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這樣,就不讓孩子考公了」,一位母親吐露心聲,引人深思

2022-06-03     皮球兒媽媽

原標題:「早知道這樣,就不讓孩子考公了」,一位母親吐露心聲,引人深思

在過去的十年中,大學生可謂是「香餑餑」般的存在,誰家出了一個大學生,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而且那時候大學生也根本不用愁就業問題,企業都爭著搶著的要,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加上各大高校不斷擴招。

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國民素質提高的同時,也帶來了不不少的副作用,大學生就業難就是其中之一。

因為大學生數量多,給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各大企業也都紛紛提高了就業的門檻,動輒985、211,再不就需要研究生學歷。

那些普通院校的大學生找工作困難,甚至還有一部分大學生陷入了「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局面。

剛上大學的時候,很多大學生對工作的要求就是高薪,甚至這是不少大學生對工作的唯一要求,但如今能找到工作就已經非常好了。

在這樣的就業背景下,不少大學生也認清了現實,聽從家長的建議開始著手考公。考編。

對於大學生們的這個舉動,家長都是可見其成的,畢竟只要上岸,就意味著吃「國家飯」,學生的未來也就有保障了。

但有一位母親卻哭訴,後悔讓孩子考公務員了,在這個人人追求鐵飯碗的時代,這位母親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慨呢?

「早知道這樣,就不讓孩子考公了」,一位母親吐露心聲

小李畢業於一個二本院校,雖然在學校的都還不錯,但是在找工作的時候也還是屢屢碰壁,他想去的企業學歷不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小李又不想去。

因此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於是父母就讓小李考公務員,經過這麼長時間,小李也妥協了,也不追求高薪了,就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於是就在家備考,為了讓小李能成功上岸,父母還花一萬多塊錢給小李報了個機構,備考期間小李也非常的努力。

不過還是沒有成功上岸,小李自然是不認輸的,覺得是因為直接經驗不足導致的,於是就和家長說要二戰。

家長也非常支持,又花了一萬多換了一家機構報名,但小李還是沒考上,看到這樣的結果,父母是不希望小李在繼續考的。

畢竟這兩年小李沒有工作,小李所有的支出都是靠家裡,在加上報班,花費了家裡太多的錢,家裡有些支撐不住了。

於是就勸小李說,要不別考了,或者先找一份工作,邊工作邊考試,但小李好想陷入了死胡同,還是要繼續考。

而且小李也覺得親戚、朋友都都知道自己在考公務員,自己要是沒考上就太丟人了,所以一定要考上。

看到小李這樣鑽牛角尖,母親無奈哭訴道「後悔讓孩子考公務員了」,這位母親的心聲,引人深思。

對於考公這件事,大學生要理性看待

當今社會,能有一份鐵飯碗工作,確實是令人羨慕的,大學生要報考公務員的想法,也確實值得支持。

不過對於考公這件事,大學生要理性看待,不要像小李一樣鑽牛角尖,公務員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經常出現好幾萬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

想要上岸是非常不容易的,上岸失敗才是常態,就算是專心在家備考,沒考上的也大有人在。

因此沒考上也沒有關係,不用覺得丟人或者是怎麼樣,鑽到死胡同里不出來,如果就是認準了公務員,那大學生就要總結之前失敗的原因,找到問題在繼續努力。

又或者大學生可以重新考慮一下自己到底適不適合,不是只有公務員才叫好工作,總之大學生要理性看待公務員,只要自己全力以赴了,無論怎樣的結果都應該接受。

大學生要想端起鐵飯碗,還有其他的辦法

除了公務員,教師編也是非常不錯的,隨著大家對教育的重視,教師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相關部門也發布了「教師薪資不得低於公務員」的政策,而且教師還有公務員沒有的帶薪寒暑假,也是非常值得選擇的。

除此之外,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的穩定性也比較好,雖然和公務員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只要沒有原則性的問題,基本上也是可以干到退休的。

而且這些崗位的競爭程度相比於公務員要小一些,更容易上岸。所以大學生的目光不要局限在公務員上,還有很多崗位是值得大學生選擇的。

話題討論

你覺得好幾次都沒有上岸,還有考的必要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5138fbb9d155c949a46d430f005b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