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極米科技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虧損仍在持續。深陷泥潭的極米也在自救,出海、上車、降價看似都是可行之路,但也有各自的風險。在國內市場飽和之時,海外競爭同樣激烈。極米雖然與車企達成合作,但想穩定獲利,道路依然漫長。價格方面,「高端」的極米依然面臨消費者認知的難關。
海外市場沒成「救命稻草」
據極米科技三季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約22.81億元,同比減少5.8%;歸母凈利潤虧損約4033萬元。對於虧損原因,極米科技表示,主要系公司整體收入規模下滑,同時,受老品去庫存影響,銷售毛利率較去年同期下滑,導致公司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
市場對極米三季度的表現並不意外,此前極米已經陷入虧損泥潭。從單季度業績來看,去年三季度公司虧損約656萬元,在去年第四季度及今年第一季度利潤回正之後,今年第二、第三兩個季度凈利潤再次虧損,分別虧損約1022萬元、4443萬元。
在2024年半年報里,極米科技解釋業績不佳的理由包括宏觀環境影響、國內消費疲軟、老舊產品去庫存等,但同時也給了投資者希望。極米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海外收入取得增長,抵消了國內需求疲軟的影響。如今從三季報看,海外市場也不是「救命稻草」。
極米科技曾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30%左右,而且該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有較大發展空間。近年來,公司已逐步滲透了歐洲、北美、日本線下主要渠道,並逐步推進海外本土化團隊建設,致力於成為智能投影市場全球第一品牌。
對於智能投影出海,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極米、當貝等品牌的海外份額的確提升較快,一是價格相對更具競爭力,二是可攜式設計也更符合家庭需求。從性能上看,4K解析度、智能流媒體集成、IMAX認證也是重要優勢。
但同時梁振鵬也指出,寄望海外市場對沖國內影響並不現實,因為兩個市場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受眾有限。在經歷了2018—2020年左右的高速增長後,智能投影整體面臨瓶頸。尤其投影、電視互為替代,當大屏電視都在大打「價格戰」,很難讓消費者選擇去買投影儀。
儘管極米科技想給市場服下「定心丸」,但公司沒有說的是,海外市場競爭也不小。日本的索尼、松下、愛普生不僅牢牢占據本土,同時也更早地進入美國市場,而美國也有優派、富可視等品牌。雖然極米、當貝等在家庭用戶那裡增長較快,但是想拓展到會議、教育、展覽等領域並不容易。
車載業務遭質疑
出海之外,極米科技也在琢磨汽車業務,畢竟近年來消費電子「上車」成為行業趨勢。
10月16日,極米科技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宜賓極米」近日收到北汽新能源的開發定點通知,將成為北汽新能源的車載投影儀和幕布總成的定點供應商,為其享界新車型供應智能座艙顯示產品。
不過極米科技同時也表示,在訂單履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因產品開發遇阻、供貨質量不達標等各種原因導致項目變更、中止或終止等情況。
極米科技著手布局車載業務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當時,小鵬汽車在新車P5的發布會上宣布,該款車型已可以選裝極米家用智能投影。按照公司2024年規劃,極米科技明確提出會聚焦智能座艙、智能大燈與HUD三類核心場景,開拓並推進與國內外整車廠商合作,完善車載業務供應鏈。
利好消息背後,也有市場聲音質疑極米車載業務「成色」,從數據上看,公司的研發費用並沒明顯提升。總的來說,公司的研發費用一直在8000萬—1億元左右徘徊,例如去年第四和今年第一季度分別為8168萬元、8661萬元,今年第二季度約為1億元,第三季度回落到9517萬元。
據半年報數據,極米科技「車載光學業務」投資規模也不大,預計投入6416萬元,上半年實際投入約1659萬元,然而「家用智能投影」在研項目的預計投資規模約為6.8億元,實際投入金額達到約6822萬元。
從車企定點到穩定盈利的過程比較漫長。極米科技在半年報中表示,目前公司已完成部分車載產品的研發與送樣。換言之,公司還沒有規模化生產。在利潤虧損的情況下,極米科技是否有足夠的力量繼續投入研發,又能否緊跟車企腳步,也是投資者擔心的問題。
新品價格下探
產品賣不動,降價也是解決方法。公司多次提到老舊產品去庫存,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中,約有1411萬元為存貨跌價準備,在2023年,公司的存貨跌價準備為4154萬元。
另外公司也在推出低價新品,今年上半年,極米科技就發布了定價不到2000元的便攜投影Play 5,但總的來說,極米的產品並不便宜。例如其RS 10 Ultra售價達到9999元,而RS 10 Ultra典藏版的售價更是達到10999元,即便是RS 10標準款售價也來到5999元。
在國內品牌中,極米、當貝、堅果以高端著稱,其售價和索尼、愛普生相差不多。相對便宜但知名的品牌有小明、紅米、哈趣等。例如紅米2 Pro的到手價差不多在1199元,小明Q3 Pro為1380元。
不可否認,高端產品的確有貴的理由,例如極米RS 10 Pro具備護眼三色雷射、全自動雲台,更有IMAX專業影院認證,給用戶帶來4K視覺體驗。
奈何從市場趨勢看,高端產品並不吃香。根據洛圖科技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智能投影市場全渠道零售量416萬台,同比下降0.9%,銷售額為67.1億元,同比下降8.3%。從產品結構看,低價產品占比擴大。在今年上半年線上市場,2000元以下產品的份額接近80%,較去年同期大漲12.1%。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高端投影儀的確有更好的體驗,具備高亮度、高解析度、搭載三色雷射。但市場上更多消費者還是對投影儀缺乏認知,對萬元左右的價格很難接受,尤其在當前環境下,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更高,更偏愛性價比高的產品。
專家指出,近年來高端智能投影的價格,很大程度上是被同行「架高」,LCD、DLP、LCOS技術路線相互競爭,但在消費者看來,其顯示效果的差異並不明顯,高端、中端的差距並不大。如今極米的新品價格下探,這是否意味著公司要放棄高端化,轉攻性價比,也是人們關心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極米科技,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王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