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陣衝鋒、退子彈,鬼子拼刺刀真是鬧著玩?

2023-01-17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擺陣衝鋒、退子彈,鬼子拼刺刀真是鬧著玩?

今兒再聊一下關於日軍拼刺刀退子彈這個陳年梗,畢竟至今還有不少人還在迷信這個梗。大體上給出的理由就是,槍里有子彈容易誤傷自己人、拼刺刀的時候開槍不方便諸如此類的,並且很多人還說是步兵操典里規定的。

今兒從幾個角度來聊,一個是戰鬥的角度,一個是槍的角度。這樣,你就能看到,拼刺刀退子彈這個說法有多麼的不合理了。

先說說戰鬥,什麼情況下會拼刺刀?為什麼要拼刺刀?

戰鬥都是帶有目的性的,常規的來講,就是一夥進攻,一夥防守,再不然就有可能是兩伙人突然遭遇。最終結果,都是要衝上去,解決掉敵人。

白刃戰是一種近戰,雙方近距離接觸的時候發生的戰鬥。而這種戰鬥,出現的情況非常多,進攻、防禦、遭遇都有可能。兩伙人混到一起了,這會兒才會爆發白刃戰。而退子彈這種事,放到這裡就是,你混到一起的時候,有沒有機會退子彈?

出現拼刺刀的情況,往往是進攻的一方已經突擊到對方陣地,受限於當時步槍的射速、裝彈速度、彈倉容量的限制,兩邊會出現白刃戰。你想啊,衝上去之後,左右都是敵人,而且距離非常近,拉大栓速度太慢,有拉大栓的時間,人家已經一刺刀捅過來了。這會兒要緊的就不是給子彈上膛了,而是要去與敵人搏鬥,儘快去占據優勢。你要是速度慢了,很容易處於被動的局面。當然,距離如果遠,就另當別論了。

而另一種可能會拼刺刀的情況,就是一方已經彈盡糧絕了,這會兒只能採用白刃戰去戰鬥了。這會兒有可能是衝出戰壕與敵人搏鬥,或者是等敵人衝上來,和敵人展開搏鬥,再不就是在一些草叢、田地裡面,突然殺出這種。

這裡,你突擊,往敵方陣地上沖的時候,需不需要開槍?需要。突擊不是埋頭就往上沖,不是不管不顧地沖,而是有機會就要開槍進行壓制。等你突擊到對方陣地了,左右都是敵人了,你有機會去退子彈麼?有時間麼?沒有。

而當時的那個情況,衝上去近距離接敵了,是一定要面臨拼刺刀的情況的。那麼,你能邊沖邊退子彈麼?不能。

電影《決戰要塞》裡面有個片段,德軍進攻的時候,蘇軍士兵從建築裡面跳出來,端著刺刀、拎著板凳衝上去和德軍搏鬥。速度非常快,幾十米的距離,德軍都是下意識開槍,然後立馬蘇軍就和德軍糾纏在一起了。這會兒退子彈,有機會麼?沒有。

這個速度有機會退子彈麼?

電視劇里,往往還會出現一種情況,我方軍隊已經沒子彈了,上刺刀準備和敵人白刃戰。這會兒鬼子也停止進攻,鬼子頭一聲令下「退子彈」,一眾鬼子開始退子彈,然後兩邊對著沖。這種情況可能麼?不可能,或者說是很少有,不排除有人腦子抽了的。但是,我趁鬼子退子彈的間隙去衝鋒行不行?

