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江寧波的小梅突然腹痛不止,她明白肯定是自己卵巢囊腫破裂了。多年前,小梅患上了卵巢多囊綜合徵,這個病會大出血,出現嚴重的腹痛現象,隨時有可能危機生命。
家人趕緊撥打了120,躺在救護車裡,小梅臉色蒼白、滿頭大汗、十分痛苦,她今年才27歲,可千萬不能出什麼意外。
旁邊的家人更是擔心,焦急地看著女兒被送到了急診大樓,連忙雙手保佑。
到了急診室,值班醫生摸著她的肚子問道:「懷孕幾個月了。」
因為本身比較胖,小梅很尷尬也很委屈。
「醫生我沒懷孕,我患卵巢多囊綜合徵多年,無法懷孕。」女子忙為自己辯解。
旁邊的母親也趕緊作證:「是啊,我閨女懷了10年也沒懷上,就是因為這個病!」
醫生扭頭看著目光堅定的母女二人,苦笑了一聲,「那你看這是什麼?」
從B超顯示屏上,人們能清楚地看到,一個足月的胎兒在小梅的肚子裡蠕動著。
抬頭一看,這一幕,愣是把躺在床上的小梅驚出了三下巴,旁邊的母親也不敢相信眼前的真相,還沒等小梅反應過來,自己就被推進了產房。
「看樣子是你的羊水破了,現在需要做好待產準備。」
當晚21點44分,小梅誕下一個重達3180克的男嬰。
婚後求子,長路漫漫
2009年初,23歲的小梅和初中同學大力結為了夫妻,大力是家裡的長子,在傳宗接代上肯定被給予厚望。所以,婚後沒多久婆婆就提出了抱孫子的想法。
小梅頂著壓力,也打算開始備孕,當時的她身高1米65,體重只有102斤。婆婆心疼她太瘦,特意打電話給小梅媽媽,了解小梅喜歡吃什麼,每天變著花樣地給她做好吃的。
家裡沒有女兒,只有兩個兒子,在這過程中,婆婆也把小梅當作了親閨女對待。
不僅如此,婆婆還包攬了家裡的所有家務,悉心照料著小梅。
聽到中醫說小梅身體太虛了,小梅每天都是捏著鼻子強迫自己喝藥,經常喝完就是一陣乾嘔,可是也沒辦法,婆婆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當然,婆婆的辛苦小梅也看在眼裡,每頓飯她都很努力吃,體重也呈直線上升,囤積這些難看的脂肪,為只孕育一個健康寶寶做全面準備。
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一年過去了,小梅的肚子仍然沒有任何動靜。
「多吃也算是養身體。」婆婆明事理,她不希望小梅有心理壓力,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可是她眼中的失望還是被小梅看在眼裡,為此她心中有愧。
為了不辜負婆婆的期望,小梅除了吃飯補身體,還不斷地學習有關孕產婦知識的書籍,希望自己早點懷孕。
2010年是小梅結婚的第二年,這年的某個早餐,小梅起床刷牙,突然一陣乾嘔,聽到這個標誌性的聲音,婆婆趕緊從廚房跑了出來,心中暗自竊喜,她覺得肯定是兒媳婦懷孕了。
看著自己的大肚子,小梅也覺得定是如此,大力趕緊向單位請了假,三人興奮地來到了婦產科,等著懷孕的檢查報告。
在等待的過程中,小梅已經沉浸在了懷孕的喜悅中,大力也輕輕地撫摸著妻子的肚子,三人坐在候診區的椅子上,又緊張又興奮。
他們早就給孩子起好名字了: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小名都叫「盼盼」。
終於等到報告出來,兩人小心翼翼地扶著小梅,取出了5張報告紙,一字不漏地審閱著,可是一張又一張,兩人臉上的笑容也漸漸消失,密密麻麻的字中,居然沒有任何與「懷孕」有關的字樣。
「醫生你是不是弄錯了」,婆婆略微有些不耐煩,醫生肯定地回答道:
「你媳婦只是有輕微的腸胃炎才幹嘔,真的沒有懷孕。」
