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地位極高,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紅白喜事,都少不了酒的身影,酒文化貫穿了中華文化,端午節也不例外,端午節喝雄黃酒與吃粽子類似,幾乎是各地都有的習俗,那麼端午節喝哪些酒呢?
1、雄黃酒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製成了雄黃酒,喝雄黃酒能驅蟲解五毒,不能喝酒的小孩也會用雄黃酒塗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不過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喝雄黃酒對人體是有害的,因為雄黃含有三硫化砷成分,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因此建議喝以下幾種酒。
2、菖蒲酒
菖蒲酒是用菖蒲、艾葉泡製而成的酒,菖蒲被視為辟邪之物,《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菖蒲酒,治三十六風,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痿,久服耳目聰明」。
菖蒲酒是一種配製酒,色呈黃微翠綠,清亮透明,氣味芳香,酒香醇厚,藥香協調,入口甜香,甜而不膩,略帶藥味,酒度為45度,糖度為12度。
3、黃酒
黃酒不是雄黃酒,而是一種米酒,黃酒通常不經過蒸餾,酒精含量低於20%。黃酒可藥用,生飲對心跳過快、厭食、煩躁等有療效;熱飲可以緩解血淤、缺奶、風濕性關節炎、腰酸背痛及手足麻木。
4、五加酒
五加即五加皮,氣香味苦,有奇香,可滋補肝腎壯筋骨,適宜潮濕地區的人飲用,民間認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難避邪。五加皮的藥用價值要為治疝氣、腹痛、男子陽痿、小便餘瀝、女人腰脊痛、兩腳疼等。
5、硃砂酒
中醫上認為,硃砂性寒味甘,本身帶有一定的毒性,對於心經有很不錯的保健作用,服用後的主要作用就是清心鎮靜以及安神解毒。日常生活中若是身體出現了口舌生瘡、心神不寧、心悸失眠或者是癲癇、驚風、咽喉腫痛等毛病,都可以將硃砂泡酒服用,身體可以快速恢復健康。
6、桃仁硃砂酒
桃仁硃砂酒是以桃仁,硃砂,白酒為主料製作的藥膳。
除了以上六種端午節常喝的酒以外,你還知道哪些酒?歡迎留言、討論、轉發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