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董宇輝火了。
一夜之間,這個號稱「中關村周杰倫」、「方臉兵馬俑」的年輕人徹底出圈。
不僅多次登上熱搜榜,他所在的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超過十萬。
甚至有人進直播間第一句話是「這是那個說雙語的董宇輝嗎?」
曾經的新東方英語名師,如今在直播間講解產品,順便聊歷史、談人生,講故事……人們驚覺,原來直播還可以這樣有文化。
推薦冰淇淋,他憶起兒時夏天,想起母親給自己送來快融化的冰棒;
介紹博物書,他說:萬物皆有他的審美,保留自己的判斷。
他金句頻出:
他對痛苦的人說:你痛苦,是因為想要進步,讓自己變得更好。
對焦慮的人說:別焦慮,用跑馬拉松的態度,去度過我們的一生。
談到審美,他說:如果世界上只有了一種審美,那世界上便沒有了美。
他告訴人們,即使忙著找尋地上散落的六便士,也要偶爾抬頭看看月亮,想想小時候門前的那棵老樹。
他仿佛老友娓娓道來,讓你暫時忘卻生活的麻木和焦慮,觸動內心最深的溫柔。
但很少有人知道,作為一名學霸,董宇輝的英語成績曾是倒數第一,這也成了他為數不多的「黑料」。
事實上,逆襲之路,他走得格外艱難。
董宇輝讀的「村小」條件簡陋,師資短缺,沒有人教英語。
進入初中,首次英語測驗,他考了倒數第一,遭到老師炮火般猛烈羞辱。
從那以後,這個眉頭緊皺,心裡有著無盡困苦的孩子咬緊牙關,絕不服輸。
為了學好英語,他把整本書反覆背。背不下來的單詞就寫在校服上,白天背、晚上背,走路也背。
媽媽看見衣服上密密麻麻的單詞,氣得邊哭邊罵「你怎麼這麼笨」。
功夫不負有心人,背得多了,成績有了起色,他在初二躍升為年級第一。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新的考驗又來了。
高中時,一場意外把腿摔斷,嚴重影響學習進度,三年的高中滿打滿算只上了兩年。
他並沒有自暴自棄,最終考入夢想大學。
大學第一節課,是英語自我介紹,他自信滿滿走上講台。
結束後,同學問他是不是陝西人。
「你怎麼知道」?
「從你的英語發音,可以清楚聽出你老家在陝西」。
一句話,讓他的驕傲蕩然無存,他開始苦練口語。
每當舍友喝酒、聚會、打遊戲時,他忍受著寂寞和無聊,一遍遍聽著枯燥的英語廣播。
終於沒有陝西口音後,老師當著全班的面「誇獎」他:沒想到在你醜陋的外表下,竟然有著準確的發音。
他知道自己不帥,但被公然羞辱,心裡還是一陣刺痛。
當時,他沒有勇氣做任何事,只能加倍努力學習。
隨著英語能力的提高,老師也對他的態度有了改觀。每次有國外朋友要來西安旅遊,就讓他去接待。
那一年,兵馬俑,他陪遊客去了十幾次。
一次,他去機場接外國遊客,打車途中司機臨時加價,開始說好的150,逐漸加到250、300,甚至400元,如果不同意就得下車,董宇輝只能答應。
而他當導遊兩天,也就賺500。
返校時,為了省錢,他一半路打車,一半路走回去。
到學校時已是深夜,宿舍進不去,外面還下著雨。
「父母受的苦遠比我多,我有什麼資格抱怨呢」。他從包里拿出擠扁的酸奶和麵包,又分了點給學校的流浪貓。
休息一會,又起身走路去市區做兼職,一直走到天亮。
他一夜長大,玻璃心百鍊成鋼。
後來很多學生問他,那一夜是否艱辛漫長。
他說恰恰相反,他記住的是滿天星光與一路歌唱。
大學畢業的時候,董宇輝站在了十字路口。
一邊是保研,一邊是年薪20萬的工作。
迷茫之際,父親的一番話點醒了他:如果你造了一個很好的汽車、或是很貴的手錶,然後把它們賣給很富有的人,這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這個問題,董宇輝很快有了答案:能影響、改變人的工作,最有價值。
「多讀點兒書,多影響人」懷著這個想法,董宇輝成為新東方的一名英語老師。
他接觸到許多渴望改變命運的孩子,在他們身上看見曾經的自己。
他常常跟學生聊起自己生命中的苦難和光芒,努力帶給孩子們改變和力量。
至今,董宇輝仍然記得,多年前在西安上課,有個女孩來聽公開課,下課之後給他豎了個大拇指。
第二天她來報名,從手帕里拿出一沓零錢,但還是湊不夠學費。
董宇輝為她申請了5折優惠,又自掏腰包補足剩餘的學費。
後來他才知道,孩子媽媽離家出走,爸爸車禍去世,女孩與奶奶相依為命。
