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烈:原50軍政委,後被開除黨籍送回家鄉,每月只領60元生活費

2022-12-28     史鏡說

原標題:徐文烈:原50軍政委,後被開除黨籍送回家鄉,每月只領60元生活費

在人民軍隊序列中,有這樣一支傳奇部隊,其前身是國民黨武裝,戰鬥力低下,官兵們經常消極怠戰。但它後來起義投身到了紅色陣營,經過一位將軍的全力改造,一躍成為善戰之師,在朝鮮戰場上大顯神威,飽受讚揚,這位將軍名叫徐文烈。

徐文烈生在一個貧困家庭,早年在師範學校讀書的時候,因為無法負擔高昂的學費,差點輟學,幸得親屬接濟才得以繼續接受教育。期間,他廣泛閱讀了進步書刊,思想愈發進步,成為一位紅色青年。1929年,國民黨當局授意師範學校打壓宣揚革命思想的學生。

徐文烈率領同學們罷課反抗,同時向省教育廳請願,要求罷免校長,改派民主人士來主持學校日常事務。此舉獲得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聲援,國民政府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被迫妥協,徐文烈的革命首秀以勝利告終。

1930年,徐文烈在家鄉秘密展開活動,組織了一支數十人的武裝力量,與其他工農隊伍一起,舉行了一次轟轟烈烈的大暴動。但由於前期準備不足,加之指揮失當,暴動最終宣告失敗。部隊在敵人的殘酷「圍剿」下離散殆盡,徐文烈只好轉移到昆明,繼續開展地下工作。

1935年,紅9軍團進駐滇地,徐文烈立即報名參軍,不久後隨部北上川貴,掩護中央紅軍向陝甘寧挺進。次年春初,他被調到紅32軍政治部負責宣傳事宜,此後數年間一直在政工崗位上深耕,個人能力愈發突出。

解放戰爭時,國民黨184師起義,因為其中官兵多為雲南人,與徐文烈是老鄉,黨組織便派他去改造這支部隊。徐文烈隨即舉行「訴苦大會」,動員原國民黨士兵們上台講述被反動派壓迫、剝削的經歷,以點燃大家對反動派的怒火,激發大家的革命熱情。

除此之外,徐文烈還帶著184師的官兵們去幫助農民耕地,讓他們親身體會軍民魚水情是如何建立的,藉以改造他們的舊思想。在這一系列「組合拳」之下,184師官兵改頭換面,蛻變成人民子弟兵,以其為基礎改編的東北民主聯軍第1軍戰鬥力驚人,在解放戰爭前期屢立戰功。

1948年末,解放軍圍攻長春,國民黨60軍不願給蔣介石賣命,便於陣前起義。這支部隊也是老滇軍,改造其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到了徐文烈的頭上。他在照搬早先積累的工作經驗的前提下,又將思想教育與啟發式自我總結相結合,一舉革除了60軍身上的舊軍閥習氣,使之從軍事主官到基層戰士脫胎換骨,一躍成為勁旅。韓戰時,徐文烈以政治委員的身份,率領60軍改編的志願軍50軍在前線與聯合國軍殊死搏鬥,二次戰役時,50軍更是率先攻入南韓首都漢城。

徐文烈回國後被授少將軍銜,先後在南京軍校、解放軍總政部任職。1971年,他被無辜捲入到特殊時期漩渦中,所謂的「專案組」經過審查,認定他存在違反紀律的情形,繼而開除了他的軍職和黨籍,將他送回家鄉,每個月只發60元養老金用於生活。1976年,他因病去世,1979年,黨中央為他平反,恢復了他的名譽和所有職務。

徐文烈將軍是我軍一位優秀的將領,在土地革命時期,他一直從事宣傳工作,播撒星星之火。在解放戰爭時期,他肩挑起政工重任,改造了多支敵軍,將他們補充到解放軍中,增強了紅色陣營的力量,加速了解放戰爭的進程。可誰曾想,他竟在動盪時期遭受無妄之災,後半生歷盡波折。烏雲總有散開的時候,黨中央後來也為他正名雪冤,他泉下有知,必然會感到欣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c761ac39af71b729585141a51fd66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