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尷尬的四大姓氏,流傳上千年到了現在,卻怎麼起名字都不對

2022-08-07     史鏡說

原標題:中國最尷尬的四大姓氏,流傳上千年到了現在,卻怎麼起名字都不對

中國古代有悠久的姓氏文化,在一代代的傳承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姓氏體系。中國人都對姓氏是十分看重的,因為這也是一種特殊的傳承方式,表示了對祖先的尊重和家族的延續,現在依舊有很多女生想要孩子跟自己姓氏受到了很大的反對,從這上面就可以看出中國人對於姓氏的感情。

我們有一本書叫《百家姓》,裡面收錄了各種各樣的姓氏,但是在史書上面記載的姓氏遠遠多於這本書上面所記載的,當然的,並不是所有的姓氏都是比較好的字眼,就比如接下來這四個姓氏,怎麼起名字都會有點尷尬。

第一個是苟姓,其實這個姓氏在以前是十分常見的,並且出現的年份非常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就已經出現了,在秦漢時期一躍成為了常用姓氏,明朝的時候依舊存在,史書上記載的苟曾是當時的大理寺少卿。有史學家專門對此進行過考證,發現最早的苟姓是黃帝的後人。但是後來因為跟狗同音,不少後代都慢慢改了姓氏。

第二個是毒,這個詞在我們現在看來確實不是什麼好字眼,如果遇到這樣姓氏的人大概心裡也會咯噔一下,所以有人很疑惑為什麼這個姓氏會出現了呢。其實這個是有一個故事。在唐朝時候有一個權力很大的丞相,他的名字是竇懷貞,因為唐玄宗晚年呈現出衰敗之勢,所以他就像趁機把他趕下去,自己當皇帝,也就是起了謀反的念頭,並且在這個時候太平公主還站在他那邊。可是消息提前被李隆基知道了,他派人把太平公主和竇懷貞刺死,心裡覺得還不解氣,就下令他的子孫後代都改姓為毒。祖宗犯下的錯子孫還是要背負的,所以這個姓氏就一代代傳下去了,只不過沒人願意跟這種姓氏的人結婚生子,所以現在只是在極少數的地方才能找到一兩個有這種姓氏的人。

第三個是死姓,出現的時間算是比較晚的,準確的說是在南北朝時期才出現的。在以前漢族人因為深知這個詞的意思所以從來沒有人叫這個名字,當時鮮卑族跟漢族起了爭執,因為他們想要更好的入駐中原,所以換了漢族的姓氏。當時正好是處於戰爭時期,他們認為死這個字能夠顯示出他們的軍隊的氣勢,可以讓漢人聽了就害怕,所以當時有一支大概一千多人的隊伍統一改了這個姓氏,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發展,現在的後人在全國總數大概還是1000個。

第四個是操姓,大家應該知道這個在我們現在看來就是罵人的字,它是在這四種姓氏中出現最早的,是根據殷商時期皇帝封的官職改編來的。因為實在是太難取名字了,而且寓意也不好,所以現在大概只有一萬多人還在延續這個姓氏,其餘的都改變了,目前可以在南方地區找到一些這個姓氏的人。

其實姓氏是一種傳承的工具,只是生育孩子都希望給他們一個好的名字,擁有一個好的寓意表現對他們的祝福,所以姓氏不好,取名也跟著受阻礙。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056bb0837e8e744b5e525cbc72715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