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倒在石榴裙下」~沒錯,說的就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
那麼,你知道石榴裙最早出現於什麼時代,流行於什麼時候嗎?
「石榴裙」一詞,最早出於南北朝時梁元帝蕭繹所著《烏棲曲》,其中「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之句,用來形容美麗女子亭亭玉立的迷人風韻。後來「石榴裙」便成了美女的代名詞。
石榴裙流行於唐代,是唐代年輕女子極為青睞的一種服飾款式。這種裙子色如石榴之紅,不染其它顏色,往往使穿著它的女子俏麗動人。石榴裙款式多樣,有間裙、百鳥裙、花籠裙等。裙子窄而瘦長,在唐朝那個極其繁華、開放的時代,穿者將裙子提得很靠上,甚至齊到胸乳,故唐詩中有「慢束羅裙半露胸」的描述,其時尚程度不輸給現在的國內甚至日韓、歐美。
石榴裙早在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在唐朝達到了頂峰,連千古第一女帝武則天對石榴裙都特別鍾愛,還寫下「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的豪邁詩句。
古代文人描寫石榴裙的詩句
「交龍成錦斗鳳紋,芙蓉為帶石榴裙。」——南北朝·梁元帝蕭繹《烏棲曲》
「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南北朝·何思征《南苑逢美人》
「石榴裙據峽蝶飛,見人不語梁峨眉。」——唐·常建《古興》
「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唐代·萬楚《五日觀妓》
「莫恨紅裙破,休嫌白屋低。」——唐·韋莊《贈姬人》
「紅粉青蛾映楚雲,桃花馬上石榴裙。」——唐代·杜審言《戲贈趙使君美人》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唐·白居易《琵琶行》
「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唐·白居易《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唐·武則天《如意娘》
「垂楊影里殘,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霞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元代·劉鉉《烏夜啼》
「桃花馬上石榴裙,竹葉樽前玉樹春,荔枝香里江梅韻。風流比太真,索新詞纏住詩人。醉眼中銀漢,歌聲度錦雲,涼月黃昏。」——元代·張可久《湖上晚歸二首》
「石榴花發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雲。千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明·蔣一葵《燕京五月歌》
「梅花香滿石榴裙,只用微頻艾納薰。仙館已盡塵世隔,此心猶不負黃昏。」——明·唐寅《梅妃嗅香》
「憨湘雲醉眠芍藥,呆香菱情解石榴裙。」——清·曹雪芹《紅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