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迎來政策全面轉向之際,萬科也交出了自己的「自救」成績單。10月30日萬科發布的2024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萬科實現營業收入2198.95億元,合同銷售面積1330.8萬平方米,合同銷售金額1812億元。儘管在上半年首次出現虧損後,萬科尚未扭虧為盈,但超100%的回款率與年內公開債全部償還完畢,還是看到了曾經房企一哥的誠意。
一如既往不迴避問題,面對業績虧損,萬科給出了解釋:主要是開發業務結算規模和毛利率下滑、計提減值、部分非主業財務投資虧損,以及部分資產和股權交易價格低於帳面值等。
一位券商分析師告訴記者,行業深度調整下,房企虧損實屬普遍現象。「既要又要」對於當下的房企來說是不現實的,開發商當前第一優先級必然是保現金流安全,而在近兩年市場規模顯著收縮的情況下,全力銷售意味著以價換量,資產交易則不得不虧損出讓,斷臂求生的代價往往是大幅虧損。加上高速發展階段拿的高價且帶有限制條件的用地,導致利潤進一步擠壓。多種因素疊加下,虧損實屬常見。
顯然,萬科也選擇了更安全的一面:制定了「瘦身健體」一攬子方案,其中包括統籌好降負債和高質量發展,通過堅定瘦身,調整融資模式,降低風險。根據計劃,未來兩年萬科計劃削減付息債務1000億元以上,未來五年付息負債總規模要降一半以上。
就市場所關注的回款和債務問題,萬科方面告訴北京商報記者,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採取多種舉措促進回款,保障公開債務順利兌付。內容包括:堅持積極銷售,實現銷售金額1812億元,回款率超過100%;開展存量資源盤活,2023年至今累計盤活和置換新項目36個,合計優化及新增產能474億元;推進大宗資產交易,2024年1—9月實現大宗交易簽約金額232.6億元(含印力的資產交易及REIT發行),涵蓋辦公、商業、酒店、公寓等41個項目。年內實現新增融資、再融資超770億元。通過全力行動,萬科持續降解存量債務,1—9月償還有息負債約700億元,年內已無境內外公開債。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隨著房企三季報的密集披露,今年就連頭部央企三季報都出現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腰斬,這還未包含大量在H股上市不發三季報的房企。根據半年報時期的不完全統計,超六成的上市房企業績虧損,累計虧損額超千億元,即便艱難盈利的央企國企,大多也利潤微薄。
房地產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各大房企無一例外皆遭遇著前所未有的盈利考驗。三季報之後,各房企也開始衝刺自己的年終業績。好消息是,今年三季度末以來,多個部門提出了「一攬子」配套政策提振房地產市場,不少城市也進一步優化調整了樓市政策,包括調整限購、放開商品住房轉讓限制、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房地產市場的風向開始出現明顯轉變。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此前表示,我國房地產市場在系列政策的作用下,經過三年的調整,已經開始築底。「我們判斷,10月份的數據,會是一個積極樂觀的結果。」在此樂觀背景下,今年四季度也成為房企走出低谷的關鍵期。
事實上,在政策的帶動下,市場端已率先復甦。據中指研究院數據,10月(1日—27日),重點30城新房網簽約980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5%;20城二手房網簽約10萬套,環比增長18%,核心城市市場呈現回穩態勢。其中,廣州、深圳新房網簽面積已較9月翻倍增長,北京10月二手房成交有望突破1.6萬套,創去年4月以來新高,限購政策優化對一線城市需求釋放產生明顯帶動作用。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 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