打仗不是決鬥,不講究規則,追求的結果就是消滅敵人。電視劇里這種,鬼子絕對是一排齊射,不可能腦子不好使了,去用刀解決,這樣只會徒增傷亡。你這樣一發一發退子彈,等你退完了,人家已經衝過來一刀刺進來了,這種送人頭的行為,這指揮官被斃一百次都不冤枉。

拼刺刀,往往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打法,之所以被動,是因為沒法開槍了。不開槍,不可能是因為怕誤傷,而是沒辦法開槍。開槍來不及了、沒子彈了,這會兒才會搏鬥。開槍來不及,指的是上膛來不及、裝彈來不及。你裝彈、你上膛,人家一刀刺過來了。

而在這種被動的局面下,是沒有機會退子彈的。你開槍都可能來不及,談什麼退子彈了。

這裡劃個重點,一旦要發生拼刺刀的情況,雙方會迅速交織在一起。

這種情況來得及退子彈麼?

這算不算拼刺刀?

再從槍這個角度來看,退子彈這事有多假。

很多人在講,三八大蓋穿透力強,近距離開槍容易貫穿對手,而誤傷隊友。這話就有很大的問題了,哪一把步槍穿透力不強呢?

一戰、二戰中的栓動步槍、半自動步槍,清一色的全威力彈。這些子彈貫穿一兩個人都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問題來了,英、美、蘇、德這些國家要不要拼刺刀?要。那麼,這些國家有沒有退子彈的規矩?沒聽說。是這些國家的子彈穿透力不夠麼?不是。是因為段子沒有編到歐洲去。

即便是戰後的那些突擊步槍,使用中間威力彈、小口徑彈的步槍,穿透力一樣驚人,一樣能對人造成貫穿,穿透能力依舊強。

還有很多人說不退子彈會走火,這個又是典型的胡謅了,甚至說根本不懂槍械原理。因為碰撞,造成走火的原因,是碰撞過程中,擊針釋放了,敲擊了子彈底火,才會走火。

槍械擊發過程,就是裝填、擊發、抽殼、拋殼、裝填、擊發.........而三八大蓋一類的步槍,是栓動步槍,不是自動步槍,也不是半自動,一切動作都是要手動操作的。當一發子彈擊發後,彈殼會留在彈膛內部,只有一個彈殼,沒法走火。你不拉大栓,是沒法將下一發子彈進行裝填的,不裝填,怎麼擊發呢?彈殼也不能自己飛出去,頂多擊針飛出去了,那你是不是還要把槍機拆了呢?

步槍+刺刀,屬於是冷兵器與熱兵器之間的相互補充。上刺刀的目的,就是在你沒法開槍的時候去刺殺敵人用的,而搏鬥過程中,有機會開槍,是一定會開槍的,畢竟白刃戰耗費體力、危險係數又高。這兩者之間,是不存在衝突的。

並且拼刺刀和開槍,其實也並不衝突。拼刺刀雖然是一種混戰局面,但是卻又不是人擠人的場面。當你解決掉你面前的敵人,十幾米處有個敵人,你是不是可以開槍去解決?如果混戰中,有人朝你衝過來了,你彈膛里有子彈,是不是下意識地就開槍了?這樣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取勝。這裡強調的是開槍的機會,有機會開槍的時候,沒人願意用刺刀去拼。

並且,翻了翻日軍的步兵操典,裡面是沒有任何關於日軍拼刺刀退子彈的規定的,至少我是沒看到。而且,步兵操典不是步兵守則,屬於教材一類的東西,強調的是步兵各個兵種、各個作戰單位該怎麼打仗,屬於教授,並不是規章制度。

而且,在1945版步兵操典中,關於突擊的一欄,是這麼說的。要堅信白刃戰的優越性,要勇敢地往上沖,而且在第70條裡面,寫的是,要和射擊、投擲手雷相互配合。

在突擊之前的投擲手榴彈一欄中,也說了,安頓下來,有機會就投擲。

這裡面,絲毫沒提過退子彈,甚至沒說過關保險。這裡面,日軍不禁止開槍,甚至強調了突擊過程中要配合開槍。從這裡可以看到,一些文章里說是步兵操典的規定,幾乎是無稽之談了,不排除哪個版本里有,有的話記得截圖給我看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d0a229403622ae9a54173a3bb5cdd5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