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招遠又發現世界級金礦!有人說要感謝奸臣潘仁美,這是為何?

2023-05-23     以史為鑑

原標題:山東招遠又發現世界級金礦!有人說要感謝奸臣潘仁美,這是為何?

近期山東發布一條爆炸性消息:山東萊西花費16年時間,終於探獲中國最大單體金礦,金含量可達580噸,可滿負荷開採36年,放在世界範圍內,這也是世界級巨型單體金礦床。

其實中國雖然地大物博,但是優質易開採的黃金礦藏不多,而位於山東膠西北萊州-招遠地區一帶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重要的金礦產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金礦富集區。

而招遠金礦根據考證,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人已經在這裡開採金礦了。

但是有人說,山東招遠金礦的開採,要感謝著名的民間故事《楊家將》里的大奸臣潘仁美,這是為何呢?

本期@以史為鑑 就跟大家來聊聊宋代名將潘美和招遠金礦的故事。

在《楊家將》里,大將潘仁美為了一己之私,不顧民族大義,挾公報私陷害愛國英雄楊業。可以說誤國欺君,十惡不赦。

但是在歷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是北宋開國將領潘美。

關於潘美,他的形象和小說戲劇里的奸臣完全不同,不僅僅是趙匡胤的好友,宋朝的開國大將,而且他輔佐趙匡胤、趙光義兩代皇帝滅南漢、南唐、北漢,克太原,征范陽,敗契丹……

可以說潘美功勳顯赫,生前生後都備受讚譽。

不過也正是因為在雍熙伐遼之戰中,身為宋朝北伐軍西路軍統帥,在東路軍失敗後,率軍撤退途中指揮失誤,導致當時領軍護送百姓的楊業遭遇耶律斜軫所帶領的遼軍,楊業因此戰死。

潘美因為這次敗仗,被削秩三級,責授為檢校太保。

潘美因為此戰,在元代被改名為潘仁美,一代良將卻被扣上奸臣的大帽子,成為民間故事中禍國殃民的潘太師……

在山東招遠縣的縣誌記載中,潘美卻成了督辦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國有金礦——玲瓏金礦的負責人。

「潘美到招遠督金,並未住在羅峰鎮治所的所在地,而是將督金府就近設在玲瓏金礦不遠的馬山前,即今日玲瓏鎮前花園、後花園村之間。這兩個村的位置,恰是當年潘府的前、後花園,並因而冠以村名。在潘府的東南方,即今琵琶嶺一帶,還建有一座潘家城,世傳潘美於此築城禦寇,以保護羅山玲瓏的採金業。」——《招遠縣誌》

「潘美到招遠督金,並未住在羅峰鎮治所的所在地,而是將督金府就近設在玲瓏金礦不遠的馬山前,即今日玲瓏鎮前花園、後花園村之間。這兩個村的位置,恰是當年潘府的前、後花園,並因而冠以村名。在潘府的東南方,即今琵琶嶺一帶,還建有一座潘家城,世傳潘美於此築城禦寇,以保護羅山玲瓏的採金業。」——《招遠縣誌》

而當時潘美所駐紮地區也逐步形成村落,進而發展為集市,分別因潘美而得名為潘家村和潘家集。

山東招遠一帶,是著名的金礦產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招遠人就採用原始的燔火爆石法采煉黃金。

唐宋時期,其它地區的金礦採礦辦法都是挖出含金的沙子,然後把沙子放在木盤上,通過溪水沖刷木盤,最後得到沙中的金子。這種辦法得到的金子很少,而且還很費力。

而山東招遠則使用的是更先進的辦法。

根據宋代朱彧《萍洲可談》卷2記載:「兩州冶金,沿溪取砂以木盤淘得之,甚微,且費力。登萊金坑戶只用大木,鋸剖之,留刃痕,投沙其上,泛以水,沙去,金著鋸紋中,甚易得。」

等潘美被調到招遠督辦玲瓏金礦時期,據說潘美主要乾了四件大事!

一是試行「官置場監」和「由民承買」的組織形式,將官辦與民辦兩種形式並存結合,從而增強了採金的活力。

二是依靠稅監,收取稅金,鼓勵個人納稅採金,對不納稅的採金者依法嚴懲。

三是整頓黃金礦山秩序,嚴厲打擊襲擾礦山的流寇與盜賊。

而第四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潘美首次將火藥爆破應用於採礦。

火藥爆破堪稱當時最先進的採礦手段,以前工人大都選擇砂石中淘金,而火藥爆破的應用,將岩石「先碎後淘」,讓堅硬岩石中的金礦得以方便開採,堪稱是中國採金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轉變。

這一辦法的應用直接提高了宋朝礦工開採金礦的效率,擴大了招遠金礦的生產規模。

根據《宋史》記載,宋朝元豐元年(1078年),整個宋朝全國的黃金總產量是10710兩,而山東登州、萊州兩地的黃金產量加起來是9573兩,占全國總產量的89%。

而在登州、萊州兩地金產量中,玲瓏礦羅峰鎮的產量又占據十之八九。

這麼高的產量,潘美功不可沒。

但是宋朝也是儒學大發展的時代,當時的官員雖然認同黃金開採,但是卻不同意將黃金開採當成當地的主業。

宋仁宗時期,因為山東金礦產量很高,宋仁宗很開心地打算嘉獎一下當地官員,沒想到卻被宰相給懟了回來。

宰相王曾對宋仁宗說:「金子采的多了,老百姓都會去採礦而不從事農業了,這是背本逐末,為這事嘉獎官員不合適!」(王曾曰:採金多,則背本趨末者眾,不宜誘之。)

而且當時還有人把地震等原因也歸結到金礦開採上。

慶曆六年(公元1046年),山東發生大地震,登州、萊州一帶震感尤其強烈,當地官員上書皇帝說:「今二州置金坑,多聚民鑿山谷,陽氣耗泄,故陰乘而動。

這名官員的意思就是,正是因為開採金礦過多,本地的陽氣泄露,這才導致地脈不調,導致大地震……

在元明清時期,招遠依然是重要的金礦開採區域。

在上世紀初期,日寇也對招遠的黃金垂涎已久,在全面侵華時期,日軍甚至喊出:「寧失招遠城,勿失玲瓏礦。」

根據《玲瓏金礦史》的不完全統計,日軍占領招遠六年半的時間內,掠奪了超過52.8萬兩(約16.5噸)的黃金,而礦工則在刺刀和皮鞭下工作,稍有不如意就被日寇殺害。

如今山東招遠依然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金礦產區,這次招遠世界級單體金礦的發現,對我國的黃金儲備、經濟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以史為鑑

圖/網絡

參考資料/

「潘仁美」招遠開金礦——《走向世界》2013年第一期

山東招遠市金礦開發史研究——中國地質大學 王建勇

《「煙台范兒」——煙台十大文化名片之招遠黃金》——煙台文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ee89802e1ff3f07e2f38e698372a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