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阿呆爸育兒(ID:adaibaba520)
「求求你們快治治她,她才剛到這個世界沒幾天啊!」
「求求你們快治治她,她才剛到這個世界沒幾天啊!」
2013年4月3日,一位年輕的男子正在苦苦哀求著醫生。
可惜他的哀求並沒有換來奇蹟,醫生的搖頭嘆息,意味著他徹底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那一晚,男子在醫院走廊里哭了一夜。
11年後,這個痛失親人的男子登上了龍年春晚,一首《不如見一面》,唱哭了螢幕前億萬觀眾。
春晚舞台上,當悠揚的旋律響起,深情而動容的歌聲深情繾綣,如同一股暖流,觸動了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一時間,這首歌火遍了大江南北。
這是海來阿木首次登上春晚獻唱,這一年他31歲。
海來阿木在春晚結束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去慶祝,而是去了墓地,跟女兒說了這個消息。
除了《不如見一見》,他還創作出了《西樓兒女》、《阿果吉曲》等許多優美動聽的歌曲。
人們都說他的歌曲有靈魂,其實所唱的每一個音符,都是痛苦的代價換來的。
鮮為人知的是,海來阿木的人生十分坎坷。
短短31載,他經歷了喪女、車禍、離異、再婚,人生的酸甜苦辣,他一一嘗盡。
1993年4月4日,海來阿木出生於四川省涼山州甘洛縣一個普通彝族家庭,海來阿木的全名海來阿木·吉布,「阿木」在彝語中是「長子」的意思,他還有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
雖然家庭並不富裕,可海來阿木的父親十分痴迷音樂,在海來阿木的記憶中,儘管父親勞累了一天,可到了晚上他經常在院子裡彈奏月琴、或吹馬布、葫蘆絲等。
每當這時候,海來阿木都會搬著小凳子坐在一旁,一邊跟著旋律打節拍,一邊輕輕哼唱。
在父親潛移默化的薰陶下,海來阿木也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了音樂。
生活雖然依舊拮据,但海來阿木並沒有因此變得消極,反而在父親積極樂觀的引導下,在困境中找到了慰藉,並培養了他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此時的他,也堅定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歌手。
後來,海來阿木到縣裡的一所學校讀中學時,遇到了一位專業的音樂老師。
海來阿木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
海來阿木的母校
每次音樂課上,他都拚命吸收演唱知識,就這樣,在老師的教導和自身的努力下,海來阿木進步很快。
可要想實現歌手夢,僅學知識還不夠,他又做了很多外人想像不到的努力。
他先是成為了全校知名的「小歌手」,接著2008年,在他15歲這一年,拿下了龍舟賽歌會的第一名,同年,他又登上了更大的舞台,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面對這些來之不易的榮譽,海來阿木的音樂熱情被徹底點燃,此時的他對學業完全失去興趣。
於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輟學。
讓海來阿木沒想到的是,引領他喜歡上音樂的父親,竟然反對他去追夢想。
因為父親覺得他在痴心妄想,無奈之下,阿木只得跟著父親開貨車謀生。
可少年的一腔熱血怎麼會被貧瘠的土地所捆住?