三人不肯相信這個結果,第二天一早又換了一家醫院檢查,這次給出的結論竟是慢性咽炎,反正就是沒有懷孕。
搞了半天,這麼大個肚子全是脂肪,裡面裝的還都是屁。
小梅這樣心想,又自責又尷尬,心理特別委屈,都快哭出來了。
丈夫和婆婆連忙安慰著她,讓她不要放在心上,現在還年輕,以後機會多的是。
在往後的幾年裡,小梅為了做母親,體重一直高居不下,那些漂亮的衣服她穿不上,有時還要遭受陌生人的冷眼。
轉眼間,5年過去了,2013年,小梅已經27歲了,她身邊好多同齡人都已經當了爸媽,可是自己的肚子遲遲沒有動靜。
自從5年前鬧了那場笑話,小梅這些年囤了數不盡的驗孕棒。
2013年10月,小梅的月經遲遲沒來,之前她的生理期都非常準時,誤差不超過三天。
丈夫對她說:「會不會是你懷孕了?」,因為一直累積失望,小梅也只是淡淡回了句:「哪有,只是來晚了而已。」
可是內心依舊竊喜,想著白天昏昏欲睡,和孕期的懷孕症狀一模一樣,這一次,總算應該是懷孕了吧。
當天晚上,小梅連用了五六根的驗孕棒,結果都是一道紅槓。
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的小梅在廁所里痛哭了起來。
那月經沒來又是什麼原因,大力擔心小梅的身體,帶她去醫院檢查。
最後診斷報告出來了:內分泌失調。
晴天霹靂,疾病纏身
怎麼還是沒有寶寶,走出醫院的小梅蹲在地上默不作聲,做了這麼多努力,一次次失望。
她不明白老天為什麼對她這麼不公平,周圍的婦女們聽到小梅的情況也都是議論紛紛,不少人冷嘲熱諷。
「高齡產婦不知道能不能生出孩子,就算生孩子風險也很大。」那個時候,醫療沒今天發達,況且就算是放在今天,高齡產婦的風險也是與日俱增的。
小梅又何嘗不知道呢?
儘管如此,夫妻二人還是沒有放棄,聽說有試管嬰兒這項技術,夫妻倆連忙嘗試。
催卵,取卵,移植胚胎……試管嬰兒的過程不同於常規懷孕,碩大的針管從肚皮直插子宮,經常讓孕婦叫苦連連,每個過程都很艱辛,這一切丈夫看在眼裡,卻沒有辦法。
小梅也承受著每個階段的疼痛,每次都咬緊牙關,從來沒有說過一句疼。
儘管如此,醫生表示很遺憾,兩人第一次的試管還是失敗了。
為了懷孕,夫妻倆早已做出豁出去的打算,醫生只是告訴他們身體素質越好,試管成功率越高。
兩人就開始各種鍛鍊,跑步、跳繩、打羽毛球,練肌肉,努力為下一次的試管努力著。
第二年3月,小梅和大力信心滿滿地走進了醫院,這次他們換了一家權威醫院,身體素質好了很多,夫妻兩人都覺得這次很有把握。
又艱難地做了一次試管,可遺憾的是,還是沒有懷上。
第三次,看樣子,不懷孕肯定是不罷休了,為了強壯身體,大力帶著小梅天天天堅持鍛鍊,早睡早起,科學飲食,為2018年的第三次試管嬰兒做充分準備。
可是第三次踏進醫院時,小梅的小肚子經常無緣無故疼痛,經常感覺下腹墜脹,夜間尿頻。
醫院診斷她為多囊卵巢綜合徵,此病對懷孕有很大的影響,聽到消息,如雷轟頂……
這不就是赤裸裸「不孕不育」的宣判嗎,之前一切的努力都白費了,小梅根本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但大力還是安慰她靜心養病就好,不要想太多。
命運捉弄,無心插柳
後來的日子,小梅同樣的待在家,這次不是為了懷孕,只是養病。
她幾乎都抑鬱了,每天的生活都是跟藥物相伴,為此小梅辭去了工作,開一家網店賣服裝,佛系度日。
丈夫那邊工資足以養活全家,所以不算什麼大問題。
在家的日子,或許是這些年的打擊太多,她每天睡到自然醒,不願維持之前的規律作息,十分隨意,體重呈斜線式增長。
記得有一次坐公交,旁邊的年輕小伙子趕忙站起來給她讓座。小梅莫名其妙,為何給自己讓座?
