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到月底別想我」,大學生為要生活費花樣百出,剛開口就被看穿

2022-07-19     皮球兒媽媽

原標題:「沒到月底別想我」,大學生為要生活費花樣百出,剛開口就被看穿

目前高考已經進行到錄取階段了,學生們的身份也晉級成為了准大一新生。

對於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准大一新生們充滿了期待,在此之前,學生也從學長學姐們的口中,或者是網上對大學生生活進行了一個了解。

相比較高中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大學可謂是豐富多彩的,學生再也不用上晚自習,每天的上課時間也比較少,有充足的個人時間。

而且出入校園也沒有限制,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自己支配生活費,想買什麼買什麼,在也不用躲著家長,怕家長嘮叨了。

雖然如此,但是每個月還是有幾天大學生們比較難過的,那就是給父母討要生活費的時候,費心又費力,鬥智又斗勇。

上了大學之後,學生都要離開家,獨自一個人面對生活,出門在外肯定是離不開錢的,家長也很擔心學生在外面錢不夠花,委屈了自己。

因此生活費方面往往也都給的比較充足,但大學生們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家裡也都是嬌養著,對金錢也沒有什麼概念,心裡的想法就是花完了在找家長要就行了。

在加上離開父母的管束,學生就更肆無忌憚了,看到什麼好看的好玩的,不管能不能用得上,都統統要買回來。

所以生活費很快就用完了,可還沒到家長給生活費的日期,但也只能厚著臉皮給家長在要一些,不過家長也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學生為了要生活費也是花樣百出。

「沒到月底別想我」,大學生為要生活費花樣百出

沒說但好像也說了

或許大學生自己也意識到錢花的有點快了,不太好意思張嘴朝家長在要錢,於是大學生就委婉的提示一下親愛的媽媽。

什麼也不說,就只是關心一下媽媽最近過的好不好,但在關心媽媽之前,大學生把自己的頭像換了,換成了自己最近的狀態「沒錢吃飯」,希望媽媽能主動提起生活費的問題。

沒到月底別想我

大多數的學生在像父母討要生活費的時候,都是先關心一段,久而久之,家長對於大學生們的套路已經了如指掌了。

當大學生像爸爸表達濃濃愛意的時候,並沒有得到爸爸的回應,而是等到了爸爸的依據「沒到月底別想我」,看來爸爸是一眼就看穿了大學生的真實目的。

要錢沒有,要命不給

這位大學生試圖用「親媽」這個身份,喚起母親對孩子的愛,媽媽看見之後非常的驚訝,隨機問到又要整啥么蛾子,看的出來在媽媽心裡,大學生多少有點不靠譜。

大學生雖然內心很像直接闡述自己的訴求,但表面還是雲淡風輕的嘮著家常,反倒被媽媽看透了,媽媽表示要錢沒有要命也不給,網友調侃道,有點母子情,但是不多。

大學生要體諒父母的不容易,理性消費

很多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都不夠花,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家長給的生活費不夠,而是大學生們控制不了自己的購買慾。

另外學生對錢也沒有什麼概念,十塊八塊的也不回事,但加在一起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大多數的學生都來自於普通家庭,家長供學生上學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應該要學會體諒父母,不要總是大手大腳的花錢。

而且學生一旦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對以後也沒有什麼好處,總不能工作了以後還朝父母要錢吧。

大學生不要只顧著享受,要以學習為主

很多學生覺得考上了大學,自己的使命就完成了,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每天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吃喝玩樂。

大學並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並不好,畢業即失業也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學歷的含金量也大不如前,普通院校的畢業生找工作是非常困難的。

因此大學期間大學生需要更加的努力,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多參加一些實踐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考取含金量比較高的證書,為將來就業增加一份優勢。

最後想說:

如果大學生的生活費不夠花的話,其實努力學習是一個非常好的賺錢方式,因為每個大學都會設置獎學金,像國家獎學金有8000塊,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塊。

還有學校自己設置的獎學金,幾百到幾千不等,既不耽誤學習也賺到了錢,一舉兩得。

話題討論

你每個月的生活費夠花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ac3be82ca1cfbaa9b47f012e37099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