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2025決賽圈:蔚來再獲22億美元戰略投資

2023-12-19     NBD汽車

原標題:決戰2025決賽圈:蔚來再獲22億美元戰略投資

「中東基金」加倉中國公司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同一家知名主權基金在短短半年時間裡,連續對一家中國公司進行兩筆投資,實屬罕見。

12月18日,蔚來(NYSE:NIO;HKEX:9866;SGX:NIO)發布公告,宣布與阿布達比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以下簡稱:CYVN)簽訂新一輪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CYVN Holdings將通過其附屬公司CYVN Investments以現金形式向蔚來進行總計約22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在今年7月份,CYVN曾通過定向增發新股和老股轉讓的方式完成總計約11億美元的戰略投資。

當下中東國家正在進行向清潔能源的轉型,主權財富基金紛紛布局新能源汽車,且更青睞有長期發展潛力和戰略投資價值的公司,於是蔚來就成為CYVN眼中的優質目標。這可以佐證蔚來在技術、產品、市場、經營等方面的競爭力優勢。而蔚來經過此次融資後,現金儲備規模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7億元),可以保證接下來的各項發展規劃。

同時,按照資本市場的慣常規則以及國內外知名網際網路公司的發展模式,蔚來早已使用的「超級投票權架構」,充分保障李斌對蔚來的控制權;而根據蔚來的公告,CYVN的兩輪投資均獲得的是A類普通股,且並未要求獲取額外投票權,充分體現了其對蔚來管理團隊的認可。接下來,蔚來依然會按照李斌及管理團隊的既定計劃發展。

「超級投票權架構」作保障 李斌繼續擁有公司控制權

「目前包括沙特在內的中東地區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關注度很高,這與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範圍內有較強的競爭力有關。」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此前曾表示。

相較於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製造業,智能電動汽車的最大特點就是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因而在發展中更需要資本市場的力量加持。以蔚來為例,其市場潛力巨大,又需要足夠資金來撬動技術突破,這成為中東主權財富基金入局的好機會。

從蔚來的融資結果看,它並不會因為融資導致的股權結構的變化,就輕易弱化了創始人權力。畢竟,對於高科技公司而言,長期發展不僅依賴於物質資本增加,創始人與管理者的專業知識、行業經驗和管理水平,同樣舉足輕重。因此,蔚來和其他高科技公司一樣,會充分保障創始人李斌對公司的掌控。

實際上,蔚來早已採用了「超級投票權架構」,以有效保證李斌的控制權。

根據蔚來2022年年報,截至2023年2月28日,李斌持有A類普通股30,467,776股、C類普通股148,500,000股,持股合計178,967,776。蔚來在年報中也明確披露了A類普通股擁有1:1的投票權,C類普通股擁有1:8的投票權。

另根據蔚來披露的CYVN投資的相關公告,可以了解到:CYVN在首輪投資時通過定向增發新股和老股轉讓的方式分別獲得84,695,543股A類普通股和40,137,614股A類普通股,即合計獲得124,833,157股A類普通股。而根據蔚來的最新公告,可獲知CYVN在本輪獲得2.94億股定向增發的A類普通股。兩輪投資完成後,CYVN將持有總計4.19億股A類普通股,占比達到20.1%。同時,根據CYVN所持有股票的數量和占比,可估算出公司發行在外總股數為20.8億股。

再結合李斌持有的A類普通股和C類普通股情況除以上述粗略計算得到的發行在外總股數,可推算出李斌的股權占比為8.6%,但由於C類普通股擁有1:8的投票權,所以李斌實際的投票權在39%左右。而CYVN所持股份均為A類普通股,投資完成後,所擁有的投票權在13%左右。因此,李斌依然是擁有單一最大投票權的股東,對公司擁有控制權。

「超級投票權架構」在網際網路公司的全球化發展中屢見不鮮,谷歌2022年年報就顯示,其創始人團隊雖然僅持有約11%股份,但通過超級投票權控制約51%的投票權。當然,也有一些公司通過特別的合伙人制度或者創始人權利來保持對董事會的控制。騰訊、阿里等全球知名公司的創始團隊,均通過多重股權架構或特殊安排來實現對公司的控制。

