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得尿毒症?醫生提醒:出現這些症狀要注意,及時就醫!

2024-08-14     快樂的小大夫

尿毒症,這個聽起來就讓人心生畏懼的名字,實際上是一種由慢性腎衰竭發展至終末期的嚴重疾病。它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

尿毒症是什麼?

尿毒症,就是腎臟功能完全喪失,導致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多餘水分無法排出體外,進而在體內積聚,引起全身中毒的病症。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慢性腎衰竭發展到終末階段的綜合徵。腎臟作為人體的「清潔工」,一旦功能衰竭,毒素就會在體內肆虐,影響各個系統的正常運作。

主要特徵:

腎功能衰竭:腎臟不能有效排出尿液,造成血液中的毒素累積。

全身性症狀:影響多個器官系統,包括消化、神經、心血管等。

尿毒症的成因

尿毒症的發生通常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 慢性腎功能不全:這是尿毒症最主要的原因,常見於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等慢性疾病。

2. 急性腎損傷:由於藥物、感染或創傷導致的急性腎損傷,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可能轉變為慢性腎功能不全。

3. 腎臟結構異常:某些先天性或後天性疾病(如多囊腎病)會導致腎臟功能減退。

4. 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非甾體抗炎藥(NSAIDs)、某些抗生素等,可能對腎臟造成損害。

尿毒症的症狀

尿毒症的症狀往往逐漸加重,常見表現包括:

1. 乏力和疲憊感:由於貧血和毒素積聚,患者常常感到無精打采。

2. 噁心與嘔吐:體內毒素增加可引起消化道不適。

3. 食慾減退:食慾下降,導致明顯的體重減輕。

4. 癢感:皮膚可能出現瘙癢,通常與代謝產物積累有關。

5. 呼吸急促:液體瀦留可能影響心肺功能,引起呼吸困難。

6. 意識障礙:嚴重的尿毒症可能導致頭昏、嗜睡甚至昏迷。

風險因素

了解尿毒症的風險因素有助於及時發現和採取預防措施:

1.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腎臟,增加尿毒症風險。

2. 糖尿病:糖尿病控制不佳會導致腎臟損害,進而引發尿毒症。

3. 家族史:有家族中腎病歷史的人其風險顯著提高。

4. 飲食習慣:高鹽、高蛋白的飲食可能增加腎臟負擔。

尿毒症的診斷與治療

  • 診斷:尿毒症的診斷並不複雜,通過尿常規、腎功能檢查及血常規等常規檢查即可發現異常。特別是血肌酐水平的顯著升高,是診斷尿毒症的重要依據。
  • 治療:尿毒症的治療主要包括保守治療、透析治療和腎移植。

1. 保守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控制症狀,延緩病情進展。

2. 透析治療: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維持生命的重要手段。通過透析機或腹膜清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

3. 腎移植:對於有條件的患者,腎移植是根治尿毒症的最佳選擇。

如何預防尿毒症?

預防尿毒症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和管理潛在的腎臟疾病。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1. 定期檢查:

特別是高風險人群,應定期檢查腎功能和尿液成分。

2. 控制慢性疾病:

積極管理高血壓和糖尿病,保持正常的血壓和血糖水平。

3. 健康飲食:

減少鈉鹽攝入,限制蛋白質和磷的攝入,選擇低脂肪和富含纖維的食物。

4. 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

保持身體水分充足,有助於促進腎臟排毒。

5. 合理用藥:

避免濫用藥物,尤其是具有腎臟毒性作用的藥物,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尿毒症患者日常如何護理?

1. 飲食管理

優質低蛋白飲食:限制蛋白質攝入量,減輕腎臟負擔,但要確保攝入足夠高質量的蛋白質,如雞蛋、牛奶等。

限制鉀和磷攝入:避免食用高鉀食物(如香蕉、橙子)和高磷食物(如堅果、奶製品)。

控制鈉鹽攝入:減少食鹽攝入,預防水腫和高血壓。

充足熱量:保證足夠的熱量攝入,維持正常的體重,避免營養不良。

水分管理:根據醫生指導控制水分攝入量,以減少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2. 生活方式調整

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適度活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體育活動,如散步、輕柔瑜伽等。

避免感染: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減少感染的風險。

戒煙限酒: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這些習慣會加重腎臟負擔。

3. 定期監測

血壓監測:每日監測血壓,確保血壓穩定。

體重監控:定期測量體重,避免體重突然增加。

尿量記錄:記錄每日尿量,以便及時發現異常。

透析護理:如果是透析治療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透析過程中的各種情況,如透析通路是否通暢等。

4. 心理支持

積極心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應對疾病帶來的挑戰。

家庭支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對於患者來說至關重要。

社交活動:參與適當的社交活動,增強社會聯繫,減少孤獨感。

5. 醫療遵從性

按時服藥:遵循醫生的處方,按時按量服用藥物。

定期複查: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和其他必要的檢查。

及時報告:向醫生報告任何新出現的症狀或身體不適。

6. 特殊護理

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搔抓,以防皮膚受損。

口腔護理:尿毒症患者容易出現口腔異味,要注意口腔衛生。

防止跌倒: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現貧血和乏力,需要小心避免跌倒。

7. 應對緊急情況

緊急聯繫:了解並掌握在緊急情況下如何聯繫醫生或醫療機構。

急救藥物:如適用,了解如何使用急救藥物(如硝酸甘油)。

尿毒症患者的日常護理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需要患者本人、家屬以及醫療團隊的共同努力。通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患者或其家人對護理措施有任何疑問,應及時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7ed82a702309efae76d548b32c82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