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區迎來最強濕冷天氣!廣東一頭牛被活活凍死 電動車主們還好嗎?

2022-02-24     NBD汽車

原標題:南方地區迎來最強濕冷天氣!廣東一頭牛被活活凍死 電動車主們還好嗎?

記者丨董天意

最近,南方多地迎來「魔法攻擊」,包括廣東省在內的南方多省市氣溫呈現斷崖式下降。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頻顯示,廣東茂名市一養牛人由於將牛栓在門外過夜,直接導致老牛被活活凍死。視頻中,一頭老牛趴在地上一動不動,旁邊的牛犢在其身邊徘徊。

圖片來源:網傳視頻截圖

還有網友調侃:牛也萬萬沒想到,廣東能這麼冷……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中央氣象台日前更是發布暴雪藍色預警稱,預計至今日20時,湖南東部、江西中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其中,江西西部和東北部、安徽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的山區有暴雪。上述地區新增積雪深度3~8厘米,局部地區可能超過10厘米。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突如其來的極寒天氣,令中國天氣官微都不禁直呼「濕冷攻擊威力太大了」,而南方的電動車車主們更是深深感受到了被寒冷支配的恐懼。在「牛都被凍死」的天氣里,他們在電動車裡還好嗎?

1

有南方電動車主開始「提心弔膽」

事實上,氣候條件已成為影響國內新能源車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因素之一。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1月,廣東、浙江和江蘇的新能源車銷量位居全國前三位,三省單月銷量合計超11.1萬輛,而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的新能源車合計銷量平均僅為0.3萬輛,雙方差距超過30倍。

在相對寒冷的北方地區,電動車車主們為了儘可能延長續航里程也只能各出「奇招」。有的電動計程車師傅為省電,放一床厚毛絨被讓乘客披著禦寒;有的北方車主不開暖氣,手動給擋風玻璃去霜……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有南方網友表示:「在群里看見北方車友說他們那裡零下十幾度,電動車續航基本打6折,要是再開空調,續航300公里的車只能走100公里,充電也很慢,北方用電車確實難受。」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如今,突如其來的極寒天氣也讓南方電動車車主們感受到了被寒冷支配的恐懼。有南方車主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昨日那個寒冷的南方雨夜,在1%電量和充電提醒中提心弔膽地回到了家。這是電動車主最後的倔強。」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對近50位新能源車主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非冬季環境下,57.45%的車主表示實際續航里程可達到標稱續航里程的80%以上,但冬季只有8.51%的車主表示可以達到這一使用情況。而74.47%的新能源車主表示車輛冬季續航里程為標稱續航里程的50%~80%,還有17%的車主表示實際續航里程甚至不足標稱續航的一半。

此外,新能源車主對車企的宣傳和標定續航里程也持保留意見。在對車主們的問卷調查中,有關「您是否相信廠家對於新能源車輛續航里程的宣傳和標定」這一問題,車主們的平均得分為3.09,意味著他們更多將廠家的標定續航作為參考,但並不完全相信。

北汽新能源公司總經理代康偉認為,電動車冬季續航下降與動力電池的充放電原理密切相關。據了解,電池在充電時正極的Li離子和電解液中的Li離子向負極聚集,得到電子,被還原成Li鑲嵌在負極的碳素材料中。放電時鑲嵌在負極碳素材料中的Li失去電子,進入電解液,電解液內的Li離子向正極移動。另有相關資料顯示,在-30℃的工況環境下,鋰離子電池將損失約9~10倍的功率,這也是造成電動車在冬季續航里程「縮水」的主要原因。

「溫度低的時候,電池裡的電解液會變得更加黏稠,鋰離子遷移的速率、材料本身的導電性都會進一步變差,使得電池活性降低,從而影響電池性能和容量揮發,對外就表現為動力電池可用容量的衰減。」代康偉對記者說。

2

冬奧會「黑科技」或解決頑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舉辦地之一的張家口,為賽區提供運營工作的電動汽車不僅要面對零下20℃以上的最低氣溫,還要面對翻山越嶺的挑戰,但依然出色地完成了賽事保障任務。這是怎麼做到的?

「鋰電池不耐低溫的問題,已經得到解決。」電池技術科學家、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講席教授王朝陽表示,他的團隊發明的全氣候電池,可在極低溫度下照常運行。該技術入選了2022年度汽車十大技術趨勢之一,更成為驅動冬奧純電動車的核心技術之一,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保駕護航。

據介紹,全天候電池通過內嵌一片10微米厚度的鎳箔作為發熱體,從而實現對正負極介面可控。該發熱體的工作過程相當於在電池內部造成快速短路,當外部環境溫度較低時,系統控制電流通過鎳箔造成可控內短路並產生熱量,從而快速提升電池溫度以實現輸出功率。據王朝陽介紹,即使在-30℃環境下「凍透」的電池,通過上述裝置也可在30秒內自加熱到零度以上正常工作。

「通過這個快捷低能耗的熱刺激方法,我們就可以用最穩定、最安全的材料製作電池。在不使用的時候,電池內的化學介面保持最低(活性)水平,保障電池的安全和最低的老化速率。工作時,則用熱刺激將電池反應介面瞬間調大調強,從而保證高功率輸出。」王朝陽說。

實際上,除上述技術路線外,通過PTC加熱系統(正溫度係數很大的元器件)給電池加熱,也是業內對低溫電池性能衰減的普遍應對方法之一。通俗地理解,車端通過PTC加熱系統來對冷卻液進行加熱,加熱後的冷卻液流入電池熱管理流道,像地暖一樣對電池進行升溫加熱。

此外,增加電池的保溫性能、提升空調熱泵效率、加強動力回收效能等也是各大車廠持續優化冬季續航里程的主要技術措施。

代康偉建議,如果條件允許,新能源車主還是應儘量將車輛停放在地庫中。行車時可選擇開啟動力回收模式,增加續航里程。如果充電較慢,車主可以選擇當車輛行駛結束,電池尚有餘溫時及時充電,增加充電效率。如果是自有充電樁,充完電後也可以選擇先不拔槍,充電設施將對電池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f8e1159a18079a0fde02f24b5769f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