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走過一生,沒有仇人,只有感恩

2023-11-07     洞見

原標題:司馬懿:走過一生,沒有仇人,只有感恩

司馬懿:走過一生,沒有仇人,只有感恩

作者:洞見Moon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晉書·宣帝紀》記載:

司馬懿29歲被曹操強召入仕,40歲站隊曹丕開始接觸軍權,直到70歲誅殺曹爽才擁有了絕對權力。

從郡縣小吏到權傾朝野,他經歷了太多。

曹操的猜忌、諸葛亮的打擊、曹爽的迫害……這些對手哪一個不想置他於死地。

可司馬懿卻說:我這一路走來,沒有敵人,全是朋友和老師。

正所謂,經事長智,歷事成人。

那些讓你不舒服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01

  • 小人,是來提醒你的。

司馬懿,被人稱為「冢虎」,即隱藏在石冢中的猛虎。

一個藏字,讓司馬懿從一介儒生蛻變成第一權臣。

史書記載,司馬懿也曾年少輕狂,這個藏字,是一個小人教會他的。

司馬懿十四歲時,曾和周生一起跟著洛陽名士胡昭學習。

周生年長几歲,在胡昭的調教下,早已名滿洛陽。

可司馬懿卻後來居上,不管是考問時政軍務,還是演練排兵布陣,他總能穩穩壓周生一頭。

當時的司馬懿正值年少輕狂,總喜歡在別人面前彰顯學識,高談闊論。

洛陽太守曾對周生說:「司馬懿聰明伶俐,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

看到大家談論的洛陽才子由自己變成了司馬懿,周生愈發憤恨,竟買通死士,圖謀加害司馬懿。

幸得胡昭百般勸阻,司馬懿才逃過一劫。

經此一事,司馬懿明白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於是,十多歲的司馬懿就學會了收斂鋒芒,以謙卑低調之姿,開啟了他隱忍的一生。

曹操的多次徵召,他辭而不就,遠離權力的漩渦。

即便被強召入曹操府中,也是一副中庸的姿態,從不顯山露水。

靠著裝病示弱的姿態,躲過了曹操的猜忌,慢慢得到重用,一步步從文學掾擢升為太子中庶子,成為曹魏集團的重要謀士之一

小人自古以來都不受待見,人人避之不及。

但是齊善鴻老師卻說:遇到小人,也是一種福氣。

他們的陰險狡詐,明爭暗鬥,會予你成長,賜你鎧甲,讓你更加清醒。

把小人帶來的傷痛,當作一種警醒,就能避免踏入同樣的彎路。

02

  • 對手,是來精進你的。

司馬懿的一生,先後遇到過兩個強勁對手。

第一個是曹植黨的楊修,多次想置司馬懿於死地。

但楊修在被曹操下令問斬時,司馬懿卻主動向曹操請示,前去探望。

第二個對手,是他一生的宿敵諸葛亮。

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蜀軍撤退後,司馬懿趕到諸葛亮病逝的營帳,不怒不怨,以水代酒主動祭拜:

「雖然你我為敵六載,但我卻一直視你為知音。孔明,讓我尊你一聲,先生。」

有人曾說過,讓自己有一個寢食難安的強大對手,猶如一頭猛獸在我們身後追趕,使我們不斷進化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在這些人身上,你能得到磨鍊,獲得提升。

太和五年,蜀軍第四次北伐,這也是司馬懿第一次與諸葛亮正面交鋒。

結果司馬懿中了諸葛亮誘敵之計,魏軍大敗,還折了大將張郃。

從此以後,司馬懿開始研習諸葛亮的兵法,學習蜀軍的營守布陣。

青龍二年,諸葛亮再出祁山,在蜀中韜光養晦三年,他早已規劃好進軍路線。

可到了渭水之南,他看到司馬懿布陣無懈可擊,魏軍營守固若金湯,絲毫找不到破綻,一下慌了神。

而後,任憑蜀軍如何挑釁,司馬懿都保持著「堅壁清野,以守待攻」的戰略,耗退了蜀軍。

在和諸葛亮對抗的過程中,司馬懿慢慢由一位謀士蛻變為一代謀略家。

一個人要想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有一個勁敵來精進自己。

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對手是面鏡子,會讓你的缺點暴露無遺,如果你不想被打敗,就要不斷強迫自己去彌補這些缺點。

彌補缺點的過程,恰恰是一個人變優秀的過程。

巴頓將軍說:「與強者為敵,是讓自己成功的有效捷徑,如果成功有捷徑的話。」

我們應該歡迎強大的對手,讓自己保持警覺,精進自己,不要固步自封。

03

  • 仇敵,是來成就你的。

《中國人史綱》作者柏楊曾說:

如果沒有曹爽,就沒有晉宣帝司馬懿,只有魏國太傅司馬懿。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命司馬懿和曹爽同為託孤大臣。

曹爽德薄善妒,不滿司馬懿與自己地位相等。

於是利用自己曹氏宗族的身份,結黨營私,處處打壓司馬懿。

先是明升暗降,奪取司馬懿的兵權。

而後,翻出魏武帝曹操「三馬食槽」的典故,將司馬氏及其親信調任虛職。

即便司馬懿稱病請辭,曹爽還是整日派人到府上探聽虛實,弄得司馬家人心惶惶。

面對曹爽的步步緊逼,司馬懿終於意識到,除非自己掌握主動權,不然連身家性命都掌握在別人手裡。

而此時,曹爽愈發飛揚跋扈,專權亂政,甚至淫亂後宮。

於是,司馬懿便就暗中幫扶同僚,拉攏太后,形成對抗曹爽的政治圈子;一邊裝病一邊命兒子司馬師建立死士隊伍。

也正因為曹爽不得人心,司馬懿才得以成功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粉碎曹爽政權,回歸政壇。

凡是把你逼到無路可走的人,必能讓你在絕境處重生。

若不是曹爽步步緊逼,司馬懿也不會如此,更不可能有後面那番成就。

泰戈爾曾說: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鍊,才能煉出創造天堂的力量。

經一番徹骨之寒,傲梅才能於風中盛放;歷一場斷翅之痛,蒼鷹才能在天際翱翔。

那些讓你咬牙切齒的人,令你痛不欲生的事,都會化為助你脫胎換骨的養分。

在傷害面前,你要做的,不是去怨,不是去恨。

而是要把攻擊當成對自我的激勵,哪怕已經飽受欺凌,也當勇敢地向前邁進。

到最後,那些殺不死你的,都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羅貫中評價司馬懿為: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

司馬懿一生歷經曹魏四代君主,面對的對手越多,反而越強大。

從稚嫩而鋒芒畢露,到老辣而重劍無鋒,他向世人展現了強者的成長路徑。

小人的嫉恨、對手的打擊、仇人的迫害,一連串的磨難如雨點般向他打來。

可司馬懿卻把他們當作命運的洗禮,不斷錘鍊自身,最終成為天下一人。

點個贊吧 ,學學司馬懿,在與生活交手的過程中,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99379ad753e86dc3ec5fc8855cc60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