「你就坐下吧,肚子都這麼大了,站著多吃力!」
看到自己超大的肉肚子被誤認為是孕婦,她盛情難卻,尷尬地坐了下來,心理更是十分難過。
女孩子都愛美,丑了這麼多年,想想都覺得氣,小梅把地鐵上的事情講給婆婆聽。
婆婆哭笑不得,但她不贊成小梅少吃,因為身材胖才能產生抵抗力。
所以這麼多年,小梅的婆婆才包攬了家裡的一日三餐,就是想讓小梅多吃一些。
沒辦法,為了不讓婆婆失望,她每次吃飯都是埋頭大吃,不敢挑剔,胃被撐大,飯量增大,自然越長越胖。
很快,大力的弟弟小力結了婚,妻子也懷孕了,圓潤的小梅150斤都沒懷上孩子,心理十分難過,她躲在屋裡,不願和家人說話。
「乖梅梅,要不要考慮再領養一個孩子。」婆婆苦口婆心地勸著,小梅再也忍不住,抱著婆婆嚎啕大哭。
2019年2月春節過後,小梅的丈夫和婆婆都有事外出,大力被公司安排到國外工作一年。婆婆要去小兒子家照顧懷孕的二兒媳。
現在只剩下小梅一人在家,結婚多年,小梅已經習慣了婆婆的一日三餐。
父母害怕女兒吃不好,趕到了小梅身邊,他們學婆婆一樣給小梅弄好吃的食物,調理身體。
或許是不習慣飲食的變化,離開了丈夫和婆婆精細照顧的小梅臉色越來越差,還特別嗜睡,情緒也變得無常,這段時間,小梅胃口變得更大了。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小梅又在原先150斤的基礎上增了好多斤,肚子也變得越來越大。
11月5號那天,突然發生了意外。
小梅吃過早飯後,有些腹痛,她沒太在意,想著忍一忍就過去了。
可是中午吃午飯的時候,小梅突然感到腹部傳來了劇痛,頓時渾身無力,躺在沙發上臉色蒼白。
進門的父母嚇了一大跳,女兒的額頭上都是冷汗,下體還流出液體。
小梅虛弱地回應:可能是自己卵巢囊腫破裂了,叫父母趕緊叫救護車。
在被抬到救護車的路上,她還一度絕望,想著是不是體內大出血,萬一有個意外生命就到盡頭,回憶之前努力的過往,不禁心酸無比。
結果一上了車,急救人員經過簡單查看後,竟說那些液體就是羊水。
小梅和父母不敢相信急救人員的話,他們覺得對方不了解具體情況,等到醫院再做解釋。
到了醫院,看著B超上顯示的寶寶,小梅和她的父母還是一臉難以置信。
但證據確鑿,看著B超里的孩子,一家人又陷入了緊張和恐懼中。醫生告訴小梅快要生了,很快如醫生所說。
小梅感受到了宮縮劇烈進行的疼痛,被推入了產房。
但是眼前又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
可能是沒有任何準備的懷孕,嬰兒明顯臀位不正,羊水偏少,小梅撕心裂肺地哭喊著,迫在眉睫,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就連在醫院工作了25年的趙建珍醫生,也一時陷入兩難。
但畢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李建珍醫生冷靜理智,全面分析了小梅的情況,為了應對這次高風險的手術,整個醫院婦產科手術室,新生兒相關科室全部待命。
所有的人都為這次手術捏著一把汗。
下午17點,在醫生和助產師全程嚴密觀察下,小梅配合醫生開始順產,五個小時以後,一名男嬰呱呱落地。
至此,求子之路終於畫上了句號。
事後有人好奇,問小梅懷孕期間沒有任何感覺嗎?
「我當時以為是自己的腸子在動,以為肚子裡的是屁,哈哈,沒想到是我的小屁孩兒。」
為了備孕,小梅和她的家人準備了整整十年時間,這十年來的努力和心酸,當中遭遇的挫折以及別人的白眼,想必只有小梅夫婦自己清楚,由此可見,做父母的不易,每一個新生命的到來背後都飽含著巨大的艱辛。
希望天底下每一對夫妻都能如願擁有屬於自己的寶寶。
-完-
編輯丨大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