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治生態急劇惡化 社交媒體背鍋冤不冤

2019-07-19     李牧

美國政治生態急劇惡化,特朗普這種邊緣型人物入主白宮,有明確的社會背景和宏觀經濟原因。今天美國的社交媒體平台,作為社會分裂的承裁和傳達,飽受指責,雖然社交媒體平台也是社會斷層的直接受益者。

美國政治人物,歐巴馬是第一個在選戰中大範圍使用網絡並獲勝的總統,只是他更多是泛媒體概念,並不像特朗普這樣專注在推特。兩任總統證明,社交媒體平台本身並無政治屬性,民主黨共和黨兩黨都在用,都能收穫選票。

社會實踐和理論篩選,高科公司+媒體,天然就具備白左性質。推特的媒體屬性和信息傳達,還要勝出臉書,白左傾向幾乎是推特與生俱來的。與平台的白左屬性相悖,現在推特上收割歷害的,並不是美國民主黨人,而是怨氣衝天的共和黨總統特朗普。

從社交媒體角度,特朗普遠勝歐巴馬。他在推特上透露的信息,經常讓自己的部屬不知所措,更不必說對手。這種看似混亂的信息披露,也收到了打破條條框框、料敵機先以及破網官僚主義的效果,算是總統意志找到了移動互聯時代的捷徑,史上太多總統「政令不出白宮」的苦惱解除了。

在兩任總統的帶動下,推特臉書流量大增且不必說。龍蛇混雜,意見紛呈。社交媒體改變了美國人獲取信息的模式,人們不再從傳統的主流媒體單向獲得灌輸和宣教,群體用戶改變了傳播方式。正向效果的同時,陰謀論和政治分歧傳播更為方便廣泛。美國原本是融爐式文化模式,無論什麼族裔、信仰和文化背景,都打造成美國人,現在,網絡產生了反向作用,美國正在日益成為以種族、政治選擇和其他小眾愛好劃分的碎片式社會……

現在討論社交媒體平台背鍋冤不冤,已經不是太有意義,瘋狂總統特朗普,確實是通過推特塑造出的,而推特也憑籍這個大用戶,走出了自身的谷底。

對社交媒體平台的批判是雙向的,不同政治勢力發表不同的看法,只是沒有誰說好話。特朗普認為推特限制了他的影響,否則粉絲量會比現在多得多。白左也沒有放過「同一陣營」的科技企業。臉書要發行「天秤幣」,正成為美國新一輪對科技平台攻擊的高潮,責難主要來自民主黨。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正由金融委員會牽頭大搞「聯名信」,要求臉書取消數字貨幣計劃。

社交媒體平台,確實體現了一種超級權力。以特朗普為例,推特做為一家企業,判定總統的言行有種族歧視和仇恨傾向,但不準備刪除,因為是公眾人物,信息應交全民閱讀討論。現在預想的辦法,是把總統的內容摺疊。上述行止,如何評價且不說,這個過程就是一次完整的「審判」+「裁決」+「執行」,且被審判方並無辯護權,整個過程既不透明也沒有什麼法律性依據可言。

美國社交媒體平台的雙標也是由來已久。現在體現出了美國的社會分裂,這才不得了。實際上,很長時期,其他的國家的政治瘋子在美國社交媒體平台的活動,是被視而不見甚或鼓勵的。仇恨美國人,一定要刪貼,仇恨別國人,看不見。

社交媒體平台及其管理,是新的社會問題,這個社會問題,終於輪到美國人面對了。

(全文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vCuGWwBmyVoG_1Zx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