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篇文章特別火,《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刷爆朋友圈。今天,君山又看到南方周末的一則評論,裡面提到:今年暑期興趣班的價碼又提升了,五萬至八萬起步。
君山看完,毛骨悚然!
猛抬頭看看家裡那個蹲家客廳里自顧自畫畫的娃兒,心想:「真是虧待你了!」老爸從不給你來點實惠的,就只知道陪著你在家玩兒。
01、這個暑假,焦慮席捲而來!
這個假期,同事也我帶來了挺多焦慮的信息。
「你家寶兒還沒報班啊,現在報班名額都很緊。你看我,為了給孩子報個競賽班,凌晨3點就去排隊了。幸好去的早,否則這個學區就報不上了!」
「興趣班也分學區?」
「人家緊俏得很呢!你這個學區報不上,就可能要到幾十公里外的另一個學區上課了。你家娃也要上小學了,你不給她也報一個?」
我笑笑,無法作答。後面的聊天裡我才知道,除了這個競賽班,她還給沒上小學的孩子報了圍棋班、小主持人班、樂高班、啟蒙英語班····
「你這樣不累麼?」我問。
「累什麼累?把他送進去,我在門口玩手機,商場裡冷氣足著呢!人也多,挺有意思的!」
額!最後居然還陪娃「培訓」陪出了有意思感。
在她的影響下,我再不報個班,就有一種我的娃不是我親生的感覺了,趕緊敷衍著說,「那我也去給她報個班吧!」
她很好奇,「什麼班?」「桌球!」
結合同事給我的這些信息,我對今天看到的「今年暑期興趣班五萬至八萬起步」,又有了一點認同,按她這報法,這個價是要的。
但我們暑期哪有5—8萬的收入呢?像君山這樣生活在4線城市的小老師,年入也不過10萬;我的同事,也差不多吧!
能拿出這麼多的錢對孩子進行投資,這絕對是以犧牲生活品質為前提的打腫臉充胖子!
且不說這種胖子有多難堪!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在犧牲了自己生活品質後,有換回我們想要的東西麼?
哦對了!
我們甚至有想過自己想要什麼嗎?
是孩子的前途,還是挽救我們的焦慮?
很多人只是跟風,從沒想過!
02、興趣班咋就成了剛需?
當下,放眼望去,好像所有的興趣班都是「剛需」,但興趣班能住麼?能吃麼?能穿麼?怎麼就都成為了剛需了呢?
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就君山看來,只有一種興趣班是剛需。那就是「幼升小」、「小升初」之前的特訓班。
這種班有特權意味,你不去報,就好像缺少了一種資源。
有些地方以前還很噁心,私立學校與培訓班合作辦班,給培訓班一定的名額,或者利用培訓班為他們網絡優秀的生源。
只有這種情況,家長是被裹挾的,是情非得已的。培訓班是一種剛需。
這種剛需煽動了家長們的焦慮心理。
而其他的培訓班呢?又是家長們這種焦慮心理的附屬品:慌不擇路、飢不擇食,見班就報,有技就學,技多不壓身,學了也不嫌多嘛!人家報了8000的班,我起碼得1萬吧,不然我說我家缺錢麼?我這面子往哪裡擺?
後來,這就又演變成了一股攀比之風。
03、興趣班真的有用麼?
1、從超前教育的來看:興趣班沒有用。
很多人給孩子報班,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在下一學期的學習中,孩子能夠快人一步,拔得頭籌。
持這種心態的家長要注意了。
有研究發現,那些個接受超前教育的孩子在進入小學後,可能前面一兩年確實比別的孩子優秀,但是,到最後,還是會被其他同學生追上或者超越。
原因是:小學生的學習靠兩點,一是老師的逼迫,二是激發學習上的求知慾。
因為你孩子超前,所以不需要老師逼迫,人家孩子還在晚上奮鬥作業的時候,你的孩子可能已經捧著手機了,因為作業對他太簡單,他不需要努力,沒有逼迫也能夠取得100分;所以,在孩子最初的學習習慣養成階段,他沒有接受老師的逼迫,到以後知識點難度增大之後,他就會受不了老師的壓迫,產生牴觸心理。
在求知慾上也是如此,因為超前教育,他前期的學習不需要求知慾,都太簡單了。但後面的階段,他智商上並不比別人高,卻比別人少了求知慾,那麼在新知識的接受上就會明顯比別的孩子慢。
這個發現告訴我們,超前教育其實只是在花冤枉錢!(當然,為了博取名校學位的除外!)
2、從培養學生一技之長來看:報一兩個就夠了。
「技多不壓身」,當然沒錯。但是,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口氣給他報五六個班、甚至十多個班,一個星期沒有雙休的輪番轉,對於孩子來講,就不僅不會是一種提升,而且還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個人認為,給孩子從興趣的角度,為將來能夠有一個特長,報一兩個班無可厚非,但多了,就真沒必要了。
3、從解決家長焦慮的角度來看:錢沒花光之前,解決不了焦慮!
報班、報班,報多少的班是多啊!在商家看來,你報光所有的錢之前,報班永遠不算多。所以,反過來去想,在你錢包不空之前,你永遠無法治癒你的焦慮症。因為,只要你有娃、只要你一出現,商家就會用「成功學」不停地給你洗腦。而成功學,永遠是最好的賣點。
最後,記住,正常的家庭教育靠的是家長與孩子良好的溝通,興趣班永遠只能是一種補充!
04、挽救「劇場效應」!
所謂劇場效應,就是看劇的時候,前排的觀眾如果站起來,後排的就不得不跟著站起來,否則的話就什麼也看不到。也就是說,一小部分人如果破壞了規則,就會引起蝴蝶效應,讓其他人也跟著破壞規則,最終,攪亂的是所有人的觀影感受。
這其實說的就是目前教育的是最大的問題,也是培訓班如此讓人焦慮的根源!
而我們的素質教育,講的是什麼呢?講的其實就是大家都安靜下來,讓我們都能夠坐著好好看劇。
我期待有這樣一天的到來!
你好,我是君山,愛談一點教育問題,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