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三傑——海頓、貝多芬、莫扎特

2022-07-21     言語者

原標題:維也納三傑——海頓、貝多芬、莫扎特

維也納三傑是指在歐洲18世紀古典樂派中,為交響曲作出傑出貢獻的三位音樂家,是古典主義的代表,被人們稱為維也納三傑。他們是海頓、貝多芬、莫扎特。

海頓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出生於奧地利南部的羅勞,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奠基人。海頓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作品體裁包括交響曲、器樂協奏曲、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歌劇等,一生共創作了100餘首交響曲、80餘首弦樂四重奏、30部左右的歌劇,以及彌撒曲和宗教禮儀曲、康塔塔、清唱劇等。因為在交響曲和四重奏領域作出的貢獻,獲得「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的頭銜。同時,因其性情溫厚、熱愛兒童、關心下屬,獲得了「海頓爸爸」的別號。

代表作品:《狡猾的魔鬼》、《第一交響曲》、《創世紀》、12部「倫敦交響曲」、《四季》、《上低音維奧爾琴三重奏》、《弦樂四重奏-嬉遊曲》等。

莫扎特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茨堡,古典主義時期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莫扎特在短短的35年生活歷程里完成了600餘部(首)不同體裁與形式的音樂作品,包括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奏鳴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作品,大量的器樂小品、獨奏曲等,幾乎涵蓋了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他的音樂體現了古典主義時期的風格,完善了多種音樂體裁形式,並與海頓一起,確立了維也納古典樂派。

代表作品:《降E大調第一交響曲》、《後宮誘逃》、《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奉行初誡的責任》、《阿波羅與雅辛托斯》等。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年12月16日或17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科隆選侯國的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一生創作題材廣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因其對古典音樂的重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曲套曲結構的發展和創新,而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代表作品:《第三交響曲》、《鋼琴變奏曲》、《三首鋼琴奏鳴曲》、《第三鋼琴協奏曲》、《拉茲莫夫斯基弦樂四重奏》、《第四鋼琴協奏曲》、《第四交響曲》等。

歡迎關注、留言、評論、轉發、收藏,帶你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4dec701f764274e42ad238c34cd8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