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忽視的細節——聊一聊耳機耳套的那些事兒

2019-07-26     蘭士頓

入耳由於結構的關係,耳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市面上耳套太多太多,怎麼選擇是個問題,我自己因為接觸過一些耳機,幾年前就發現耳套是能夠直接影響聲音的,而且耳套你如果選擇不好,不光光影響的是聲音,對佩戴的舒適性和隔音性都有比較大的影響,這次專門發個圖文說說這個。

耳套如果按照材質來區分,那麼只有兩種,那就是矽膠和海綿,細分下來才有那麼多的區別。矽膠套有SF套,E套,哥套,還有耳機出廠標配的各種耳套,基本都是矽膠材質的。海綿套主要就是Comply了,另外還有舒爾黑海綿,舒爾黃海綿和Westone海綿這麼幾種。

耳套如果按照尺寸來區分,大致有4種

1:Westone,舒爾和音特美那種細導管,直接約3MM

2:E8和索尼的入耳基本都是中等偏細導管,約4MM

3:Campfire 榭蘭圖 Fitear QDC 64audio鐵三角等等中等導管,這種在市面上占比重最大,直接約5MM左右

4:異端,黑黃鸝,Audeze的平板入耳,絕對的異端,因為導管實在是太粗了,6MM往上


3MM,Westone和舒爾用的都是細導管結構,還有傑士,直徑大概3毫米,這種導管的耳機,其實是有一定的缺陷的,那就是由於導管直徑太細,導致不能做多出音孔設計,但是這種耳機由於導管比較細,所以Westone和舒爾的佩戴體驗可以說是最出色的了(當然跟耳機的腔體設計也有非常大的關係),這兩個品牌適用的第三方耳套有SF的CP800和Comply的T100海綿套,這兩者的聲音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4MM,主要用的其實就是BO和索尼,索尼基本清一色的都是這樣的,這種導管很尷尬,因為不粗也不細,做多出音孔也沒法做。這種直徑的耳機,可以配T200系列,CP100,Final的各種套以及哥套。

5MM,由於直徑有一定的保證,所以可以玩的花樣就多了,最多的可以做到3個出音孔。由於矽膠套管壁有很強彈性的原因,所以能在4MM上用的,5MM上也肯定能用,反之Comply的海綿套就不行了。適用耳套有CP100和T400/T500,Final E套,哥套。

6MM,這種直徑的耳機很不好配耳套,基本只能靠硬撐開了。

Comply:Comply的耳套都是美國原產,由於自身有短期記憶效應,可以捏扁然後塞入耳道進而膨脹到耳道的尺寸,同時由於海綿是最軟的材料,理論上C套是最舒適的,但是需要注意兩點,一是C套由於材質的緣故,使用壽命是不長的,一般2-3個月,二還是由於材質的關係,對聲音有一定的影響,C套能顯著增強氛圍感和厚度,低頻明顯表現更好,增強音樂的感染力,有些毛刺感多的耳塞換上C套後改善明顯,但是信息量會略微缺失一點。Comply的耳套由於TX系列是帶濾網的設計,所以如果耳機不帶濾網的話,可以考慮用這種帶濾網的耳套,這個是其他耳套所不具備的。

E套:Final我只推薦黑色耳套(內部是灰色的那種),紅白的不太建議,注意這兩種雖然是一個品牌,但其實是有微小區別的,Type E黑套的材質明顯比紅白套要軟一些。Type E套我個人非常建議,因為綜合來說,E套是最佳選擇,佩戴,聲音表現都很好。

SF套:最熱門的套子?SF套宣傳的一直是耳套可以轉動,但其實在實際使用中感受不是那麼明顯的,SF套有自身的特色,CP100/800的聲音稜角分明,輪廓明顯。不過佩戴上來說,由於SF套的材質要滿足轉動的要求,所以材料上面偏硬一些,時間就了可能會有點不適感。

SF的CP220和CP240,有人說這個耳套最能讓普通耳機變身定製耳機,這個我不否認,因為這兩種是雙節套,理論上這種耳套能夠最大程度的深入耳道,但是這種耳套必然就會帶來一定的不適性,並且會明顯減少低音(回想一下你做定製的時候,公模樣機的低音是不是都會比你做出來的成品多),原因一是深入耳道,二是定製的導管原因(定製導管大多為硬管,Westone前軟後硬,5WAY是軟膜)

哥套:索尼原配的,X寶上賣這個的很多,假貨也很多,由於索尼的發力,所以現在哥套也有很多變種,比如海綿狀的,還有矽膠裡面帶海綿的。。。但是我只建議普通哥套,原因就一個,這種套子是最軟的,佩戴極為友好,但是要注意一點,哥套的聲音我認為並不是最好的,因為哥套的聲音不夠立體,細膩由於但力量感不足。

BT級別的存在那自然數半模莫屬,理論上最貼合耳套,但是一個耳套只能在一個耳機上用,適配性最差,而且價格不菲。最早的是音特美在做,由於周期和成本的關係,大範圍製作的廠家寥寥無幾。之前聽Joke大神說起過一種進口的套子,但是我沒買到,有機會要試一下。(還有一些異端,比如小四的灰三節和蘑菇套,舒爾的黃海綿和白三節,這些就不說了,因為只有這幾個品牌的耳機能用,佩戴也極為不適)

說了這麼多,其實由於每個人的耳道結構不同,所以這個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優先考慮的方向也不同,有些人喜歡隔音,有些人注重佩戴舒適性,這個也要看自己的需求,我唯一建議的一點是,耳套一定要能夠充滿耳朵,因為只有填充滿了,聲音才有應該的表現,才有基本的隔音。不然聲音都漏掉了,那就失去了買耳機的意義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_-85mwBJleJMoPMKF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