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亡後,軍閥迭起,戰事不斷,政局混亂到了極點。當時,曾有一樁轟動全國的惡性盜墓事件,那就是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事件。孫殿英河南永城人,字魁元,早年聚眾綠林,常在豫西活動,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土匪。1928年時,孫殿英的武裝為蔣介石收編,他自己出任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算是披上了「正規軍」的外衣。
孫殿英
由於當時各派軍閥派系林立,孫殿英的隊伍出身又不好,算不上「嫡系」,因而在軍費、裝備和補給方面都有些像「後娘養的」。恰好在這個時候,清東陵當地曾有盜匪準備趁亂盜掘清東陵,孫殿英奉命率軍隊前往剿匪。當孫殿英率領著軍隊來到清東陵後,當即被眼前恢弘而奢華的陵園建築所吸引,並萌生了盜墓的心思。
清東陵一景
經過一番籌備,孫殿英準備對康熙、乾隆和慈禧三座陵墓下手,但由於積水嚴重,康熙陵躲過一劫,乾隆和慈禧的地宮算是被翻了個底兒朝天。當時的盜墓行動實施的非常隱秘,孫殿英的軍隊以實施軍事演習為名,將負責看守陵園的人驅逐出去,開始實施盜墓的惡行。
孫殿英的部下雖然參差不齊,不乏土匪惡霸,但終究沒有盜掘大型皇陵的經驗,耗費了兩天時間,都沒有找到地宮入口。最終,這伙軍痞竟然抓來守陵衛兵,經過嚴刑拷打才問出了地宮入口所在。然而即便找到了地宮入口,盜墓者的鍬鎬卻顯得無能為力,被有一道由多層花崗石構成的「金剛牆」,阻攔在外。
慈禧陵地宮·孫殿英盜墓入口
地宮內的這道牆,是用桐油、糯米和石灰漿粘加固壘砌的,內部還使用了鋼鐵加固,是專門對付盜墓者而壘砌的。最終,氣急敗壞的盜墓者,乾脆搬來了十幾箱炸藥,硬生生地將金剛牆炸出了個豁口。此後,這伙軍痞一擁而入,開始了自己的惡行。
古人常言,死者為大。可當這伙貪婪的盜墓賊見到地宮內數之不盡的寶藏後,便瞬間成了一般惡犬,毫無顧忌地撲向那些金銀財寶。據說,盜墓的士兵足足將墓中財物裝了幾十箱,然後以騾馬車向外運輸,聲稱是軍用物資。
更令人髮指的是,孫殿英的軍隊在盜墓過程中,手段極為卑劣,為取得乾隆口內的珠寶,竟然敲碎了屍骨的牙齒,而在盜掘慈禧陵墓時,更是將她屍身上下翻了個變,以至於掀翻了棺槨,使得慈禧的遺體都散落在了外面。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劇照
關於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細節,早已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難以考證。據清東陵研究專家李寅先生所撰的《清東陵檔案解密》一書講述,慈禧斂葬時口中含有一顆夜明珠,而孫殿英這夥人,為了拿到這顆無價之寶,竟然用刺刀將慈禧的嘴角挑開了!
實施盜墓以後的孫殿英,竟然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他用盜掘的財寶上下打點,實施賄賂,使得腐敗的當局未能予以深究,案件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而孫殿英則用盜墓所得的財物來壯大自己的隊伍,成了一支勢力強勁的軍閥。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漫畫
孫殿英盜掘清東陵事件,曾經震驚中外,甚至引得清遜帝溥儀傷痛欲絕。可是,罪魁禍首孫殿英卻以「革命者」的姿態為自己辯解,他聲稱自己是在以此來革滿清的命。由此可見,清東陵大盜孫殿英,可謂是猖狂至極。當然,孫殿英之所以如此大膽,還主要是因為適逢亂世,政局腐敗,他深知自己的惡行不會受到嚴懲。
參考資料:
於善浦,張玉潔:《清東陵拾遺》,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李寅:《清東陵檔案解密》,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年;
徐鑫:《乾隆帝陵歷史之謎》,遼寧人民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