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含唐量」超標的電影,值得孩子學的絕不僅僅只是古詩!

2023-07-29     以史為鑑

原標題:這部「含唐量」超標的電影,值得孩子學的絕不僅僅只是古詩!

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一躍成為2023年暑期檔「黑馬」,它激活了中國人跨越千年歷史、激盪三萬里的文化相思。

《長安三萬里》也因為「含唐量」超標,成為家長暑期帶孩子去影院的必打卡電影。

我的女兒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我在觀看電影前,就為她設置了《長安三萬里》的三條遊學路線。

第一條路線:大唐風景。

唐朝國力空前強盛、社會開放、文明發達,是國人最嚮往夢回的一個朝代,其中的自然風光、城市街景當然也大有看頭。

這裡有十里長街、華燈璀璨、人流如織的長安;

風光旖旎,弱柳扶風,花香漫天的揚州。黃雲白草、大漠孤煙、滿地黃沙的塞外;

山清水秀、重岩疊嶂、三朝又三暮的三峽奇景;最驚喜的,還屬神韻非凡,燈火輝煌的黃鶴樓。最點睛的,還是黃鶴樓中的詩板亭設計,不論過客名家,人人皆可題詩。

那是大唐的文化,更是大唐的胸懷。

看唐朝的風景,也要看唐朝的人。

在這裡,李白不再是放浪形骸、散進千金的謫仙人,還是有著小酒窩的陽光大男孩。

高適不再是只有「天下誰人不識君」的邊塞詩人,而是天賦普通卻一心報國的大唐將領。

尚未成年的小杜甫,缺顆門牙,伶俐可愛。

你一定想像不到,他小時候也會沒信心——「我喜歡寫詩,但人人都會寫詩」。言外之意,我根本沒啥特長。

還有在京城貴族圈裡引發轟動的「詩佛」王維,書呆子王昌齡,山水田園詩派第一人孟浩然,和李白拼酒的賀知章,「唐樂聖」李龜年,書法家張旭,勇敢無畏的大唐名將郭子儀......舞姬在船頭頭飛舞,迷人絢麗。

體態豐腴的玉真公主,妝容可愛,大家閨秀風範盡顯。裴十二雖然是女兒身,但練了一身好武藝,也有一腔報國熱情。

他們,與大唐的街道、城市、地域,共同組成了兼容並包、璀璨奪目的大唐美景。

第二條路線:唐詩遊學。

整個觀影過程中,最壯觀,最令人激動不已,情不自禁的,還是前前後後呈現出的那48首古詩。

其中,李白的18首古詩,不少都入選中小語文課本,每一段詩句都在電影里都有對應的戲份。

我和孩子約定,在影院觀影時,由我來做簡單記錄,她負責盡情感受詩詞背後的故事和意境。

回到家時,女兒和我一起盤點了幾場印象最深刻的詩詞戲份。

第一首詩就是《靜夜思》,這是她學的第一首古詩,也是很多初學者的入門選擇,她說她從來都沒想過,原來這首詩,這麼悲傷,這麼美。

第二首詩,是高適的《燕歌行》。女兒說,當她看到高適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回到軍營時,卻看到將軍在舞蹈和飲酒的場面,她馬上就理解了那句「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第三首詩,是李白的《將進酒》,也是其中最華彩的片段。

當李白和朋友隨著詩句的噴涌,進入了一個瑰麗無比的璀璨星河中,眾人駕著白鶴,飛越山川、瀑布,直奔銀河九天時,她覺得自己也進入了一個唐詩的「夢幻樂園」,現場的大朋友,小朋友,全都驚嘆不已,特別浪漫,特別遼闊,特別美。

雖然還沒有背過這首詩,但是她在影院裡一下就記住了這首詩的情景,回到家後,第一時間,就讓我教她背了這首詩。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現在是她的座右銘了。

說實話,我作為一個成年人,在這之前,也從未如此這般的領略過唐詩的美。這次的唐文化打卡,讓我和孩子一起愛上了唐詩。

第三條路線:讀懂他們的人生,學著做展翅的「大鵬」《長安三萬里》的故事從高適的回憶講起,回顧了高適和李白,波瀾壯闊的一生。

電影中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在安史之亂後,高適機智殺敵,從吐蕃人手中奪回雲山城。

一條是高適回憶他和李白「以詩會友」,從各奔前程到久別重逢的人生經歷。

有些家長擔心,孩子能看懂歷史故事嗎?其實在我看來,我們帶孩子去看的,不是必須要去了解整個「安史之亂」和「唐朝歷史」,而是要從李白和高適的人生中汲取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適和李白,一個洒脫浪漫,一個隱忍圖精,仿佛天平的兩端。

這樣的兩個人雖然性格各異,卻總是在最關鍵的人生節點,想起對方。

他們沒有電話,書信往來也十分不便,但真正的好友,從來不會因為相處時間少,就相忘於江湖。

更不會因為,一朝得勢,就忘掉昔日好友。

看過李白和高適故事的孩子,自然會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交友的正確方式。

此外,電影橫跨李白和高適的半生,從青年到暮年,也讓我們真正見證了,人生的波瀾起伏和酸甜苦澀。

李白少年大放異彩,放蕩不羈,晚年卻因為政治天真,流放半生。

高適末年才考取功名,回家務農數年,垂垂老矣才大展宏圖。

高適是大唐功業第一人,逆襲的大成者,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孜孜不倦、晝夜不舍,但李白就一無是處了嗎?

不,李白是用人生踐行創作的謫仙人,半生的蒼涼和苦澀的經歷,全都換成了佳作。

網友看後,甚至感嘆「時隔千年,愛上李白」。

沒有誰的努力,是會被埋沒的。

他們,都是被中華歷史,被大唐文化銘記的有志之士。

他們為什麼能成功?我記得青年時,李白對高適說,生在大唐,我們要做「大鵬」。

此後,兩人不管身處什麼樣的際遇,從未放棄過自己的理想,始終有報效國家的滿腔熱血。

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燈,有理想的少年,才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寫道: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

從青年時期,就樹立遠大而堅定的理想,是這部電影對孩子們,最好的啟示。

真心建議大家帶著孩子去影院,看看這部電影,相信你和他都會有所感動,有所收穫。長安的三萬里,是我們要學習的三萬里,更是為接下來的人生,加油的三萬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965971b9adb408961291b70db327e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