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曾有個神童方仲永,五歲能作詩,因此揚名,但他的才華僅僅是曇花一現,至其年長,即「泯然眾人矣」。
由此,有了著名的「傷仲永」(北宋名臣王安石所作散文名)的典故。
方仲永很可惜,但他僅僅只是個農家子,就算「泯然眾人矣」,受到損害的也只是他和他的家庭,對社會的危害並不大。
而在北宋之前的七百多年前,西晉開國之初,也有個類似方仲永似的人物,因為其特殊的身份,涉及到的影響和危害就相當大了。
這位類似北宋方仲永的名人就是晉惠帝司馬衷唯一的兒子和繼承人司馬遹(同玉音)。
司馬遹也是五歲時,就因聰慧被晉武帝司馬炎看好,甚至把這個孫子比作祖父司馬懿,還當眾揚言:「此兒當興我家」。
這顯然是把西晉王朝未來的前途都寄托在了司馬遹身上。
這裡面還有個小插曲,因為有野史說,司馬遹其實是司馬炎的兒子。
司馬遹的生母謝玖本是司馬炎身邊的侍女,為了教會兒子司馬衷男女閨房之事,司馬炎把謝玖安排去侍奉司馬衷。
等到謝玖被查出有身孕後,因害怕司馬衷的老婆賈南風迫害,趕緊請求回到皇宮,然後,司馬遹在皇宮中出生。
司馬遹從小就是在司馬炎身邊成長,他的生父司馬衷要到他三、四歲時,才知道有這麼一個兒子。
所以,因為這個過程,讓野史專家們,有了發揮的餘地。至於孰真孰假,大家自行判斷。
司馬遹的父親司馬衷是個傻子,據說,司馬炎之所以堅持不廢掉傻兒子司馬衷的皇太子之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看好司馬遹。
畢竟,他都認為司馬遹「此兒當興我家」。
這和後世的明成祖朱棣看好皇太孫朱瞻基(明宣宗),清聖祖康熙皇帝看好孫子弘曆(清高宗、乾隆皇帝)的想法差不多。
只不過,司馬炎這位前輩看走眼了,司馬遹在成年後,就如同七百多年後的方仲永一般,「泯然眾人矣」。
司馬遹成年後的不堪,是人為造成的。
司馬炎既然看好司馬遹,又本來就一直帶在身邊撫養和培養,司馬遹本不應該墮落,他的受教育環境、條件可比方仲永強上幾千倍。
史書也確實記載司馬遹「幼而聰慧」,他有成為才學之士及合適的皇位繼承人的良好基礎。
但還沒有等到司馬遹成長起來時,最關心他的祖父司馬炎去世了,當時,司馬遹剛剛十二歲,正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型期。
這個年紀的少年,以後該如何成長,長輩對其的引導相當重要,司馬炎死後,這個引導就變味了。
司馬炎死了,司馬衷繼位,司馬遹往後的教育重任就落到了父親司馬衷和嫡母、皇后賈南風身上了。
司馬衷繼位後,司馬遹變成了皇太子,按照禮制,司馬衷也給司馬遹安排了一批博學之士當老師。
可司馬衷是個傻子,他沒有關心兒子成長的頭腦,沒有盡心督促老師們教育好兒子的想法。
因此,主要是皇后賈南風在惦記著司馬遹的成長和教育。
偏偏賈南風對這個非自己親生的兒子懷著滿滿的惡意,只想著怎麼幹掉他,絕不會任由其健康成長。
因為沒有人督促司馬遹,他開始荒廢學業,史載:「及長,不好學,惟與左右嬉戲,不能尊敬保傅」。
在這種情況下,賈南風還安排專人繼續把司馬遹往墮落的方向去引導,讓宦官教唆他盡情玩樂:「殿下誠可及壯時極意所欲,何為恆自拘束?」
於是,司馬遹在這種引導下,越來越變得不堪,從幼年聰慧的司馬家繼承人,變成了成年後只知玩樂的紈絝。
不是沒有人提醒司馬遹,可已經性情大變的他,哪聽得進逆耳的忠言?
於是,在賈南風處心積慮的陰謀下,司馬遹也慢慢走向了深淵。
西晉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司馬遹二十一歲時,賈南風動手了。
她先以皇帝司馬衷身體不好為由,把司馬遹叫進皇宮,然後安排侍女灌醉司馬遹,再誘使他寫下要父親退位的謀反之語。
司馬遹完全中招,賈南風拿到了他謀反的證據,隨後,司馬遹就被廢為庶人並被幽禁起來。
再三個多月後,賈南風又安排一個宦官去毒殺司馬遹,司馬遹不願服毒,結果被執行賈南風命令的宦官用藥杵活活給打死。
司馬遹短暫的一生結束了,從他的人生軌跡看,像極了七百多年後的方仲永,但他墮落的危害性卻遠遠超過。
司馬遹死後,西晉宗室、趙王司馬倫(司馬懿之子,司馬昭之弟,司馬炎之叔)為他報了仇,以謀害太子的罪名廢掉了賈南風。
但司馬遹之死,給西晉帶去的最嚴重政治危機並沒有結束。
晉惠帝司馬衷是個傻子,司馬遹又是他唯一的繼承人,司馬遹死了,那麼,晉惠帝司馬衷死後,皇位應該讓誰來繼承?
國家沒有了法定的繼承人,晉武帝司馬炎生前封的大大小小的諸侯王,就都有理由鬧騰了。
都是司馬家的子孫,誰都有資格去爭奪這個皇位,即使晉惠帝司馬衷還活著,誰又去管他?
司馬遹死後的第二年,幫他報仇的曾叔爺司馬倫就廢掉了晉惠帝司馬衷,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然後,整個天下就亂了。
西晉的衰落跟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選擇了讓一個傻兒子繼承皇位,以及大封宗室為王,並給予一定兵權有關(目的是為了壓制士族)。
可司馬遹成年後的墮落、不作為和迅速死亡,加快了矛盾的產生。
如果司馬遹成年後不那麼廢材,不被賈南風陷害致死,他可以代表父親司馬衷鎮在中央。
即使司馬衷不是個合格的皇帝,但有司馬遹這個法定的皇太子杵著,且能延續幼年時的能幹,各地藩王想鬧騰就沒那麼容易了。
理論上來說,司馬遹這個晉惠帝司馬衷唯一的兒子,是西晉能否正常延續和維持和諧的頂樑柱,他倒了,規矩也就沒了。
西晉的亂局和衰落,與其說是賈南風這個惡後造成的,還不如說是司馬遹的無能造成的。
參考文獻:《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