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窈窕媽媽,點擊關注我
作者 :知否大叔
來源: 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
前言
我是窈窕媽媽Jessica。
公眾號換上我自己的頭像啦!別擔心,還是我
。
因為最近開始嘗試拍短視頻和直播帶貨,以後就會用「真面目」面對你們啦!還沒關注視頻號的姐妹記得關注哦~
最近有點分裂哈哈哈,在直播間面對鏡頭很亢奮,帶貨人格凸顯,寫文章時又會恢復理智,想想還蠻好玩的~下次直播的時間還沒定,定了再通知大家。
最近團隊為了趕在雙11給你們薅品牌羊毛,都非常累,昨晚直播結束後這兩天都在休息,昨天的停留時長中獎名單等周一給大家公布,中獎的姐妹一定要把收貨地址發給我哈!
另外,沒有進群的朋友趕緊加我微信,咱們的群可以說是全網最優質育兒交流群了,當然我的同事們也會定期有知識分享。要加好友的抓緊啦!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有一位中國父親,有6個子女。
他不但把6個子女撫養長大,還把每個子女都培養成才。
後來,六個子女五博一碩,他也因此被譽為人才「魔術師」。
他的家庭更是上榜了「全國百戶最美家庭」。
他就是家庭教育專家,蔡笑晚。
蔡笑晚原名不叫笑晚,這個名字是後來他為自己改的。
1941年,蔡笑晚出生於浙江瑞安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父親曾就讀於中央法醫研究所,也曾在國民黨政府擔任過法醫一職,是當地的名醫。
受家庭環境影響,蔡笑晚自幼嗜書如命,對物理研究有著極大的熱情。
可惜天不遂人願,因為成分問題,他被高中拒之門外。
但蔡笑晚沒有一蹶不振,靠自學考入杭州大學物理系。
1962年,蔡笑晚的父親突發疾病,撒手人寰。
蔡笑晚作為家中的長子,無奈之下,只能中斷自己物理學家的夢想,退學回家,扛起家庭的重擔。
他子承父業,回老家開始了行醫生涯。
在外人眼裡,醫生是一個穩定又體面的職業,一輩子這樣生活下去也不錯。
但蔡笑晚不一樣,他始終都記著自己年少時的夢:
「當物理學家,走出老家看更為廣闊的世界。」
「當物理學家,走出老家看更為廣闊的世界。」
他不甘就這麼沉浮下去。
直到大兒子出生,他才對未來重新燃起了希望。
「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助力讓孩子實現。」
就這樣,他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笑晚」,寓意為笑傲晚年。
他認為數學比背詩更能開啟孩子的智慧之門,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就為孩子灌輸數學知識。
長子蔡天文也不負眾望,自小天資聰穎。
當他發現長子不僅掌握了課本知識,還自學了很多課外知識時,鼓勵孩子跳級。
蔡天文四年級那年,蔡笑晚不惜跟老師發生矛盾,也要讓蔡天文跳級上初中。
他這樣做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是因為他認為兒子有學習初中知識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想要為孩子節約更多的時間,在未來的競爭中更有優勢。
一方面是因為他認為兒子有學習初中知識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想要為孩子節約更多的時間,在未來的競爭中更有優勢。
在蔡天文的印象里,自己有過11次轉學經歷。
「其中一次令我印象深刻,學校遠在離家三四個小時車程的地方,坐船都要轉三次才能抵達。」
「其中一次令我印象深刻,學校遠在離家三四個小時車程的地方,坐船都要轉三次才能抵達。」
在父親的督促和自我努力下,蔡天文成功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後到了上海模具研究所工作。
之後,更是憑藉優異的成績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
2000年,他成為了該學校史上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蔡天文能夠走到今天,離不開父親的栽培和自身的努力。
但這對他的父親蔡笑晚來說,不過是一個開始。
長子的成功教育經驗,給蔡笑晚帶來了極大信心。
二子蔡天武,14歲讀中科大少年班,19歲考上李政道主辦的CASPEA留美博士班,後為美高盛公司副總裁;
三子蔡天思,曾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期間就讀於美國的聖約翰大學。出國留學後,他選擇了回國內開辦實業;
四子蔡天潤,是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的博士生,和三哥一樣,留學之後他也選擇了回國,現創辦私立醫院;
