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圈耳機與動鐵耳機,是我們平常在聊耳機時最常說到的兩個詞。很多未真正接觸了解耳機的小夥伴們,可能對這兩個詞就有點即熟悉又陌生的感覺了。熟悉的是經常聽人家講,但陌生的是,這是個啥?
那麼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講講動圈和動鐵,究竟是個啥?
動圈
動圈耳機是日常中最常見的,價格低至幾元的無名耳機,價格高至一兩千元的大牌耳機,如索尼WI-1000X等,均是採用的動圈耳機。
那麼什麼是動圈?它有什麼特點?它的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動圈世界」。(為啥寫完這句話,有種走近動物世界的既視感)
首先,先來扯一段初中物理知識:聲音之所以可以發出來,並被人耳聽到,是因為震動產生聲音,所以如果要有聲音,就必須要有振動源的存在。在耳機內部構造中,有一層薄膜,這層薄膜就是震動源,又因為薄膜上附有導線圈,導線圈和薄膜整體作為振動源振動,故而稱之為:動圈。
這就是動圈的基本由來和基本的工作原理。
一般來說,動圈耳機的體積比較大,因為在目前技術水平的限制下,如上圖所示的動圈單元必須有一定的尺寸才行。在物理學裡有一個公式:P=Fv。P是功率,F是力,v是速度。
做低頻振動的時候,線圈和振膜運動的速度很小,所以在功率P一定的情況下,驅動力F就不得不變大,而驅動力的大小又與磁場截面積成正比。
因此,動圈單元的結構如果過小的話,電流通過時產生的力就不足以使線圈帶動振膜做一些低頻振動了,那麼耳機的低音表現力就會大打折扣。不過,體積較小但音質好的動圈耳機還是有很多,這裡只是在一般情況下相對動鐵耳機而言。
一個達到合格線的動圈耳機,在聽感上是比較自然的,聲音偏暖。
另外就是動圈耳機的聲場比較大,這也是其相對動鐵耳機來說的最大的優勢。缺點可能還是低音的問題,用一般的價格比較便宜的動圈耳機聽像搖滾、爵士等重視低音的音樂風格可能會不那麼爽。當然,用不一般的動圈耳機的土豪除外。
動鐵
動鐵的發聲原理是:動鐵耳塞內部,音圈是繞在一個位於永磁場的中央被稱為「平衡銜鐵」的精密鐵片上。這塊鐵片在磁力的作用下帶動振膜發聲。
動鐵耳機的優點是失真度小、靈敏度高、體積小,缺點是成本高,常用於高端耳機。更高級的動鐵式耳塞採用雙平衡電樞驅動器,能帶來錄音室般品質的聲音。
動鐵耳機里的動鐵單元自然就是動鐵耳機的核心了。動鐵單元基本上是在一塊U形鐵片的一頭放置磁鐵,一頭繞制線圈而構成的。通電之後,U形鐵片的一頭受到電流和磁場的影響而振動,帶動其連接的隔膜板振動發聲。
動鐵耳機在音樂的動態、瞬間細節表現、聲音密度上都遠勝於動圈耳機。相對地,動鐵耳機的價格也不是那麼親民,一個入門級的動鐵耳機可能就要幾百塊,發燒級別的動鐵耳機價格可能上萬,完全不能在大眾消費者中與動圈耳機搶市場,這也是很多人聽都沒聽說過動鐵耳機的原因之一,畢竟動鐵單元以前一般只應用於助聽器等比較精密的儀器上。另外,動鐵單元因為結構的原因可以做得比較小,所以便有了多單元動鐵耳機。這些耳機在呈現聲音整體頻率的能力上做得尤為出色。
當然,動鐵耳機也不是毫無缺點。比起動圈耳機,它的劣勢就在聲場這一方面。而且,雖然它頻率呈現能力比較強,但低頻的呈現卻沒有動圈耳機那麼自然。
圈鐵
隨著技術的發展,結合動圈與動鐵的優缺點,圈鐵就應運而生了。圈鐵耳機既有動鐵耳機的優秀解析力,強大的動態能力以及其他一些細節表現。
但是為了結合兩者的優勢,圈鐵耳機對設計者在單元選擇、腔體設計和分頻技術三個重要的方面要有更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調音上也更為複雜。因此業界內,優秀的圈鐵耳機價格也是不菲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