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種糖尿病併發症你知道嗎?出現14個症狀要重視!小心糖尿病腎病

2023-12-28     快樂的小大夫

原標題:11種糖尿病併發症你知道嗎?出現14個症狀要重視!小心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都有哪些併發症

1. 心血管疾病:心臟病、高血壓、中風、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疾病

2. 神經系統疾病:

  • 糖尿病神經病變:可能導致感覺減退、刺痛或疼痛,通常從足部開始。
  • 自主神經病變:影響消化、性功能、尿液排泄等。

3. 眼部疾病: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長期高血糖損傷視網膜的血管。白內障、青光眼

4. 腎臟疾病:

  • 糖尿病腎病:腎臟過濾功能受損,可能最終導致腎衰竭。

5. 皮膚和足部問題:皮膚感染和皮膚病、足部潰瘍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截肢

6. 消化系統問題:胃輕癱(胃的空腹遲緩)

7. 牙齒和口腔健康問題:牙周病、口腔炎症和感染

8. 生殖健康問題:性功能障礙、婦女月經不規律、更年期提早

9. 精神健康問題:焦慮、抑鬱

10. 骨骼和關節問題:手術癒合延遲、骨質疏鬆

11. 聽力損失:高血糖損害聽力神經導致聽力下降、管理血糖水平,定期進行醫學檢查,並遵循醫生的建議,可以顯著降低疾病併發症的風險。

糖尿病腎病有哪些常見臨床表現呢?

糖尿病腎病,也稱為糖尿病性腎病變,是一種因長期糖尿病高血糖導致的腎臟損傷。其臨床表現可能逐漸發展,初期可能不太明顯,但隨著疾病進展,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常見症狀和體徵:

1. 微量白蛋白尿:在尿液中檢測到小量的白蛋白(初期糖尿病腎病的跡象)。

2. 持續的蛋白尿:隨著疾病的發展,尿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增加。

3. 水腫:手、腳、腿或眼瞼等部位的腫脹,由於腎臟無法排除過多的液體和鈉鹽。

4. 高血壓:腎功能下降,造成身體內液體保留,可能導致血壓升高。

5. 高血尿酸和尿酸性痛風:腎臟清除尿酸能力下降,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6. 無力感和疲勞:貧血或者體內毒素積累可能導致總體感覺乏力和疲倦。

7. 皮膚瘙癢:腎功能減退導致磷積累,可能引發皮膚問題。

8. 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和食慾減少通常與尿毒症有關。

9. 夜間頻尿:由於腎臟對尿液濃縮功能的喪失。

10. 頭暈和頭痛:可能與貧血或者高血壓相關。

11. 認知功能受損:進行性腎功能損害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導致精神狀態改變。

12. 尿液泡沫:尿中蛋白質的增多可使尿液產生更多泡沫。

13. 呼吸困難:由液體滯留在肺部所引起。

14. 血液檢測異常:肌酐和尿素氮水平上升,反映腎臟清除廢物能力下降。

這些症狀可能是漸進性的,而且在病程早期可能不非常明顯。因此,定期的血液和尿液檢查對於早期識別糖尿病腎病至關重要。

糖尿病腎病患者應該如何治療?

1. 血糖控制:使用胰島素或其他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監測血糖,保持在醫生推薦的範圍內。

2. 血壓控制: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藥物治療(如ACE抑制劑或ARBs)來降低血壓。

3. 維持血壓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通常是推薦的目標。

4. 飲食管理:減少鹽分攝入,因為鹽分可增加血壓。控制蛋白質攝入量,減少腎臟負擔。注意水分攝入,避免過量。

5. 控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飲食中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必要時使用他汀類藥物等降脂藥。

6. 戒煙:吸煙能加重腎臟和心血管的損害。

7. 運動:規律的身體活動有助於控制血糖和血壓。

8. 防治併發症:定期檢查眼睛、足部等,早發現並治療可能的併發症。

9. 注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10. 藥物治療:SGLT2抑制劑已被證實可以在糖尿病患者中減少腎臟事件,可能會作為治療手段之一。對於腎功能下降的患者,可能需要調整某些藥物的劑量。

11. 監測腎功能:定期進行腎功能測試,包括血肌酐、尿蛋白定量等。

12. 治療晚期腎臟病變:如果腎功能嚴重受損,可能需要透析或考慮腎臟移植。

糖尿病腎病的治療需要個體化,依據患者的具體狀況和腎臟損害的程度來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糖尿病患者如何預防糖尿病腎病

1. 嚴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在目標範圍內,通常使用HbA1c作為血糖控制的指標。

2. 控制血壓:維持血壓在130/80 mmHg以下。

3. 使用降壓藥物如ACE抑制劑或ARBs,這些藥物有助於保護腎臟。

4. 定期監測:定期檢查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CR)和血清肌酐水平,以監測腎功能。

5. 健康飲食:均衡攝取低鹽、低糖、低脂肪的飲食,並且富含新鮮水果和蔬菜。

6. 節制蛋白質攝入量,特別是動物來源的蛋白質。

7. 健身運動:保持規律的身體活動,例如步行、游泳或騎自行車,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8. 戒煙:吸煙會加重對血管和腎臟的損傷,增加糖尿病腎病的風險。

9. 節制飲酒:過量飲酒可能會影響血糖控制並增加腎臟負擔。

10. 適當減重:如果超重或肥胖,通過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可以改善血糖控制並減少腎臟的壓力。

11. 避免對腎臟有害的藥物:比如長期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等,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所有藥物。

12. 管理其他健康問題:控制膽固醇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

13. 定期醫療檢查:定期訪問醫生進行全面的糖尿病管理,包括眼底、足部檢查和腎臟功能評估。

糖尿病患者可以顯著降低發展成糖尿病腎病的風險。需要強調的是,個人的具體情況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患者應該遵循醫生的專業建議並定期進行檢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7c7f4bba71a1b549e65a4ad6d5bab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