那之後,他都沒讓女孩掏過學費。
後來,女孩考上重點大學,逢年過節都會給他發簡訊。
他說:你的人生還有很長,不要記住我,記住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就行。
某個大年初一,他看到女孩奶奶端著飯盒站在雪中,等他下課。
打開手帕層層包裹的鋁製飯盒,裡面裝滿了冒著熱氣的餃子,他邊吃邊流淚。
他當老師那幾年,無數孩子因為他,找回了生活的動力和努力的意義。
一位學生至今還記得董老師對他說:絕望是幼稚的,所以,失敗的時候拍拍土,站起來繼續。
這句鼓勵,成為他高三生活的一道光,幫他堅持到最後。
幫助孩子逆天改命,董宇輝更加堅定了生活的意義。
彼時的他沒有想到,意外會來得如此迅速。
「雙減」雷霆落地,新東方「培訓帝國」不再,俞敏洪轉戰直播行業,董宇輝也從教師變成了一名主播。
做主播的前半年,總有人對他的口音和外貌,進行謾罵、羞辱。
「有一天晚上,評論區都在說我長得太寒磣了」。
他認真地照鏡子「我發現他們說的是對的,沒有撒謊,我怎麼能生一個誠實的人的氣呢?」
「你要懷著同樣的理解去理解他們,懷著同樣的尊重去尊重他們,懷著同樣的寬容去寬容他們」。即使遭遇不公,他依然保持善意。
他見過凌晨中關村的華燈熄滅,也見過新東方大樓的第一縷陽光,挨過北京夜晚刺骨的冷。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成名後,董宇輝並沒有在名利中迷失了方向。
有人覺得農產品不應該定價高,他說「穀賤傷農」:
農產品利潤低,農民就難賺錢。
我們之前賣蘋果,來自陝北革命老區,經濟欠發達,一箱蘋果我們幾塊錢的利潤,貼成券發出去,我們不掙錢。
一晚上如果賣一萬箱呢?那幾萬塊錢,農民吃藥的錢、老人吃藥的錢,孩子上學的錢就有了。
人們愛他賣菜時的風趣幽默,賣書時的娓娓道來,而他自己卻想著,自己再多賣一點,就能幫助更多人。
轉型搞農業直播的路上,不是沒有誘惑。很多頂流綜藝都找到了他,他都拒絕了。
農村出身的他有自己的價值標杆:如果通過賣農產品讓青年人願意返鄉,讓孩子有人陪伴,讓老人也有人照顧,那也是一件好事。
做著與名利最近的工作,他心裡卻一直念著廣袤的農村和留守孩子。
「如果哪天我身體實在扛不下去了,存款也夠過正常的生活,我可能會找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方去支教,我想回到熟悉的地方」。
幾天前,董宇輝在直播時哽咽落淚,他表示,在公司轉型時不少同事離開了,至今自己也沒捨得解散群聊「我特別希望我能勤奮聰明一些,等新東方好的時候,再把他們接回來」。
關於父母,他講過這樣一件事:
每次回村,我媽都會讓我帶點土豆走。
我說:媽,我在菜市場也能買到。
媽媽說:你不懂,這土豆不一樣。
我說:能有什麼不一樣。
他本想繼續理論,看到媽媽失落的樣子,怕傷害她,立即改口:世界上只有兩種土豆,一種是媽媽種的土豆,一種是其它的土豆。我吃過很多土豆,但還是你種的最好吃。
媽媽終於喜笑顏開。
他不忍心看到媽媽難過。
真正的善良是無差別的,對擦肩而過的陌生人,他也心存善意。
被媒體問到,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他說:我昨天晚上下班的時候,樓下天橋底下,晚上有幾個人無家可歸躺在路邊睡覺,我想如果有辦法的話,能不能通過一些力量給那些人一個住的地方。
如今,網上有很多人在揣測他的善意是不是裝的。
是啊,當好人需要成本,誰會無緣無故善良呢?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記起哈維爾說的一句話:我們堅持一件事情,不是因為這樣做了會有效果,而是堅信這樣做是對的。
是的,善良不需要理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種樸素的品質,讓他親切自信,又閃閃發光。
感謝因為董宇輝這樣的人,才讓我們相信世界依然溫暖。
參考資料:
三聯生活周刊《教育的堅守:待到櫻花爛漫時》
劉潤《獨家揭秘東方甄選直播:俞敏洪和他的團隊,能處》
GQ實驗室《當一個新東方老師開始賣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