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瘋狂尋找鈾礦,在遼寧找到低鈾礦後感嘆:中國無鈾!

2023-11-21     以史為鑑

原標題:二戰時日本瘋狂尋找鈾礦,在遼寧找到低鈾礦後感嘆:中國無鈾!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最近剛好去了中核集團參觀,對於中國核工業的起步歷史,現在的發展又有了進一步的更深的認知,雖然我這邊看到的很多東西都不能在網上說,但是幫助大家回顧一下中國核工業的光輝歷史還是可以的。

本期就跟大家聊聊中國核工業的開業之石的故事。

中國核工業的開始和新中國成立時面臨的危險局面密不可分。電影《橫空出世》中,李雪健飾演的將軍就說過: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一個美國小兵都敢大言不慚地威脅說扔個原子彈給你們嘗嘗……

雖然我們通過近三年的浴血奮戰,終於打贏了抗美援朝戰爭,但是美國人對我們使用核武器的威脅並沒有解除,中央也早早決心自力更生,開始我們自己的核工業。

所以在1954年2月,剛剛打完抗美援朝換過一口氣來的中央就給時任地質部部長李四光和副部長劉傑下達了一個絕密任務——在國內尋找鈾礦石!如果能找到,那麼我們就有了搞核工業的基礎……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已經有發現鈾礦,而且還是兩處。

第一處在遼寧;

這是日本人占據偽滿洲國時期,在遼寧海城晶岩長石礦中發現了鈾礦。

在二戰時期,其實日本人也在瘋狂研究原子彈,日本海軍支持的科學家仁科芳雄認為原子彈理論可行,但是要實戰化美國都沒戲就別說日本了,於是海軍就放棄了;

而日本陸軍一直沒有放棄,甚至他們在1945年2月的時候,已經成功分離出了初步的鈾235復合材料,但是此時已露敗像,根本沒機會進一步發展了。

不過日本雖然沒有機會研製出原子彈,但是幾個月後日本就嘗到了真正的原子彈的滋味了。

在日本研製核武器的時候,曾在中國四處尋找鈾礦;

而他們在遼寧發現部分低含鈾礦石樣本後卻認為:中國缺少鈾礦資源,更沒有有開採價值的鈾礦。後來就放棄了。

第二處在廣西富鍾(今鐘山)縣;

這是國內的地質學家南延宗在1943年發現的。

南延宗也是一位奇人,他小學沒畢業就去考了中學,因為沒學籍就用了同鄉的學籍考到溫州省立第十師範學校;在師範讀了3年後(學滿五年才發畢業證)又用已故同學何延宗(磐石人)的畢業文憑去考大學,直接報考東南大學和金陵大學,還都考中了。

後來據說他非常崇拜徐霞客,所以選擇了東南大學地質系(現南京大學),多年後南延宗以「歸宗」的名義恢複姓南,但是名字還用的同學的名字——延宗。

南延宗畢業後在全國各地考察地質,抗戰期間他在雲南省安寧縣境內發現鋁礦,這是西南地區第一次發現,這是抗戰期間中國地質界之重大收穫。後又不辭冒險犯難,在金沙江兩岸深入探查金、銀、鉛、鎢礦的儲量和分布狀況。

這些成就雖然偉大,但是南延宗名留青史的發現還在後面。

1943年南延宗在廣西富鍾(今鐘山)縣一帶考察時錫礦時,在礦區石壁上發現有很多極其鮮艷的黃色粉末狀礦物,旁邊還有一些紅色礦,當即用小刀刮取少許,繼而他又看到有黑色者和黃色者附生一處,也颳了少許帶回桂林。

到了桂林,用顯微化學分析、定性分析比較法、放射性試驗之照片感光法以及顯微鏡光性鑑定等手段,最終確定這些小粉末分別是為磷酸鈾礦、脂狀鉛鈾礦和瀝青鈾礦。而且南延宗還根據鈾礦與鎢、錫共生在花崗偉晶岩脈中的規律,預測廣西、江西、湖南都有發現具有經濟價值鈾礦的可能。

這一發現公開後立刻在中國地質科學界引起轟動,這是中國人第一次發現鈾礦,也是鈾礦在中國的第一次發現。當時的《中央日報》也做了專題報道。

只可惜,1943年時的中國還面臨同日寇的拚死戰爭,根本沒法進一步研究,而南延宗也在1951年因為急性腸炎去世,年僅45歲。

李四光接到中央給出的絕密任務後,就組織了由蘇聯鈾礦專家擔任顧問,和國內地質專家組成的技術組,深入湖南、廣西等南延宗論文里提到的重點地區開展鈾礦普查。

雖然有蘇聯專家,但是蘇聯人和日本人差不多是一個想法:中國怎麼會有鈾礦呢?

但是現實證明,中國真的是地大物博!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孝威後來的回憶,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給他交待:尋找鈾礦,這是國家絕密任務,所里只能有他一個人去,誰都不能說!

唐孝威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大學生,21歲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當時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負責儀器的設計、製作。

於是唐孝威就帶著自己的儀器跟著地質隊,一腳踏進了漫漫群山……

在經過艱苦調查,功夫不負有心人,唐孝威等人終於在廣西發現了附著在蛋白石、方解石表面的鈣鈾雲母等礦物。在同一岩體的另一處發現了與錫礦伴生的鈾礦樣本,並且具有相當的丰度。

發現鈾礦後,地質隊拍下了下面這張照片。

【有一次在山溝里尋找的時候,我看見山崗上有一層鮮黃色的岩層,很長很窄的長條。地質隊里有經驗的人就說,要用探測器來探這裡。果然在岩層的這個地方,計數器就「誇誇夸」響了,響得很厲害。大家非常高興,就是說測量到了放射性。

——唐孝威《核工業「開業之石」是怎麼發現的?》】

【有一次在山溝里尋找的時候,我看見山崗上有一層鮮黃色的岩層,很長很窄的長條。地質隊里有經驗的人就說,要用探測器來探這裡。果然在岩層的這個地方,計數器就「誇誇夸」響了,響得很厲害。大家非常高興,就是說測量到了放射性。

——唐孝威《核工業「開業之石」是怎麼發現的?》】

蘇聯專家拉祖特金也非常興奮,甚至刮掉了蓄鬚很久的大鬍子表示慶祝。

考察隊員們選擇了一塊品相最好的鈾礦石樣本帶回北京,並請蘇聯專家組和核工業部部長劉傑同志觀看,並做出調查情況彙報。

中國有鈾礦的消息迅速報給了總理。

總理在1955年1月14日的日曆上,寫下了一段待辦事項:「下午二時,約李四光、錢三強、劉傑等談話。」

總理同李四光等人談完後直接說:「明天主席和其他領導要聽取這方面的情況,你們做點準備,簡明扼要,可以帶點鈾礦石和簡單儀器做點現場演示。」

1月15日,李四光、錢三強、劉傑等人為中央政治局展示了從廣西帶回來的這塊鈾礦石樣本。

教員等領袖在看到這塊小小的石頭後,當場拍板決定,中國要研製自己的核工業。

這塊著名的鈾礦石也因為它的獨特性和歷史性,被核工業人稱作中國核工業的「開業之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e126dedd83691e46866ebe951f51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