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編輯 | 袁月
近期強熱浪襲擊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有研究警告,酷熱可導致認知下降,還會讓心臟欠下「氧債」。
《柳葉刀》近期發文稱,氣溫可擾亂神經系統功能,加劇神經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精神分裂症。專家推測,我們的神經系統就像是電纜,而電傳導可受到熱的影響,可以看到高溫下副交感神經活動及血氧飽和度降低,最後的結果是認知能力下降。因此,高溫戶外人群可留意自己的大腦是否靈活,是否有抑鬱焦慮症狀。
來源 / unsplash
另一份《內科年鑑》研究中,課題組讓年輕人、健康老人及冠心病患者穿上潛水服並逐漸灌注熱水,模擬38—45攝氏度的高溫環境。結果顯示,參與者體溫上升,血流量增加,年輕人組血流量增加量是冠心病患者組的兩倍多,後者組約三分之一出現血流阻塞現象。三人為中度、一人為重度堵塞。
圖像顯示,當體溫上升0.5度時,參與者心肌血流量上升,隨著實驗進行,冠心病患者血管擴張能力受限,血流量並未與心臟工作量增加相對應,消耗比供給多,欠了氧債。實驗只有一個多小時,未出現危險,但若是熱浪持續,幾個小時或幾天一直欠著氧債,就會誘發心梗發作。這是給心臟病老人又一次警示,即使沒有症狀,也要儘量減少酷熱天氣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