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少秋女兒自殺身亡,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2023-10-16     窈窕媽媽

原標題:鄭少秋女兒自殺身亡,背後原因讓人唏噓

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前言

我是窈窕媽媽。

大家催了很久的育兒群已建好,群里除了每天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發育特點分享育兒知識,還會有分享自用好物以及給大家談到的品牌福利、定期抽獎等活動,保證每天都有收穫~

這是我們7月份日常分享的部分內容,會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家解決遇到的問題,非常乾貨哦~(點擊圖片可看大圖

想要進群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說明來意後小助理會拉你進群。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單獨私信我~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衝上了熱搜。

「鄭少秋長女在美國家中自縊,年僅55歲。」

消息一出,大家紛紛第一時間發出疑問。

「鄭少秋的女兒,是鄭欣宜嗎?」

其實不是。

大家以為的鄭欣宜,是鄭少秋和沈殿霞生的女兒,最為外界所熟知;

可鄭少秋的一生,不止有這一個女兒。

說起來,可能有人對鄭少秋還不是很熟悉。

但如果把時間的進度條往回撥至上個世紀90年代末,他可是家喻戶曉的「頂級偶像」。

熒幕里,他飾演過瀟洒倜儻的楚留香,留下風流韻事無數。

而熒幕外,他也同樣因出眾的外表和氣質,有著豐富的感情經歷。

他先後經歷過三段婚姻,育有四個女兒。

這次新聞不幸自殺的,就是鄭少秋和第一任妻子生育的大女兒,鄭安儀。

對於這次鄭安儀的突然離世的原因,網上眾說紛紜。

而細細回顧鄭少秋的人生,以及四個女兒的命運軌跡,也可以發現背後的昭示。

正如網上曾看到過的一段話:

父母的婚姻狀態,藏著孩子的未來。

鄭少秋的四個女兒,同父不同母,同人不同命。

她們在父母不同的婚姻狀態下,受到了不同的影響,也走上了各自迥異的人生。

如果沒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意外」就是傷害

明珠發亮之前,總有段蒙塵的日子。

在成名之前,鄭少秋也有過一段跑龍套的日子。

那時,他還在邵氏電影培訓班學習,並和同個培訓班的女子在日常相處中互生情愫。

她便是後來鄭少秋的第一任妻子,盧慧茹。

在還未談婚論嫁之際,兩個人就同居在一起。

因為年輕衝動,17歲的盧慧茹,很快便有了身孕。

尚且不懂何為責任的鄭少秋,就這樣懵懵懂懂走入了婚姻。

進入婚姻後,一心想創出一番事業的鄭少秋,更沒有把心思放在家庭上。

他不斷揣摩角色心理,勤加苦練,希望為自己的演藝事業鋪路。

很快,他便以優越的外在條件,得到了導演蔣偉光的賞識。

1967年,他因參演電影《黑煞星》正式出道,踏足演藝圈。

那年,他只有20歲。

後來,他又被無線電邀請擔任了《歡樂今宵》的主持人,事業開始如火如荼。

可惜對有些人來說,事業和家庭就像天秤的兩端,得到一端,就會失去另一端。

忙於事業的鄭少秋和盧慧茹漸行漸遠,根本無心照顧出生不久的女兒鄭安儀。

據說盧慧茹因為患得患失,總是打電話向女同事詢問他的行蹤。

這一拉拉扯扯,兩人終於在婚姻的第三年選擇分手。

鄭少秋後來在節目中透露兩人分手的原因:

「可能是因為我們的作風和要求不一樣。我將事業放在首位,整天都在思考工作,而她希望完全擁有我。」

為了懲罰鄭少秋,盧慧茹懷著對他的怨恨,帶著女兒鄭安儀遠走加拿大。

後來,盧慧茹更是在鄭安儀的整個成長過程中,不斷向女兒傳遞「你父親感情冷漠、不負責任」。

另一方面,鄭少秋也因繼續忙於事業,極少參與女兒的成長。

僅有的一段交集,還是在鄭安儀讀大學期間。

當時的鄭安儀因為湊不齊大學費用,不得不開口向父親鄭少秋討要。

但在大學畢業後,兩人又再次漸行漸遠。

鄭安儀生前曾表示:「總感覺自己的父親是陌生人。」

因為從小缺少正面引導,鄭安儀在感情上面需求從未被真正滿足。

即使鄭安儀在世時,鄭少秋曾表示過:「最虧欠的女兒就是她,因為我給她的最少。」

但,鄭少秋的「愛」從來都只停留在表面。

如果真的關心女兒,怎麼會不主動聯繫呢?

鄭安儀離開母親後,在美國獨自生活的她,陷入了一段痛苦的三角戀。

因為無法自我消解這種痛苦,也無法放下糾葛的感情,

最終,選擇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生命。

網上總說:「人終將被少年不可得之物困住一生。」

對於盧慧儀而言,嫁給一個還沒做好準備的男人,她錯付了自己最寶貴的年華;

