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美甲、裸辭…李雪琴學霸同學走紅,吸粉400萬:考北大吧,一份雞腿飯才7塊

2023-11-24     普象工業設計小站

原標題:紋身、美甲、裸辭…李雪琴學霸同學走紅,吸粉400萬:考北大吧,一份雞腿飯才7塊

一則短短6分鐘的視頻。

沒有反轉衝突、沒有炫富爽感,卻迅速霸屏了各大平台的熱搜榜。

樸實的鏡頭下,一直被視作「人生贏家」的李雪琴少見地袒露出不安與自卑。

而令李雪琴卸下心防的,恰恰是和她有著相似出身的高中同學——在下輝子。

北師大畢業,高中是遼寧省首批重點中學本溪高中。

所在班級也是強到令人難以想像——

同時誕生了省文科和理科狀元,連成績倒數第二的也考上了華南理工,幾乎人均985

學霸班本就自帶熱點,再加上10年的期限——

畢業十年,高考考得最好的那些人都怎麼樣了?

不出意料,「高中同學盲盒」系列爆了,漲粉400萬,全網播放量接近1億。

而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祛魅。

剝離學霸光環,原來當年考得最好的那批人,也和普通人面臨著共同的困境

也因此,李雪琴一句輕飄飄的話語,會在瞬間就戳中普通人的心。

「聽很多朋友說,過了30歲人就會變得鬆弛。

我很期待30歲的生日一過,蠟燭一吹我眼睛一睜開,我一下人鬆弛下來了。

我特別期待三十歲!」

可正如學霸們的「10年之後」,有人平步青雲,有人困在過去,有人偏離航道

我們都對現狀不滿,寄希望於未來的某一天。

那一天,真能如願以償嗎?

01

比較

凡走紅,必惹爭議。

每期下面都有網友在嘵嘵不休地爭論「誰過得最好」。

於是就有了最新一期里的這一幕:

女生坦言母親千叮萬囑過自己,千萬不要接受輝子的專訪。

原因無他,前面的標準實在拔得太高了

比如,自嘲是「北大廢物」的李雪琴。

憑脫口秀節目一舉成名後,錄綜藝拍戲接廣告,實現了多數人不可企及的階層躍遷。

比如,當年遼寧省高考前十的魏新元,被港大經濟金融學錄取。

畢業後在私募基金工作,僅用幾年的時間,就達成了這一代年輕人渴望的躺平目標。

20年前,魏新元同學家里有輛瑪莎拉蒂,他在現實生活里從來都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車。

當時,他想要是有一天能買得起就好了。

20年後,他坐在瑪莎拉蒂上笑著說起這個兒時可望不可及的夢想。

她、和他都是從應試教育里脫穎而出的佼佼者,也都是世俗定義上的成功者。

這樣的成功人士,在這一系列裡不乏其人

那些普通人夢寐以求的「求職聖地」——魔圈所、四大所、大廠,猶如報菜名般悉數亮相。

但也並非所有人都走上了一帆風順的路。

像剛剛從網際網路行業裸辭的朱凌萱,每天都焦慮得睡不著覺。

她當年的分數本可以上人大,但最終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對外經貿大學。

而那些遺憾和鬱悶卻始終揮散不去:「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但人好像越來越不快樂。」

時間飛快流逝,女生和家人卻還被困在過去,設想當年要是更努力,現在應該會更好。

可人一旦往回看,本質就是拿當下的現實生活與虛無縹緲的未來作比較。

藉由不斷美化的過去展望不可能的未來,丟失的只有當下的真實。

好比有網友逐幀分析嘉賓的微表情、吃穿用度,去比較誰過得最快樂、誰過得最好。

回到開頭,女生母親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把生活被濃縮為5分鐘的短視頻,本就是有局限的,又怎麼經得起被審判、被比較。

正如哲學家馬丁·布伯所描述的:頭腦很容易追求二元對立,會對人和事進行評判、分等級、過度追求完美和深刻,而忽視了當下生動而真實的生活。

更何況評判的標準又是什麼?

有人喜歡勇攀高峰,這是快樂;有人喜歡留在平原,這也是快樂。

同樣是北大畢業的瑋姐,在幾乎每個人生關鍵節點,都做出了違背「常識」的決定。

放棄北大保研資格,投筆從戎駐守海疆;又毅然從體制內辭職回家當全職媽媽。

如今重返職場,當實習律師。

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可惜嗎?

瑋姐的回答是:「不能說北大畢業都要去勇攀高峰,我只想過簡單的家庭生活。」

說到底,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

不管別人的人生是好還是壞,我們每個人最終都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我們從不同的方向走來,在短暫的交叉後,又各自朝著迥異的方向離去。

