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潘展樂、全紅嬋的採訪,才知道:遠離人情世故,就是遠離內耗

2024-08-12     洞見

01

前幾天,巴黎奧運會上,潘展樂獲得男子一百米自由式金牌。

賽後採訪環節,面對著央視的鏡頭,潘展樂吐槽對手查爾莫斯不理他。

拿了冠軍之後,大部分人都應該謙虛一下。

他卻說:沒想到查爾莫斯游得這麼慢。

真的很「凡爾賽」。

後續王冰冰採訪他的時候,問他,想對那些不認可自己的人說什麼?

潘展樂說:我為什麼要對他說什麼,他不認可我,我不理他不就好了嗎。

網友評論說:有一種懂人情世故,但不多的美。

不只是潘展樂如此,全紅嬋也是如此。

記者採訪全紅嬋的時候問:比賽累嗎?

全紅嬋說:誰不累啊。

記者說:今天哥哥來現場了,有什麼感覺嗎?

她似乎感覺到記者想要煽情,直接回答:沒感覺。

記者問:拿下這場比賽的關鍵在哪?

全紅嬋說:關鍵在我自己。

比起以往見到的媒體採訪,這屆00後主打一個坦率、真實,誰也不慣著。

有人吐槽說潘展樂情商低、全紅嬋不會說話。

但是我卻覺得他們坦率、直接、不內耗,他們不願在人情世故上消耗自己。

最近有個很熱的詞:不入局。

我不在你那套規則裡面玩,我有自己的話語,自己的體系,自己的玩法。

在約定俗成的「世故」面前,他們顯得更加通透,更加洒脫。

02

今年五一的時候,我表妹結婚。

我媽當時一直在跟我嘮叨,到底要隨多少禮合適。

一方面,表妹一家和我家很好,平時來往也比較多,當然要多隨一些。

但是我的那些叔叔伯伯們,每家要隨的禮每年都是一樣的,我家隨太多難免顯得人家面上難看。

而且,隨多了,還會顯得厚此薄彼,日後和其他叔伯難免分出個親疏來。

既要給表妹表示心意,又要照顧叔伯們的面子。

我媽算是犯了難了。

在家糾結了好幾天,我都替她愁得慌。

最後,我媽讓我姐私下給表妹送了幾件首飾,這事才算完結。

老媽這事兒做得確實周到,誰也挑不出個理來。但對她自己來說,卻是個巨大的消耗。

力圖誰也不得罪,反覆思量權衡,一連幾天陷入了巨大的焦慮和內耗中。

她差點把我都嘮叨煩了。

作家林音曾說:我們現在在一個「心無力」的時代。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人被人情世故抽乾了能量。

作家@老曹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他自己出身農村,是當年村裡唯一的一個大學生。

經過自己十幾年的奮鬥,在城裡安了家,慢慢有了自己的事業。

家裡的親朋好友知道他有了出息,就頻繁上門求他幫忙。

有的求他幫忙給孩子找個好工作;

有的求他給孩子介紹對象;

有的讓他給孩子找個好學校。

老曹自己平日裡忙得不可開交,但念在都是鄉里鄉親,又很難拒絕。

每次心軟應下之後,接著就是無盡的懊悔。

為了給親戚的孩子找工作、找學校,自己要動用人脈關係,到處送禮請客。

既要給足面子,也得照顧到里子。

後續事情辦成了,逢年過節,還得維護關係。

承了別人的情,別人有事找你,還不能拒絕,日子過得又擰巴又糾結。

就這樣,老曹陷入了關係的大網中,左右逢源,卻也左支右絀。

最後讓他精疲力竭。甚至工作也弄得一團糟。

後來在一次聚餐中,他忍不住發了一通脾氣,說大家以後不要再來往了。

雖然當時場面十分尷尬,但自那以後,他自己的生活和事業慢慢回到正軌。

作家辛東方說:遠離人情世故,就是遠離內耗。

在人情世故上,一個人在意得越多,活得就越擰巴。

好像是謹慎,其實是壓抑;好像長袖善舞,實也作繭自縛。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

大家對迎來送往、人情世故,看得極重。

但是它也是一個巨大的能量黑洞,一旦被吞噬,很容易碌碌一生。

03

說起借錢,估計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辛酸史。

看在情分上,把錢借出去了,然後就開始無盡的內耗。

不知道對方啥時候還錢,不知道自己要如何開口討要。

糾結焦慮,最後鼓起勇氣找對方要錢,對方要麼不還,要麼還要陰陽你一番,朋友也沒得做。

劉同當年也是,礙於人情面子,給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

但是最後都鬧得不愉快。

於是他果斷定了一個規矩:絕不能和朋友發生金錢糾葛。

有些朋友借錢被拒後,開始說他壞話,但他反而活得輕鬆了。

他發現:自己既遠離了是非,也不用困在別人的評價里了。

後來他在書里寫道:

世上沒有任何一種性格能避免得罪人,說話直會得罪小人,說話委婉會得罪急脾氣,老好人會得罪有原則的人,圓滑的人會得罪聰明人……

既然都會得罪人,那就做好你自己,做好了自己,就不怕得罪人,因為你可以承擔後果。

劉同把精力集中在事業上,功成名就之後,他發現人情世故只是一些自己完全可以承擔的小問題。

楊絳說: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人生下半場,儘量不要在人情關係上消耗自己。

收斂自己的能量,把精力放在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才能完成自己,成就自己。

當年《圍城》電視劇大爆,很多演員都熱衷於和導演製片人搞關係。

今天請這個製片人喝酒,明天去那個導演的宴會上露臉。

今天擔心得罪了這個投資方,明天擔心怠慢了哪個大佬。

日日遊蕩,徒耗時光。

只有陳道明,閉門謝客,不搞關係,埋頭研究劇本,打磨演技。

不僅如此,很多因為人情遞進來的本子,他也一概不接。

有些演員在戲裡不認真,他也從來不慣著,直接當面指出。

但是這些「不近人情」的舉動,卻並沒有影響他的演藝生涯。

反而讓他備受圈內人敬重。

頻出經典的他,演藝事業一路高升,拿遍各大獎項,成績至今仍難以被超越。

榮格說:要儘早明確自己的人生主線。

你必須知道哪些事情對自己來說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對別人來說重要的東西。

有些關係不必維護,有些人情也沒有那麼重要。

把精力投放在最重要的事上,才能在人生之路上,不斷晉級,不斷成長。

潘展樂回國之後,到處都是要簽名要合影的粉絲,甚至他已經不能一個人出去。

他並沒有享受這種被人群簇擁的感覺,而是想要清凈,想要安心訓練。

游泳才是他的主線,才是他立身的根本。

古人說:專於其所及則及之,則其及必精。

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在關係上花太多功夫。

真正通達的人,不會把外在評價看得比完成自己重要。

一分專心,一分事業。

收束自己的能量,全心貫注於所期望的事物上,專誠專一,才能最終有所收穫。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ca581d2357e131b6c6b94654202b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