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光武帝「廢郭立陰」謎團,明代學者一語道破:手段堪比武才人

2021-04-09     新車測評

原標題:漢光武帝「廢郭立陰」謎團,明代學者一語道破:手段堪比武才人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范曄·《後漢書·皇后紀》

一句"娶妻當娶陰麗華",奠定了這位本身無甚建樹的皇后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中國當代學者南懷瑾在《原本大學微言》中提出:"中國這麼多皇后,算是好皇后的,第一是朱元璋的太太馬皇后,第二是劉秀的太太陰麗華,當然唐太宗的長孫皇后也不錯。"

陰麗華是誰?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配妻子,卻是第二任皇后,因為"讓出了"後位而名流千古,同時也是歷史上皇后諡號制度第一人,自她之後皇后的諡號為皇帝的諡號加上本諡,成為沿用至唐初的制度,長達六百年。

無論是馬皇后還是長孫皇后,那都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賢后,真正的賢內助,陰麗華真的能跟她們相提並論嗎?我覺得不能。陰麗華其實手段更似歷史上另外一個非常著名的女性,這點早在明朝時就由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贄提出來了:"此後(陰麗華)手段不減武才人(武則天)。"

陰麗華究竟是難得的千古賢后,還是一朵野心勃勃的"白蓮花",我們還得從頭看起。

東漢光武帝劉秀,傳說中的"位面之子",一路有如天助莫名其妙就打敗了實力遠超自己的"穿越者"王莽。他本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出自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不過大家都知道,漢武帝劉徹為了將權利收歸中央,削弱地方藩王權利,弄出了個"推恩令",在層層"推恩"之下,原本的皇子皇孫們慢慢成了普通富豪,甚至鄉間小卒。

說起來推恩令真是個不錯的政令,完美解決了皇室子弟過多侵占社會生產資料的問題,清朝就沒注意到這點,所以後期清朝宗室越來越多,那些無用的八旗子弟也越來越多,這也是造成清朝晚期滅亡的一大原因。

有點扯遠了,我們繼續說回劉秀。西漢時期外戚干政乃是分薄皇帝權力的一大殺器,無論是呂后專政,還是之後的霍光權傾朝野(漢昭帝劉弗陵的上官皇后的外祖父、漢宣帝劉詢第二位皇后霍成君的父親),都跟外戚干政脫不開關係,好不容易霍家倒台了,又整出個歷經三朝的王政君太后。

王政君是西漢漢元帝的皇后,一手締造了王氏外戚家族的傳奇,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史,"一門十侯,五大司馬"的榮譽也沒幾個外戚家族能夠達到。王政君本人是沒有什麼野心的,但架不住權勢動人心,她庇護下的王家人開始想要對西漢王朝取而代之,其中野心最大的就是她的侄子,上面提到的"穿越者"王莽。

等王莽露出真面目索要傳國玉璽的時候,王政君才驚覺自己給娘家的權利實在是太大了,但此時懊悔已來不及,傳國玉璽也是因王政君暴怒而摔毀一角。

王政君再不情願也阻擋不了王莽登基建立新朝非得步伐,但問題來了,新朝實在是太"新"了,那些政令在我們如今看來都挺不錯,缺不符合當時的歷史進程,以至於弄得民不聊生,各地都在揭竿起義,劉秀就是其中之一。他雖然此時已經沒啥地位,但畢竟占個劉邦九世孫的頭銜,跑去起義倒也有不少人跟從。

這個時候劉秀還不是名震天下的"位面之子",陰麗華卻已經是名冠新野的大家閨秀。當時南陽新野的地盤經過時代累積,甚至達到了諸侯王地盤的地步,不過陰家雖富,卻沒有什麼權力,在王莽改制失敗後,陰家同樣嗅到了風雨欲來的氣息。

面對求娶的劉秀,陰家思索再三最終決定同意,說白了就是"押寶",當初漢高祖劉邦不過是個沛縣小卒,呂后的父親卻膽敢將女兒嫁給他進行"押寶",陰家也做了同樣的事情,選擇了還未有太大的聲勢的劉秀作為投資對象。

劉秀沒有辜負陰家的期盼,每每逢凶化吉一路勢如破竹,但他並非一家獨大,前西漢趙繆王之子劉林即擁戴一個叫做王郎的人在邯鄲稱帝,而西漢廣陽王之子劉接也起兵相應劉林,這使得劉秀在河北地區處境艱難,之前打下的偌大地盤似乎都要化為烏有。

想要取勝就必須擁有更多強有力的盟軍支持,為了拉攏真定王劉楊,劉秀決定求娶他的外甥女,郭家明珠郭聖通為妻,這個時候距他求娶陰麗華不過一年時間。有了郭家跟真定王的支持,劉秀才算真正的擁有角逐天下的地位,並在公元25年成功稱帝,開創東漢王朝。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出兵出力的是郭家跟真定王,一路陪伴劉秀的是郭聖通,並且郭聖通本人家世好、性格好、長相好,可以說是所有妻子中的典範。但男人嘛,都逃不開"白月光"跟"紅玫瑰"的故事,當沒娶到郭聖通的時候她是"紅玫瑰",娶到了以後他又覺得對不起陰麗華,"紅玫瑰"變成了"蚊子血"。