人生本是曠野,而非軌道,沒有人能夠預知終點。

那則視頻結尾,挨過社會毒打後,朱凌萱那被暫停的時針反而開始轉動起來。

「以後再也不要比較了,今後的人生沒有人可以強迫我跟別人比較」。

02

和解

然而,我們都知道人生不是單行道。

或是時代原因,或是個人原因,我們總會在某個節點調轉方向。

特別是當下的時代,充滿著各種不安定的因素,我們忽然驚覺,原來穩定是一種動態。

我們只能在不斷運動的生命里,尋求一條與自己和解的道路

比如那個不愛上體育課的女生,蘇鈺。

誤打誤撞成為了體育記者,幹著光鮮亮麗的工作,可以採訪奧運冠軍和體育明星。

但在別人的艷羨里,只有蘇鈺知道自己內心究竟有多麼痛苦。

她想做時尚編輯、想做綜藝,偏偏卻被劃入自己沒有任何興趣的體育方向。

剛開始,她連賽制都看不懂,常常在電話里哭泣,逼迫自己去適應。

偶爾,她也會懷疑,假如自己再卷一下,是不是就能和班上那些學霸一樣。

但後來,蘇鈺慢慢看開了,其實自己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在過平平談談的日子。

她說,人不能活得太擰巴,要學會找平衡,否則就會很抑鬱。

我們總是祈禱著天遂人願,可事實上,事與願違才是人生的常態。

另一方面,好和壞不是絕對的,有時候也可以相互轉化。

哪怕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也會在10年後,迎來人生意義上「遲到的叛逆期」。

自然付出的代價會比較大——延畢,但也不完全算是件壞事

直到臨近畢業,那個曾經讀書刻苦、性格乖巧的好學生,才真正地讀懂了自己。

本來照原計劃,北大法學博士畢業後,小睿會當老師,循規蹈矩地過完被安排的一生。

但他突然發覺那些被視作理所當然的事,實際都是別人想讓你做的、覺得你應該做的。

相反,自己本人似乎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人生

而延畢恰恰是小睿爭取的待機時間,紋身、美甲、畫畫……以新方式來體驗人生。

於是,無論是賺錢買房、亦或是結婚生子。

同樣的問題,小瑞終於得到了真實的答案:「都不是那麼喜歡」。

有意思的是,這期視頻反而成為了普通人照見自己的鏡子

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在迷茫和懵懂中追逐未來,但有關於生活的想像卻十分模糊

只不過大部分人沒有那麼幸運,他們的叛逆期比想像中還要晚,更多的是對現實妥協。

就好像「小鎮做題家」這個稱呼,是年輕人處處碰壁、屢屢受挫後,抵抗焦慮的自我消解。

說來說去,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的試錯,但正確的標準是什麼,也並不重要了。

哪怕是凡爾賽如李雪琴,在夢想與現實之間,也只能果斷放棄前者。

開著豪車的魏新元,描述自己的生活狀態是:全年無休,居無定所,與失眠共存。

網上曾經流行過一首小詩:「有人看似走在前面,有人看似走在後面,但其實每個人都走在自己的時區里」。

究其一生,人的命題始終是學會與自己和解

03

答案

在這一系列視頻里,有個特殊的例子——

阿舒,班裡唯一的雙非學生

當其他同學要麼遠赴國外留學,要麼在北上廣紮根的時候,阿舒的軌跡卻截然不同。

普通地大學畢業,普通地留在當地當老師。

畢業十年,阿舒就消失了十年,隱藏掉自己的動態,不發朋友圈,不參加同學聚會。

許多年後,阿舒才坦然地說出那些年的自卑:「你們都考得太好了呀!我特別嫉妒你們。」

而一旦接受自己就是普通人的設定,那些不甘與懊悔也會在平淡的日子裡逐漸消散。

現在的阿舒工作穩定,婚姻幸福,生活小康,每天晚上10點睡覺

簡直過得不要太開心,嘴角仿佛根本沒有下垂過,不管聊什麼都帶著爽朗的笑容。

阿舒這一期仿佛治好了大家的學歷焦慮,其實這才是普通人應該有的生活狀態。

但還是給大家潑一下冷水——

哪怕是班裡唯一的「學渣」,阿舒的起跑線依舊高於大多數人。

會計類頂尖大學碩士畢業,985大學編制教師。

就這都是大多數人難以觸達的高峰。

真正的現實是什麼?

2020年,中國高考人數約1071萬人,一本院校錄取195萬。

二本和專科院校共錄取771萬人,占總人數的70%。

這70%才是真正沉默的大多數人

《十三邀》

當然,說這些不是為了比較,而是說無論哪一種人生都只能是櫥櫃里的模型。

當我們判斷哪種人生是應有的狀態時,恰恰忽略了達到這種標準所要具備的先決條件。

時代風雲萬變,社會日新月盛。

在當下競爭激烈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普遍陷入深深的無力感中。

著急尋找那個能夠快速改變現狀的答案。

《十三邀》

這個社會早已無法給我們每個人提供標準答案了

曾經我們相信學歷紅利,但隨著大學連年擴招,再優秀的學歷也不夠用了。

現在我們爭相恐後地求上岸,但過去無數人的「鐵飯碗」被砸得哐哐響。

選專業也是如此,如今張雪峰口中的「避坑專業」也曾是幾年前搶手的香餑餑。

並非是想要給大家製造焦慮,而是提醒大家——

學霸的生活也好,學渣的生活也好,僅僅是提供了一種視角。

即使在同樣的大環境下,大家面臨的困境大同小異。

但生活的標準答案只取決於我們自己。

任何建議、任何參考,都不能代替內心真實的感受而做出選擇。

未來會有種種不如意,煩惱也必不可少,但誰也不必活成所謂的標準模板。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得主鮑利斯曾說過:「人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月幾天,而是活那麼幾個瞬間。」

而當下的瞬間是不確定的時代里,唯一能由我們自己把握的。

因此套用里《有生之年》里的一句台詞,送給隔著螢幕相遇的你和我。

不論你現在過得快不快樂、是否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還是有沒有走出眼前的迷茫。

有生之年,能長這麼大,真的謝謝你了

《有生之年》

資料來源:

@在下輝子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58fa47952827b626f9ea6e011c8c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