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切痛苦,都源於對人性的無知
作者:洞見muye
不懂人性,你就是待宰的羔羊。
看過這樣一句話:
「一切貧窮,都是因為思維禁錮;一切痛苦,都是因為不懂人性。」
如果你對人性一無所知,你不受傷誰受傷,你不痛苦誰痛苦?
游泳需要了解水性,馴獸需要了解獸性,活在這人世間你就必須了解人性。
01
- 人性不是本善,也不是本惡,而是本私。
作家劉墉在《你不可不知的人性》中,講了一個故事。
1997年,一座小島上發生了一起兇殺案,搞得全島人心惶惶。
有一天,警察接到民眾報案,在某處看見了兇手高天民。
警察趕到時,走投無路的高天民,縱身從馬路跳到了下面的竹林。
等警察想辦法追下去時,高天民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電視上播放警察搜山的畫面時,劉墉正在朋友家做客。
朋友妻子咬著牙罵道:高天民敢跳,警察卻不敢跳,真不要臉。
劉墉笑著問她:如果今天那警察是你丈夫,你會怎麼說?
朋友妻子愣了一下,答道:如果是我丈夫,我就打電話叫他別逞強,趕快回家!
作為一個旁觀者,她希望警察冒著生命危險去緝拿兇手。
可一旦身份置換以後,她只希望當警察的丈夫能平安回家。
《紅與黑》中寫道:在人生這片自私的沙漠裡,人人都是在為自己打算。
人性不是本善,也不是本惡,而是本來就自私。
每個人最愛的永遠都是自己。
一個喜歡戶外探險的網友分享說,有一次,他和朋友在探險中迷路了。
兩個人提議拿出全部的食物和水,盤算補給還能堅持多久,然後為下一步做打算。
當他們順利脫險以後,在朋友的背包里,他看到了一塊壓縮餅乾。
原來,朋友當初並沒有拿出全部的食物,他為自己留了一手。
那一刻,他感到無比憤怒與失望,回家就刪除了對方所有的聯繫方式。
沒有人不為自己考量,自私是人之常情。
成熟,從接受別人的自私開始。
當你開始理解並接受人性自私的一面,你就不再痛苦。
02
- 允許陌生人富貴,卻見不得身邊人發跡。
《東邪西毒》里說:「任何人都可以變得狠毒,只要你嘗試過什麼叫嫉妒。」
稻盛和夫早年在一家陶瓷廠上班,因為獨自研發出了新材料,被提拔為部門主任。
平時和他私交甚好的一個同事,看到他晉升如此迅速,便產生了嫉妒心。
工作中,他處處跟稻盛和夫作對,還慫恿其他同事一起偷懶,根本不把稻盛和夫放在眼裡。
無奈之下,稻盛和夫只好辭退了此人。
對方竟惱羞成怒,帶著十幾個混混將他惡狠狠暴打了一頓。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視別人的優秀,為不可饒恕的罪惡。
他們可以接受陌生人過得比自己好,卻見不得身邊人比自己優秀。
最令人心寒的,從來不是來自陌生人的冷漠或惡意,而是身邊人的嫉妒。
秦楚論壇上有一篇很火的文章,叫《花10000多塊錢給媽媽買的手鐲,媽媽卻跟親戚說100多》。
作者在母親節當天,給母親送了價值一萬多的金手鐲。
村裡人詢問價格時,母親一臉難為情地說:「假的,不值錢,一百多。」
親戚也來問母親,母親又改口說:
「家裡冰箱壞了,兒子去給我買冰箱,店裡有砸金蛋活動,他走了狗屎運,砸中了這個金鐲子。」
作者不理解母親為什麼要撒謊,母親意味深長地告訴他說:
「你的孝心,媽媽肯定是知道的。但做人必須得學會低調,太過於高調,會招來其他人嫉妒的。」
炫耀自己的財富和成就,並不會為你帶來尊重,只會帶來仇富和嫉妒。
如果你過得好,請務必藏好鋒芒。
千萬不要挑戰人性,受傷的終歸是自己。
03
- 利益當前,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
曾仕強在一次演講中說道:
「人只有不牽涉到自己的利害關係時,他是仁義道德講得清清楚楚;
一旦牽涉到自己的利害關係,狐狸尾巴整個出來。誰也不要笑誰,都是一個樣,你要接受這個現實,你無法改變。」
這世上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知名律師梁威發文稱,他這兩年丟失了不少朋友。
他幫朋友打官司或者協調案子,都是先把事辦妥了,案子結了再收費。
但接受過他法律援助的朋友,後來大部分都成了陌路人。
原因在於,他一開始沒有簽訂收費標準的協議或合同,要錢的時候雙方就會產生爭執,最後連朋友也做不成。
在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你可以相信人性是本善的,但一旦發生利益衝突,你就要知道人性是惡的。
莎士比亞說:「錢是一根偉大的魔棍,隨隨便便就能改變一個人的模樣。」
不得不承認,利益真的就像是一面鏡子,很多人在它面前原形畢露。
儲殷教授分享過一個案例。
東北某省,一對夫妻早晨出門擺攤,妻子被一輛豪車撞倒,搶救無效去世。
有個公益律師聽說以後,趕過去為這個丈夫提供法律援助。
結果在半道上就聽到雙方已經和解了,肇事司機給了這個丈夫很多錢。
丈夫在接受採訪時,甚至講道,自己跟肇事司機的老公是好兄弟。
你看,在利益驅使下,就連枕邊人都不靠譜,更別說其他關係了。
別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係,也不要低估人心。
你把身邊人想太好,對他們的期望值就會拉高,當期望落空,痛苦和煩惱就來了。
無論再好的關係,該談利益的時候,不要談感情。
04
- 人性欺軟怕硬,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作家張悅大學畢業的時候,曾在一家企業實習過。
有一次,她在工作中遇到了難題向一個老員工請教。
對方瞟了她一眼,繼續和另一位同事閒聊了起來。
張悅以為對方沒有聽到,便又補充了一句:我能請教您一個問題嗎?
沒想到這個同事回嗆道:你瞎啊,沒看到我正在忙嗎?
對方無禮的態度,讓她特別尷尬。
轉過身,當一個業績特別突出的同事,找對方幫忙時,她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不僅全程笑臉、說話謙恭,沒有絲毫怠慢。
那一刻她才真正意識到,對方並不是天生脾氣壞,只是對不起眼的她脾氣壞而已。
你身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從來不是取決於身邊人,而取決於你自己。
當你弱小時,沒人會在乎你的感受。
當你變得比對方優秀,比對方實力強,對方才不敢輕視你。
想起姚明剛加入火箭隊時,只是替補隊員。
有一回,首發中鋒卡托坐在替補席,直接把腿放到姚明的膝蓋上,然後什麼也沒說,只是兩眼盯著姚明看。
姚明心領神會,乖乖幫卡托系好了鞋帶。
後來,姚明通過努力,單場比賽輕鬆可以拿到20+,將卡托從首發的位置擠了下來,而卡托再也沒有讓他系過鞋帶。
當你變得強大起來,別人才會在乎你的感受,才會發自內心地尊重你。
沈從文說:「我只建造一座小廟,在這座小廟裡,我供奉的是人性。」
悟透人性,從底層邏輯去識人,你才能看清人際的本質,保護好自己。
人生也少了很多痛苦,活得清醒而篤定。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