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耳機解碼方式,又可以理解為傳輸協議。常見的傳輸協議分為5種:aptX、W1晶片、AAC、LDAC、A2DP。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之間都有那些不同之處。
aptX
Apt-X是一種基於子帶ADPCM(SB-ADPCM)技術的數字音頻壓縮算法。原始算法由Stephen Smyth 博士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由Audio Processing Technology(現已被CSR合併)公司發展並命名為apt-X。最初用於專業音頻與廣播領域。
近幾年,在 Bluetooth無線音頻傳輸領域apt-x由於其低延時,容錯性好,高音質等優點大有取代SBC(Sub-band Coding)之勢。其中aptX-HD可以做到接近無損音質(但如果傳輸CD規格的音頻,還是有損)。
優點:高品質的音頻,硬體複雜度低,設備要求低只需單設備即可實現22.5kHz的雙通道立體聲。
目前比較高檔的手機會支持這個編碼,但iPhone是不支持的,因為這個編碼標準背後是高通。iPhone使用了專門的W1晶片負責處理藍牙音頻,也許配合Airpods使用了私有的藍牙編碼傳輸。
W1晶片
Apple W1晶片初次登場是在「根正苗紅」的AirPods上,蘋果的描述是 「它能帶來更佳的連接與更好的音質」 ,具體性能提升在這些方面尤為明顯:
W1晶片簡化了藍牙耳機的連接配對。比起標準藍牙協議,W1晶片的加入提升了連接穩定性和連接範圍;
W1晶片可以和耳機里的語音加速感應器、光學傳感器等聯合工作,支持自動感應和控制音頻、麥克風,戴上之後馬上就能播放音樂;
W1晶片對電池續航管理也有所提升,一次充電也可以連續聆聽5小時。
( Apple W1藍牙多晶矽SoC )
AAC
AAC,全稱Advanced Audio Coding,是一種專為聲音數據設計的文件壓縮格式。與MP3不同,它採用了全新的算法進行編碼,更加高效,具有更高的「性價比」。利用AAC格式,可使人感覺聲音質量沒有明顯降低的前提下,更加小巧。
AAC是在MP3基礎上開發出來的,所以兩者的編碼系統有一些相同之處。
優點:相對於mp3,AAC格式的音質更佳,文件更小。
不足:AAC屬於有損壓縮的格式,與時下流行的APE、FLAC等無損格式相比音質存在「本質上」的差距。加之,傳輸速度更快的USB3.0和16G以上大容量MP3正在加速普及,也使得AAC頭上「小巧」的光環不復存在。
總的來講,AAC可以說是極為全面的編碼方式,一方面,多聲道和高採樣率的特點使得它非常適合未來的DVD-Audio;另一方面,低碼率下的高音質則使它也適合移動通訊、網絡電話、在線廣播等領域,真是全能的編碼方式。
LDAC
LDAC是索尼的音頻編解碼器,可以通過藍牙連接享受高品質的無線音頻。
通過藍牙傳輸音頻時,一般使用標準藍牙SBC編解碼器,會導致音質損耗。LDAC可傳輸約3倍於普通Bluetooth*1的數據 (在最高990kbps的傳輸速度下*2)
讓你在無線情況下欣賞Hi-Res Audio*3音樂時,可以聆聽到接近Hi-Res Audio的音質。
通過藍牙保持高質量的音頻,並且對於所有音樂,給您更好地無線聽覺體驗。
在這麼高的傳輸速度下面,傳輸無損音樂成為了可能。當然,這種近乎私有協議的傳輸格式,也導致現在只有少量設備兼容。
A2DP
A2DP是藍牙音頻傳輸模型協定。 典型應用為藍牙耳機。
A2DP是能夠採用耳機內的晶片來堆棧數據,達到聲音的高清晰度。聲音能達到44.1kHz,一般的耳機只能達到8kHz。
( A2DP框架的基礎協議 )
最後提個問題,你知道現在用的藍牙耳機用的是那種傳輸協議呢?感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