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unsplash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順義婦兒醫院婦科 蘇燕燕
編輯 | 劉家碧
宮頸癌是全球第四大女性高發惡性腫瘤,全球每年新發病例約60萬,死亡病例約34萬。對於宮頸癌前病變的及時干預非常重要。順義婦兒醫院婦科蘇燕燕介紹,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HSIL)是子宮頸癌前病變,包括宮頸上皮內瘤變2級(CIN2)和宮頸上皮內瘤變3級(CIN3)。對於CIN3患者,建議干預,不建議隨訪;對於確診為CIN2非妊娠者,建議治療。HSIL治療後應長期隨訪,建議至少持續25年。
CIN3患者,可以只觀察、不治療嗎?
經病理組織學確診的HSIL,若不治療,有顯著的發展為侵襲性癌症的風險。有統計研究顯示,通過對未治療CIN3的30年長期隨訪,發生癌症的風險為31%。所以治療很有必要。
陰道鏡活檢病理結果顯示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可以不做免疫組化嗎?
建議做免疫組化,進一步區分是HSIL,還是LSIL。如果是HSIL,建議組織病理學進一步區分為CIN2還是CIN3。臨床上,對於CIN3患者,建議干預,不建議隨訪;對於確診為CIN2的非妊娠者,建議治療。
還未生育有生育計劃的CIN2患者,可以觀察嗎?
可以觀察,但要做到以下5點:
1、患者擔憂治療對未來生育的潛在影響超過了對進展為腫瘤的顧慮。
2、如果很充分的陰道鏡檢查和子宮頸管取樣的組織學結果為CIN1或更良好的評級,可以選擇觀察。
3、觀察,並不是坐視不理。觀察內容包括每6個月的陰道鏡檢查和基於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檢測。
4、觀察持續2年,連續2次評估結果優於CIN2,且細胞學檢查結果優於非典型鱗狀細胞不排除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ASC-H),應在第2次評估1年後再次進行基於HPV的檢測。如果連續3年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可以納入長期篩查隨訪。
5、HSIL的觀察是有期限的。如果CIN2持續2年,建議治療。
病理結果為HSIL(無法區分級別),應該按CIN2還是CIN3管理?
《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第二版)》中指出,對於組織病理學不能區分的HSIL(CIN2/3),建議按HSIL(CIN3)處理。
HSIL患者年齡小於25歲,可以觀察嗎?
年齡小於25歲的CIN3患者,建議治療;年齡小於25歲的CIN2患者,首選觀察。
對於年齡小於25歲、組織學不能明確的HSIL(CIN2/3),可選擇觀察或治療。如果選擇觀察,建議每6個月進行細胞學及陰道鏡的再評估。
CIN2的生物學特徵是介於CIN1和CIN3之間,在24個月自然消退率達50%;而在30歲以下的女性中,CIN2自然消退率高達60%。所以,若CIN2持續2年還未消退,建議治療。
懷孕後查出HSIL怎麼辦?
妊娠期婦女,無子宮頸浸潤癌證據時建議每間隔12周進行細胞學及陰道鏡檢查,產後6—8周複查。沒有證據顯示,妊娠期HSIL會加重宮頸癌前病變進展到癌的幾率。
什麼是AIS?
子宮頸原位腺癌(AIS),目前認為是子宮頸腺癌的癌前病變,如果不治療進展為子宮浸潤性腺癌的風險極高。由於起源於子宮頸腺上皮,常為多灶性,且10—15%的患者存在「跳躍性」病變,對於活檢組織病理學擬診的AIS應行子宮頸診斷性切除術,同時術中行殘餘宮頸管粘膜搔刮術(ECC),以進一步明確AIS診斷並除外浸潤性腺癌。
HSIL治療後還用隨訪嗎?
HSIL治療後存在6%左右病變殘留或復發風險,子宮頸浸潤癌風險為普通女性的2—4倍,且HPV相關腫瘤風險明顯增加。治療後應長期隨訪,建議至少持續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