以家喻戶曉的騰訊為例,其實很多人並不知道,它的第一大股東竟是一家神秘的南非公司。早在2001年,南非報業集團Naspers就取得騰訊46.4%的股份,至今仍為騰訊第一大股東。根據騰訊2022年年報,其第一大股東為持股26.9%的MIH Internet Holding(MIH是南非報業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創始人僅持股8.4%,但並不影響他通過特殊安排實現對公司的控制權。此後,騰訊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狀態,業務覆蓋了網際網路、遊戲、社交、娛樂等多個領域,成為中國百姓最為津津樂道的網際網路品牌之一,其市值也曾一度超過華爾街巨頭蘋果公司。

上述融資與股權設置方式在網際網路企業、科技企業、傳媒企業中更為常見,這與該類企業與外部投資較多或有關聯,此舉也是為了防止企業被外資控制。今後,隨著中國智能電動汽車行業逐步走向全球,這類情況在車企中也會越來越多。

決戰2025決賽圈 蔚來備賽充足

根據蔚來公告,此次投資完成後,蔚來和CYVN將繼續在國際市場上開展戰略和技術合作。據悉,蔚來在近期已完成了對公司長期運營計劃的全面規劃,以確定關鍵目標、優先事項和行動計劃,並明確了組織優化、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機會。接下來,蔚來將繼續專注於推進核心技術,開發關鍵產品,以及增強銷售和服務能力。此次投資將使蔚來的現金儲備大幅增加,為上述規劃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

其中,在創新技術方面的發展規劃成為至關重要的一點。2025年整個智能電動汽車行業會進入決賽圈,關於行業技術的爭論屆時大機率塵埃落定。因此,蔚來首先要保證對創新研發保持高質量投入。今年第三季度,蔚來研發投入為30.4億元,連續四個季度突破30億元。實際上,過去幾年裡,蔚來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已接近400億元,是新勢力中研發投入最多的企業。截至今年11月底,蔚來全球申請中及已授權專利總數約7,700件,業內領先。

通過高質量技術研發投入,蔚來已具備全球競爭優勢。隨著全新EC6在今年9月上市和交付,蔚來全面進入產品強周期,並成為全球首個完成技術平台垂直切換的智能電動汽車品牌。

事實上,在中國智能電動汽車領域,提及能夠持續引領高端純電市場的品牌,只有蔚來。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蔚來在成交均價30萬元以上的電動汽車市場排名首位,市場份額超過45%。今年7月-11月,在上海成交均價30萬元以上的市場中,蔚來銷量連續5個月居領先地位。

高端品牌的打造,離不開技術修煉與產品打磨。在此過程中,蔚來創始人李斌早已習慣了親身參與。12月17日,李斌通過直播展示了自己對150度電池的高速續航表現實測。實測中,李斌駕駛搭載150kWh電池包的蔚來ET7,從上海出發,測試到底能夠開多遠。經過超14小時行駛,此次實測全程1044公里的平均百公里能耗13.2kWh,剩餘電量3%,預計仍可行駛超過30公里。

在「NIO IN 2023蔚來創新科技日」上,蔚來首次對外詳細介紹了覆蓋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全景的「蔚來技術全棧」,其包括晶片和車載智能硬體、電池系統、電驅及高壓系統、車輛工程、整車全域作業系統、全景互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能源、智能製造、人工智慧和全球數字運營等12項關鍵技術領域,滿足蔚來在智能、電動、汽車,產品、服務、社區,多品牌、多平台、多區域三個維度、九大要素的研發和運營需求。

創新技術成果的積累和應用,讓蔚來斬獲多項國內外重磅獎項並獲得權威機構的高度認可,其中蔚來ES7、ET5、ET5T獲得歐盟權威安全測試機構2023Euro NCAP五星安全評級,在Euro NCAP公布的2023年全部測試成績中,蔚來ET5及ET5T憑藉最高分拿下年度總榜冠軍,蔚來ES7斬獲SUV類別年度冠軍;此外,蔚來ET7在今年也成為進博會與世界製造業大會官方指定用車。

可以預想的是,今後的蔚來,仍會按照管理層對技術、產品、經營等層面的布局方向發展,而CYVN的深度參與,可以為這個中國高端品牌在產品創新、技術突破和國際市場拓展方面提供更多助力。

文/李欣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6e154016a1b57d76ca03eb05d9324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