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日子過成詩,生活就不苦了

2019-11-06     東方出版社

什麼才是詩意的生活?

有人認為,詩意生活是花前月下飲酒作樂;

有人認為,詩意生活是冬日暖陽抱貓閱讀;

還有人認為,詩意生活是遠方那些不可期許的美好……

有人說,真正的詩意生活在下班後。

工作之餘還能插花繪畫,寄情山水。放下城市的繁雜,去鄉間體會山水田園,過著採菊東籬下的生活。

但其實,真正的詩意生活其實是繁瑣的重演。擁擠的地鐵,沉默的格子間,日復一日的忙碌奔波,年復一年的季節變換……

在一地雞毛中努力的活著,在繁重的工作、家事面前,體會柴米油鹽的樂趣。

因為詩意不重形式重內涵,就像王立群老師的《王立群妙品古詩詞》所說的那樣,「詩意生活」藏在生活的點滴里,存在人生的每處細節中。

詩意在當下的別處

有人覺得古詩詞離現在的生活太遠了,就像秦時明月照不見鋼筋水泥,烏衣巷的燕子飛不進雙層玻璃。

古詩詞里的詩意生活,成為課本上的追思,被我們束之高閣,在生活里與之漸行漸遠。

然而,王立群老師卻認為,萬物皆可成詩,萬事皆可詠詩,詩意是生活的一部分。

比方說,下了班回到空蕩蕩的家裡,打開房門是漆黑冰冷的寂寞在迎接自己。打開手機,不知道發信息給誰,不知道打電話給誰,只能打開一罐酒,獨自品嘗孤獨。

用「詩意」來說,就是: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比方說,回到熟悉的地方,經歷了愛恨別離之後,發覺人間變得物是人非。

用「詩意」來說,就是: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比如說:睡覺的時候外面下起了雨,很多人的反應是,完了,明天又要堵車了。

用「詩意」來說,就是: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又比如,開心去網紅景點打卡,千里迢迢去了,卻沒有開門,心裡十分的鬱悶。

用「詩意」來說,就是: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門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

你看,無論古人還是今人,生活中不都是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嗎?有一帆風順,有山山水水,有家長里短,有紙醉金迷,更有傷春悲秋,可為什麼他們要更「詩意」一些?

其實,我覺得詩意只是一種生活態度,心存詩意,生活也能變得詩意。

王立群老師說,詩意就在當下的每分每秒,詩意就在生活的別處,這個別處並非是空間,而是看待事物的角度。

要我們從生活中跳出來,用一個角度看待當下,從中尋找美好的詩意。

所以說,掌握一種「詩意」的心態,對現代人來說,才是一種難能可貴的能力。

詩意在緊密銜接的時光里

培養詩意的心態,讀詩詞也許是最好的方式。

可能有人會問了,現代生活忙碌枯燥,我們該怎麼讀詩,才能充分理解詩詞中的美?

王立群老師用一本書,為大家做了解答。

在《王立群妙品古詩詞》中,王立群老師用一種緊密聯繫的方式,通過聯想,帶領讀者感悟詩中的意境。穿梭時空,了解詩詞里的歷史、往事、以及美。

比如李商隱著名的《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它營造了一個只有李商隱懂的意境,它有著無限解讀的空間,也有著無限的情感。

這麼近,又那麼遠,讓人捉摸不透,卻樂在其中。可望不可即,正是如此。

再比如,唐彥謙的《洛神》:

人世仙家本自殊,何須相見向中途。驚鴻瞥過游龍去,漫惱陳王一事無。

從曹植的《洛神賦》,到後來的《洛神》,到南朝蕭梁時昭明太子《文選》,再到唐代李善注《文選》用那段無疾而終的愛戀,書寫壯志難酬的理想。

沿著歷史的變化,探尋人們心中那顆雋永的「美人符號」。

借著歷史的東風,書寫心裡難解的塊壘,用傳奇的故事,寄託個人的情感。

而這,說的不就是詩意的生活嗎?

詩意的生活就在緊密銜接的時光中,它厚重卻又恰到好處。

品讀一首詩,了解一段往事,揭開歷史的面紗,在美中看到生活的真諦。

詩意即是生活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也不是虛無縹緲的遠方,而是當下的繁瑣與詩意。

《王立群妙品古詩詞》不只是一本簡單的古詩詞書,不只是教你如何去讀古詩詞,簡單的告訴你詩詞的意思,而是將詩詞帶入生活,將生活帶入詩意。

古詩詞並不遙遠,它就在生活的細微之處,伴隨著美,伴隨著美好存在於我們周圍。

每個當下即是真實,在這些真實中既有讓人焦慮煩惱的,也有詩意。這些詩意是抵抗枯燥的鮮花,在芬芳與絢爛中點綴著繁雜與喧鬧,寂寥與落寞。

詩意讓人生不只是眼前,更是緊密連著遙遠的過往與期許的未來,時光將美好串聯,也將希望串聯。

詩歌的作用或許正是如此,詩意即是生活。

讓我們走近詩詞,在《王立群妙品古詩詞》中,感受詩意,感受生活吧!

王立群

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嘉賓。國家社會科學規劃重大招標項目《文選匯校匯注》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原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

編輯 |小方 審校丨秋實


幽默風趣、金句頻出

講你讀過的古詩詞

但從未讀出的文化與精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mO-QW4BMH2_cNUgdg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