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家鍾惺《名媛詩歸》中對魚玄機有如此評價:絕句如此奧思,非真正有才情人,未能刻劃得出……
唐代愛情詩詞以李商隱成就最高,但又撲朔迷離,過於隱晦,因此也有人說: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而魚玄機是唐代為數不多的女詩人,但因非官顯要,在詩詞上面又沒有太過於突出的成就,正史當中也未能留下隻言片語,她的生平要記可見一些民間編寫的史料。
魚玄機,字幼薇,父親是一個落魄秀才,在父親耳聞目染之下,魚玄機也頗有一份才氣,7歲能作詩,況且人長得靈動,在十里八鄉都有出名,父親病逝之後,其母就帶著魚玄機到長安周邊的青樓給別人洗衣謀生。
約十歲那年,遇上了溫庭筠。
溫庭筠雖然貌如鍾馗,但也是出了名的浪子,又是花間派首要詞人,遇到魚玄機時,已經小有名氣。
他遇到魚玄機只是一個意外,一說他被魚玄機才氣所吸引,也說溫庭筠在混跡青樓時撞見了魚玄機,看到她清秀的模樣,頓時被她吸引,在了解她的生平後,就收了魚玄機為弟子,教她寫詩,順便照顧一下她們母女的生活。
朝夕相處下,兩人別生情愫,不過魚玄機才十歲出頭,而他都已經40歲出頭了,兩人相差了年齡不是一丁半點,大概在魚玄機12歲左右,溫庭筠得到了一個做官的機會,唐宣宗愛《菩薩蠻》詞,就讓溫庭筠作密進之。
溫庭筠離開之後,已經進入了秋天,天氣日漸寒冷,魚玄機倍加思念溫庭筠,於是作《早秋》:嫩菊含新彩,遠山閒夕煙。涼風驚綠樹,清韻入朱弦。思婦機中錦,徵人塞外天。雁飛魚在水,書信若為傳?
溫庭筠看遍了人世間的情情愛愛,他怎麼會不知道魚玄機的這份感情呢?但溫庭筠不僅僅年齡比她大,更是她的老師,他怎麼都不會逾越這一步。
溫庭筠在長安才高累身,當上了檢校員外郎,從六品上,他在官場也混開了,結識了不少才子,面對魚玄機的心意,他想到了一個絕好的辦法——成人之美。
溫庭筠就將魚玄機介紹給了李億,李億,字子安,他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戊寅科狀元及第,官授補闕,年少有為,李億見到魚玄機也是被她的才貌所吸引,就娶他當了妾室,兩人十分恩愛。
然而李億將她帶回家後,卻遭到了原配妻子的妒忌,在妻子的逼迫下,李億就將魚玄機送到了長安的咸宜觀,並答應她三年之後就來接她。魚玄機成為了道姑,日日寫詩寄給李億,以訴衷腸,不過李億不敢回信。
這一等三年很快就過去了,魚玄機者期間寫了很多的詩,她的才氣在長安也傳了開來,起初人們來拜訪魚玄機時,她都以道姑的身份回絕。
她看到這些才子金榜題名,心中也是非常感慨,賦詩曰:雲峰滿目放春情,歷歷銀鉤指下生。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這三年的時間,她也看遍了人世間太多了人情冷暖,李億的又一次食言讓她備受打擊,她也不在當什麼矜持道姑,大改形象,在道觀門口貼上了「魚玄機詩文候教」的一文,才子們都慕名而來來,不少的男人都成了魚玄機的入幕之賓。
她最看重的便是一個叫陳韙的宮廷樂師,他頗有才氣,長相也非常俊朗,然而有一天,她卻發現陳韙跟自己的侍女綠翹卿卿我我,魚玄機怒火攻心,一時失去了理智,用藤鞭抽打侍女,她下手不知輕重,又將侍女的頭往牆上撞,血流如注。
這起命案傳到了官府,在《唐律》中打死下人,只會流放一年,但長安人聲鼎沸,齊齊聲討魚玄機敗壞風氣,官府這才重判,判了一個腰斬之刑,此時的魚玄機才26歲而已。
魚玄機這位唐代女詩人,你或許不識,但是這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以老」你應該聽過,這其實就是魚玄機和溫庭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