哪怕郭聖通誕下了長子,也就是太子劉疆,哪怕是郭家的支持才使得劉秀能夠順利稱帝,但稱帝後劉秀並沒有立刻封郭聖通為後,而是立刻將陰麗華接到身邊,二人同封為貴人。

皇后遲遲未決始終不是個道理,對劉秀來說,縱使有了真定王以及郭家的相助自己才能稱帝,可外戚勢大的例子擺在眼前,他自然不願意再讓郭家權利更上一層樓;再加上一開始陰麗華是自己主動求娶的,他對陰麗華有一份愧疚之心,因此在決定皇后人選的時候,他自己本意是想要"雅性寬仁,有母儀之美"的陰麗華為後。

萬萬沒想到劉秀的這個決定卻遭到了陰麗華的拒絕,陰麗華此舉也讓她成為了後世歌頌的典範,認為她謙讓柔和,有容人之量。

其實陰麗華光是這一出就能夠看出她的手段,她此時會謙讓皇后之位很簡單,第一此時天下未定,劉秀還需要借著真定王等人的勢力,如果自己占了這個後位很可能會變成劉秀與郭家還有真定王決裂的導火索,自己是絕對承擔不起這個後果的。

再一個是本身就家世來說,陰家比不過郭家,就對劉秀的幫助來說,自己也比不上郭聖通,如果這個時候應下了皇后之位,那麼"白月光"就會變成"白米飯",郭聖通則會獲得劉秀的愧疚之心,從"蚊子血"變成"紅玫瑰"。所以說陰麗華推辭皇后之位不是因為她真正的謙恭,而是因為她不得不這麼做。

其實在這個時候陰麗華跟郭聖通獲得的寵愛是差不多的,雖然劉秀對陰麗華有愧疚,可郭聖通同樣是位非常出色的女性,我們從劉秀的子嗣數據上就能夠看出,他一共有11子5女,其中5子出自陰麗華,5子1女出自郭聖通,這就能夠看出二者獲得的寵愛其實是半斤八兩的。

很顯然陰麗華不樂意看到這種場面,所以在劉秀江山已定的時候,她趁著"度田"之事另外加了把火,因此獲得了李贄"此後手段不減武才人"的評價。加了什麼火?武則天大家都懂,親手掐死安定思公主後才真正走上了皇后之路,陰麗華此時也發生了一件特別巧合之事。

公元41年,劉秀的第十子,陰麗華誕下的劉衡突然夭折;4個月後,郭聖通因"度田"風波趁機被廢。實際上郭家壓根沒有參與到度田之事中,反而廢除郭聖通後位的詔令中有一句特別引人深思:"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既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豈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

在古代皇后乃是所有后妃所出的皇子的共同的母親,"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就差沒有明著說郭聖通殘害劉衡了。問題來了,此時郭聖通已是皇后,自己又家大業大,同時受到的寵愛並不比陰麗華少,她有什麼必要非要去殘害劉衡?

那麼真相只有一個,就是李贄點出的那點,劉衡之死約莫跟安定思公主之死一樣,都是出自他們自己的母親之手,陰麗華趁度田之事讓劉衡出了意外,幾方原因相加最終導致了郭聖通被廢的結局。

很多人讚嘆陰麗華的大氣時還有一點,說郭聖通乃是歷史上少有的被廢後依舊過得還不錯的皇后,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再來看看後續之事。公元41年郭聖通被廢,公元57年劉秀去世後,短短一年廢太子劉疆去世,郭聖通的弟弟郭況去世。

同時郭聖通生下的五子除廢太子和老二外,皆因事與過廢爵削番,而郭家也在孝明帝劉莊時期被牽連革去所有國土爵位,孝明帝劉莊正是陰麗華的兒子。

能在後宮中笑到最後的女人,可能有真正的"傻白甜"嗎?當然不可能,陰麗華的賢后之名也不過是因為她更加懂得如何去經營自己的好名聲罷了。

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女性,她們能夠打破時代對其產生的桎梏,以女子之身在青史留名,要知道在封建男權社會下,女子本就不易,能夠名傳千古的女子更是傳奇中的傳奇,其中最受關注的帝王的後宮們。

她們中有如呂后武皇這般臨朝稱制總覽朝政者,有如萬貞兒趙氏姐妹這般真禍亂宮闈者,也有如海蘭珠董鄂妃這般與帝王感情至深者,當然也有如陰麗華這般"白切黑"者。千年光陰不知誕生了多少關於宮妃們的故事。一本《中國后妃全傳》,一段段關於妃子們的記載,原價99現僅售48.8,你值得擁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HoltngB9EJ7ZLmJSxe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