家壓力,容易形成緊張、焦躁等不良情緒,造成肝氣鬱結不暢。

心中煩悶時可以按摩十宣穴(位於十根手指尖端的正中央):用拇指指甲用力反覆重掐,以有酸痛感為主,刺激總時間每次以不超過5分鐘為宜。這種宣洩方式可以暢達氣機,起到舒緩肝氣的效果。

發物

接近立夏,此時氣溫越來越高,各種花草盛開,楊絮、柳絮漫天飛舞,加上人們踏青等室外活動增加,很容易引發鼻炎、哮喘等過敏問題,尤其是過敏人群。

因此,除了出門佩戴口罩注意減少過敏原接觸外,建議大家飲食少吃蕎麥、蠶豆、牛肉、鯉魚、蝦、蟹、茄子、酒、辣椒、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發物。

濕寒

穀雨季節交替,早晚溫差較大、氣溫不定,再加上空氣濕度增加,為各種細菌、病毒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條件,很容易濕寒困身而引發多種疾病。

建議外出時關注氣溫、及時增減衣物,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避免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久留。


穀雨,是播種百穀、催生希望的時節。

春歸穀雨,一切舊日的艱難都將化為新生的契機和催化劑,就像春去夏來,一邊衰敗、一邊迎來新生。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名老中醫 李乾構

中國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委員會常務委員 彭玉清

本期編輯:趙子瑩 美術設計:靳豐華

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5utkXEBnkjnB-0zN8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