而對於他們的女兒鄭安儀來說,要用一生去彌補心裡的缺失。

可按圖索驥,終究再也找不回內心缺失的拼圖。

有些情感陪伴一旦錯過最佳時期,便一生難以彌補。

孩子是家庭的「紐帶」,但不是唯一的紐帶

總有人說:「孩子是家庭的紐帶。」

仿佛有了孩子,就能把家庭一切矛盾都給化解了。

但其實不是的。

鄭少秋和第二任妻子沈殿霞的婚姻,便有力地印證了這點。

當時和盧慧茹分手後,鄭少秋和同台的當紅女歌手森森有過一段感情。

因為森森父母對鄭少秋「情史」的介意,這段感情後來便被勒令終止了。

處於情傷中的鄭少秋,受到了沈殿霞的安慰。

一來二去,兩個人便漸漸有了感情。

命運的偏差,總為之後的變化埋下伏筆。

兩人的不匹配,也註定了關係的不平等。

在外人看來,沈殿霞是無線電主持人的頂樑柱,手握無數明星資源,是當之無愧的「大姐大」;

可實際上,關係真正的主導者,從來都是被偏愛的那一方。

熱情洋溢的肥姐自知自己外形不配,所以願意主動幫助鄭少秋。

她動用了所有人脈,給鄭少秋鋪路,帶著他走人情,給他拉資源。

也為了「輔佐」鄭少秋,沈殿霞開始慢慢隱退自己的主持人事業。

此時的兩人,雖未結婚,可也有了11年之久的同居關係。

1984年,在沈殿霞的鼎力支持下,鄭少秋拿到了《楚留香傳》的男主角色,飛去了台灣去拍戲。

這一別,就為兩人本就不牢固的關係,埋下了隱患。

在劇組裡,鄭少秋和自己小自己17歲官晶華擦出了火花。

聽到風聲後的沈殿霞,立即質問了鄭少秋。

不知是出於愧疚,還是穩定關係的念頭,鄭少秋對沈殿霞說:

「你相信我,不然我們結婚吧。」

沈殿霞聽了,認為這不失為拴住鄭少秋的方法,也真的答應了。

本以為婚後的鄭少秋就能收斂心性。

沒想到,卻是另一場折磨的開始。

結婚後,鄭少秋逐漸變得冷淡,還以生孩子來威脅沈殿霞:

「如果三年內你還沒有生孩子,那我們就離婚。」

當時的沈殿霞,已經40歲高齡。

儘管如此,她還是冒著風險懷孕了。

在國外養胎的十個月期間,鄭少秋卻不見人影,直到沈殿霞生出女兒後,他才現身產房。

原來,此時的鄭少秋正和官晶華情濃蜜意。

知道真相的沈殿霞,終於不再自我欺騙了。

孩子雖然是家庭的「紐帶」,但卻不是唯一的紐帶。

如果父母關係不和,那麼孩子也不會快樂地成長。

沈殿霞深知這個道理。

在恢復身體不久後,她便向鄭少秋提出了離婚。

此後,獨自撫養女兒地沈殿霞,也竭力彌補女兒。

在女兒長大過程中,她總是誇讚鄭少秋。

重要的時刻,也會邀請鄭少秋出席陪伴女兒。

可惜,身為父親的鄭少秋,對女兒的愛從來都是順水推舟的舉動。

2008年2月,沈殿霞因患肝癌去世。

在痛失母親後,鄭少秋並未安撫女兒;

根據相關舊聞,在女兒身無分文窮到只有25塊時,他也沒有主動提出幫助。

鄭欣宜被爆出抑鬱症那段時間,也從未聽說他有任何表示。

只是在為數不多的女兒生日時,會偶爾露面,留下幾張合照。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而鄭欣宜呢,在母親離世後,曾不止一次哭訴自己無助。

因為抑鬱症和身體狀態差而住院時,身邊也缺少父親的陪伴。

那些失去至親陪伴的日子裡,她靠著朋友和自己的支撐,才跌跌撞撞走了過來。

家庭關係的重要性排序,應該是先有父母之愛,才有母子之愛。

用母子之愛掩蓋父母關係的問題,終究是紙包不住火。

只有當孩子不被當作「工具」誕生,才會從心底生出面對人生的無限勇氣和力量。

父母人生的狀態,藏著孩子的未來

有人說:「愛與不愛,都藏在了細節里」。

不光愛情如此,父母對孩子的愛,又何嘗不是呢?

與鄭少秋前兩段婚姻不同,鄭少秋的第三段婚姻,才算是真正「進入狀態」。

在和沈殿霞離婚後,官晶華與鄭少秋很快重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這一次,鄭少秋似乎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他收斂了心性,對對待之後出生的兩個女兒,更是有了很多耐心。

可能是出於對從前兩個女兒的愧疚,也可能是他真的意識到為人父的重要。

自女兒們降生至成長,諸多事務皆由親自操辦。

任何要求即刻回應,手捧著這兩顆「明珠」,怕有一絲閃失。

為了更好地照顧和陪伴她們,甚至可以把自己苦心經營的工作推脫掉。

除了竭力滿足女兒的需求,對待妻子也別無指摘。

與從前的婚姻相比較,他真的承擔起了一位父親的職責。

到此,外界都認為和官晶華這段感情,該是最後的句號了。

回顧鄭少秋的人生經歷,三段婚姻,四個女兒,分別都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

大女長女自盡、次女抑鬱、三女叛逆。

總有人說,父母的婚姻狀態,藏著孩子的未來。

可在我看來,相愛容易,相處太難。

父母的人生狀態,才是對孩子最關鍵的影響。

孩子不是婚姻的陪襯,也不是工具一般的存在。

不論婚姻走向如何,我們都需要調整心態,盡力去做一個合格的父母。

共勉。

End

編輯 | 阿慌

圖源 | 網絡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64f4acb9c64fa4e469399e829cbd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