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南師 |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粹的友誼?答案是...

2020-07-17     東方出版社

原標題:問道南師 | 男女之間,有沒有純粹的友誼?答案是...

01

男女之間,難道沒有純粹的友誼存在嗎?

「立心勿恆」,「立心」就是動機,「勿恆」就是沒有恆久的,這就不是朋友了,最後當然是「凶」。

譬如男女問題,有位學生問我,男女之間,難道沒有純粹的友誼存在嗎?我說:幾乎沒有。但並不是完全沒有,不過很難有。

因為男女之間就是我愛你,如果我愛你,你不愛我,你就會「莫益之,或擊之」了。很多女生要我講戀愛哲學,我說我不懂,因為戀愛哲學就是: 我愛你時就愛你,我不愛你時就不愛你,完全以「我」為中心。每個人都是為「我」,為「自己」,不會真正去愛人;有時即使做到愛人,也是為了「我」的需要而愛。

所以說,這個愛的邏輯都是以「我」為中心,由「我」而來。假使真做到了無「我」,那個愛不叫愛,就是仁,是慈悲。這種愛社會很少見,或者有兩個人能做到,一個人已經死了,一個還沒有出生。

世界上的交情不是「莫益之」,就是「或擊之」。無益於自己的,便打擊。由這一方面看這個社會人生,也是很痛苦的。我們過去說過用人的故事,最初是感激你,後來變成你應該,最後變成了仇人,就恨你了。所以道家的《陰符經》就說, 「恩里生害」,恩太多,對他太愛了,就會成冤家。教育孩子,教育人,都是一樣。現在實施所謂愛的教育,只有「恩里生害」,因為這個社會已經不對了。

社會上恩愛、利害、善惡、是非本來都是相對的,但 今天的人只想抓住恩愛、利益,忽略了利害相對、相生的道理。

——《易經系傳別講》東方出版社

02

仁愛是要有方法的,並不是一個呆板的事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

這一段也是他的小結論,他對於政治的哲學理論,做了指導性的講話。孟子提到仁的重要,他說一般人心中想做好人做好事,但是行為上都非常不仁不義;等於怕喝醉而戒不了酒一樣。他接著說,「愛人不親」,我們愛人家,結果人家反而罵你怨你。這並不是講戀愛,我寫信追她,她不愛我,就是「愛人不親」。所謂愛人就是愛護人家,對人家好,「反其仁」,如果人家反感,你就要反省自己,可能是仁的行為你沒有做對,總有一個原因。

這個仁啊,並不是一個呆板的事,所以仁是要有方法的。我們看到醫生的招牌「仁心仁術」,術就是方法。佛家講慈悲,慈悲要配合方便,我們經常聽到佛家兩句話,「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要有方法,你不懂得方法,那個仁是沒有用的。換句話說,這個是好人,好人下面有一個註解,不可以用;壞人下面一個註解,也許還有用。這是一個哲學的問題,不是一個事實。

道理在哪裡?你看用鈔票就知道了,街面上都是髒的爛的在流通,好鈔票、新鈔票看不見,對不對?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啊,這個社會上流通的都是壞的;好的都很珍重,把它包起來,所以好的都出不來。這個道理很深刻,我自己越想越糊塗,歷史、人生都是如此。所以仁要有方法,他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效果不好,自己先要反省。

——《孟子與離婁》東方出版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Xi3aHMBd4Bm1__YNi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