五子蔡天君,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現在中國建設銀行工作;
小女兒蔡天西,在蔡笑晚看來,她是六個子女中最有天分的孩子。
9個月大時,就能夠跟父母進行簡短的對話。
1歲時識字,3歲能夠背誦從1到100所有的數字,是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小天才。
14歲被中科大選中入讀少年班,18歲時考入麻省理工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留在哈佛任教。
30歲那年,她被哈佛聘請為終身教授。
都說苦心人,天不負。
孩子們的成功,也算是印證了蔡笑晚當初為自己改的名字:
「笑得最晚,笑得最好!」
「笑得最晚,笑得最好!」
笑晚的晚年,的確是值得自豪的。
六個子女五博一碩,無論放在什麼家庭,都是足夠炫耀一輩子的事情。
子女的成功,讓蔡笑晚這個老父親火遍全網。
火了之後,無數網友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把每個孩子都培育成才的。
蔡笑晚把自己的教育經驗總結為「三個關鍵詞」、「四個要點」。
三個關鍵詞是指早期教育、從小立志和培養自學。
讀書要趁早,早早學會知識和道理之後,樹立遠大的理想。
有了遠大理想還不夠,蔡笑晚認為,自學能力才是一個優秀人才最重要的基本功。
他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習都是由老師的催促才能完成,人如同牧羊群一樣盲目,沒有思想地跟著往前走。
但在這個世上,真正能夠成功的人,往往都不會隨波逐流。
他們有自己的思想和見地,這樣才能夠從人群中脫穎而出。
蔡笑晚說:
「我不會一課一課地教他們,而是告訴他們哪些重要,要先學;哪些次要,可以晚些學。」
「我不會一課一課地教他們,而是告訴他們哪些重要,要先學;哪些次要,可以晚些學。」
因此,他的孩子從小就具備了自學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能力也會越來越明顯。
而四個要點,指的便是先教做人、快樂教育、愛和溝通。
學習知識之前,他給孩子們上的第一堂課是如何做一個正直善良,自強自立的人。
在蔡笑晚看來,帶有強制性的學習,註定是艱苦的。
既然是艱苦的,那如何存在快樂一說呢?
蔡笑晚不會讓孩子一味的學習。
生活雖然清貧,但這阻擋不了他培養孩子成才的決心。
他會在家裡舉行很多有趣味性的活動,家裡的床板當桌球桌、舉行學習競賽、帶孩子們出去旅遊見識世界等。
他用盡一切辦法,讓孩子們在求知艱辛中嘗到快樂。
最後兩點便是愛和溝通。
在蔡笑晚看來,愛是需要表達的,溝通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之上的。
當孩子想做一件可能沒那麼對的事情的時候,身為家長,第一件事要做的不是反對,而是尊重他。
這正印證了一句俗語: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次就夠了。
與其讓他將來被社會「毒打」,還不如先「毒打」了再放入社會。
蔡笑晚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把教育孩子當成了一生的事業。
他為了教育孩子,幾乎犧牲了自己所有的娛樂和人際交往。
書架上每一本泛黃的書籍,還有課本里密密麻麻的知識點,都滲透著一個老父親的心血。
這才有了他後來總結的「三個關鍵詞」和「四個要點」。
但每個孩子資質不同、性格不同,需要因材施教,不能一味照抄照搬。
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複製粘貼鍵。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天底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當你看到別人家孩子足夠優秀時,不要懷疑,這一定是因為別人家的父母,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和心血。
教育,需要父母的用心和陪伴。
只有這樣,才會培養出來一個三觀健全,堅韌優秀的孩子。
有志者,事竟成;
苦心人,天不負。
點個在看,教育好孩子,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需要專注一生的事業。
蔡笑晚的教育方法,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分享~
• End •
作者:知否大叔,80後自由寫作人。三觀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寬廣;沒見過你,但比誰都懂你。
了解更多育兒乾貨
窈窕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