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當選還是歷史首位,美國第60屆總統選舉在膠著中拉開帷幕。美國東部時間11月5日零時,新罕布夏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的選民率先投票,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里斯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以3票比3票持平。膠著的選情讓投資者情緒變得緊張,金融市場已經出現波動跡象。與此同時,下一屆聯邦政府經濟和財政立場也可能對美聯儲未來的政策路徑產生影響,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終極對決
奉行「美國優先」的唐納德·特朗普與繼承約瑟夫·拜登衣缽的卡瑪拉·哈里斯圍繞總統之位展開最終對決。
哈里斯如果當選,美國將迎來歷史上首位女總統。特朗普再次重返白宮則意味著他兩次出任美國總統,之後將無法再參加大選。沒有了連任壓力,原本就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將更加無所顧忌。
特朗普任總統時就用打貿易戰、接連「退群」、威脅北約成員國、與盟友摩擦不斷為單邊主義和「美國優先」做出註解。哈里斯則計劃延續拜登的大部分經濟和外交政策,加強與盟友的合作。
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新罕布夏州小鎮迪克斯維爾山口率先拉開選舉帷幕,6位登記選民投票結果為哈里斯和特朗普以3票比3票持平。
哈里斯和特朗普則繼續在各大搖擺州召開集會努力拉票。當地時間11月5日凌晨4點,根據NPR/PBS News/Marist的最新民調數據,在全國登記選民中,哈里斯領先特朗普4個百分點(51%對47%),剛好超出了3.5的誤差範圍。
通常來說,美國多數州在選舉日(11月5日)當天投票結束後,就會立即開始清點選票。但由於美國東西橫跨了多個時區,因此不同州的選舉投票結束時間也不相同。這也就造成美國東部州的計票結果已經出爐時,西部的一些州甚至還沒有結束投票。
如果關鍵搖擺州選情出現「一邊倒」局面,此次選舉選情很可能最快在選舉次日(11月6日)就能揭曉;但如果關鍵州選情膠著,最終選舉結果可能需要數日才能明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美聯社與美國公共事務研究中心近期一項民調顯示,超過40%的美國註冊選民「極其或非常」擔憂大選後發生試圖推翻選舉結果的暴力事件,約三分之一的選民「一定程度上」擔心出現這類事件。
經濟神經
膠著的選情讓投資者情緒變得緊張起來。
衡量市場波動性的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恐慌指數VIX周一盤中逼近23關口,創下今年8月非農爆冷利空以來的新高。此外,受近期多項民調優勢縮水影響,「特朗普交易」持續降溫,比特幣期貨周一重新跌至7萬美元以下,美元指數和小盤股指數羅素2000持續承壓。
兩位候選人的經濟主張存在較大分歧。特朗普尋求降低監管的預期將使銀行和加密貨幣行業受益,而更高的關稅可能使專注於國內的小盤股公司獲得好處,同時增加更廣泛市場波動的可能性。哈里斯將更加支持清潔能源倡議的預期意味著,如果她獲勝,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板塊可能會上漲。
但是,不少市場人士對特朗普關稅計劃表達了擔憂,這將把美國的進口稅率推回到20世紀30年代的水平,引發通貨膨脹,並再次引發供應鏈重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名譽經濟學教授奧布斯特菲爾德(Maurice Obstfeld)說,其他國家將以自己的關稅上調作為回應,「這可以說嚴重衝擊了自由貿易的體系」。
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再次舉起關稅「大棒」,宣布一旦重返白宮,將對美國進口的所有商品徵收10%到20%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60%或者更高關稅。
除衝擊雙邊貿易,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將打擊美國普通家庭。美國稅收政策中心指出,特朗普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將大幅推高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價格上漲最終將由消費者承擔,經通脹調整後的美國家庭收入將下降。
另一面,美國民主黨公布的2024黨綱基本延續了拜登政府的對華主張,同時也首次將中國定義為「最具後果的戰略競爭對手」。哈里斯在大選中承諾將「確保美國,而不是中國贏得21世紀的競爭」。拜登執政時通過一系列盟友關係對中國進行圍堵,在保留特朗普時期對華徵收的高關稅同時採取「小院高牆」政策限制中國在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的發展。
截至今年4月,拜登政府已對中國319家企業實施制裁,數量甚至超過特朗普政府。在大選前,拜登政府還確定了對美國個人或企業在中國半導體、量子計算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領域投資的限制措施。與此同時,中美之間也保持著高層對話和人文交流,並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繼續合作。
分析人士預測,哈里斯如果當選美國總統,總體上會延續拜登的對華政策路線。不過,哈里斯雖然會在總體上延續拜登的政策,但也會做出調整,展示自己與拜登的不同。
美聯儲角色
由於美國大選的緣故,美聯儲本次議息會議將較傳統推遲一天開幕,最終利率決議將在周四(北京時間周五凌晨3點)揭曉。
摩根史坦利旗下交易平台E*Trade策略師Chris Larkin表示,「通常情況下,美聯儲的利率聲明往往會主導議息周,但本周並不是普通的一周。一直在等待大選結果的交易員和投資者必須做好準備,應對選舉結果可能出現延遲公布的情況,以及由此帶來的潛在影響」。
從周一的市場表現看,美國三大股指在多數投資者保持觀望的狀態下集體收跌。
從股票到國債再到外匯乃至加密貨幣市場,在本輪周期里市場焦慮情緒很少體現得如此明顯。美國銀行編制的一項跨資產風險指標目前已躍升至了金融危機以來任何選舉前一周的最高點。
此外,近期物價和就業指標的波動對美聯儲下一步行動提出了更大的考驗。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9月核心PCE連續第三個月同比上升2.7%,環比月率0.3%,均略高於市場預期。10月非農僅增加了1.2萬個工作崗位,企業主動招聘的需求有所降溫。
聯邦基金利率定價顯示,市場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剩餘兩次會議上分別降息25個基點。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師凱利(David Kelly)認為,如果特朗普本周贏得美國大選,美聯儲最早可能在12月暫停其寬鬆周期。「如果特朗普贏得大選,那麼他將會採取更加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赤字將擴大,利率也將上升。」
凱利表示,如果哈里斯獲勝,美國經濟可能會繼續軟著陸的軌跡。「如果你有一個分裂的政府,美國將繼續這種緩慢、長期的軟著陸經濟。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可能會堅持其預期的寬鬆政策路徑。「我認為他們會堅持『點陣圖』所表明的那樣,直到經濟告訴他們不要這樣做。」他說。
北京商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