在18歲成人那日,海來阿木背上行囊,不顧父親勸阻,離開家鄉,前往成都追求音樂夢想。
然而,對於一個生活在大涼山的少數民族青年來說,要想實現夢想,屬實不易。
初到成都的海來阿木,先是在不同的酒吧當駐唱歌手,可多數情況下,他還沒開口就被拒絕了。
因為成都的小酒館不缺歌手。
由於沒有知名度,收入非常低,他連最基本的生活都無法保障。
海來阿木還將自己編寫的曲目投向諸多音樂公司,可都了無音訊。
無奈之下,他找了第二份工作,中午在一家小餐廳幫著老闆洗碗,只有這樣他才能勉強餬口。
為了省錢,只能租住在簡陋的地下室,生病了,連藥都捨不得買,直到嚴重到感冒令他喉嚨沙啞,連歌都唱不了。
得知他在成都居無定所,連生活都是問題後,父親不再讓步,強行勒令他回家,就這樣,帶著破碎的夢想,海來阿木無奈回到了老家。
回家後,海來阿木雖有不甘,但還是選擇重新開始他的司機生涯。
第二年,家鄉熟人給他介紹了個女孩陳阿依,兩人相見恨晚,不久後便喜結連理,2013年,他們有了愛情結晶。
海拉阿木為了給未出生的孩子一個好的生活,也為了未完成的音樂夢想,決定參加當時的《中國夢之聲》。
幸運的是,他過了海選,女兒阿果吉曲在2013年的除夕夜,也誕生了。
海來阿木以為自己的生活終於有了轉機。
然而,命運卻再次給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海來阿木常常為了夢想而忽略家庭,與妻子的爭吵也越來越激烈。
最終,妻子撇下剛出生9天的孩子,走了。
海來阿木無奈只能將年幼的女兒託付給母親,繼續參加比賽,他憑藉海選,以其獨特的歌唱方式成功俘獲了觀眾的心。
然而,他從未想過,下一次見到女兒的場景會是她躺在病床上。
就在即將進行初賽時,海拉阿木接到了母親的電話:孩子生病了,快回來。
這一刻,阿木的腦袋瞬間被恐懼籠罩,他立即退出比賽,連夜趕回家鄉。
回到老家後,他開始帶著女兒跋涉千里,從甘洛縣一路到樂山,再從樂山轉至成都,只要有一線希望他都不會放棄。
為了挽救女兒的生命,海來阿木不惜耗盡了所有的積蓄,甚至還背負了巨額債務。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能救回女兒。
女兒阿果吉曲,在出生僅65天後因患先天性腸梗阻,不幸離世。
女兒在世間留下了短短65天,卻給海來阿木留下了永遠無法抹去的傷痛。
海來阿木後來回憶起這段日子說:「整夜難以入眠,閉上眼便湧上心頭的是阿果的身影,我不禁問自己,為何要我忍受如此煎熬。」
女兒走後,海來阿木來不及沉迷於悲痛之中,他還有堆積如山的巨額債務。
為了還債,他不得不再次暫停夢想的腳步,又去做了一名貨車司機。
沒想到麻繩專挑細處斷,有一次在送貨的路上發生了意外,貨車從山上翻到山下,等他醒來時,他反覆確認自己是否還活著。
他不斷問自己:這次自己死裡逃生,下次還會這麼幸運嗎?難道我一輩子與貨車打交道嗎?
最終他做出一個決定,為了音樂夢想,重新回成都打拚。
經歷離婚、喪女、車禍,這些打擊,在20歲的海來阿木身上,顯得十分悲愴。
就連他自己也覺得:他的人生沉到了谷底。
可俗話說,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人生有的時候就是這樣,老天似乎想盡一切辦法把你逼到絕路,其實是想要給你一份意外的驚喜。
後來,他遇到了與自己情投意合的女孩陳琳,兩個人都對音樂充滿熱愛,在妻子的陪伴下,海拉阿木慢慢走出了傷痛。
可即使如此,海來阿木還是經常感覺心裡空落落的,每當他對生活的有新的感悟時,他就在想:要是女兒阿果在就好了。
一次,海來阿木不堪心理壓力,選擇了逃離,他來到了瀘沽湖邊,思念化成音符,寫下了紅遍網絡的《阿果吉曲》。
傍晚的瀘沽湖邊,他輕輕彈唱:「有個美麗的女孩,她的名字叫做阿果吉曲,她清澈的眼神,美過瀘沽湖的水,讓我流連忘返,她轉過身,她甜美的笑容似陽光輕輕溫暖著心房……」
一遍遍彈唱,淚水一次次流滿他的臉頰。
後來,這首歌在成都發行。
有一天,海來阿木早上醒來打開手機:我發現全都是我的歌!
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火了。
他因為這首《阿果吉曲》,收穫了自己在音樂上的第一桶金,為他從初中開始的這段漫長而曲折的苦日子划上了句點,又像是女兒的一個饋贈,帶著歌聲中唱的思念。
2019年,他去了北京,正式開始打拚他的音樂事業。
從《別知己》《他去了木里》《點歌的人》《你的萬水千山》,再到《不過人間》《人生如歌》《有緣人》《西樓兒女》等歌曲,持續火爆歌壇。
音樂火了,名氣大了,大大小小的獎項他拿到手軟,苦盡甘來,這些成就海拉阿木等了太久,也付出了太多。
聽他歌的人都說,他的歌,讓人感受悲涼。
而他說,因為那都是他的坎坷經歷。
經歷離異、喪女、車禍、再婚、爆火,31歲海來阿木經歷了一般人一輩子才能走完的路。
他的音樂不僅僅是藝術的表現,更展現了強韌的生活態度和精神力量,是他在痛苦與希望之間尋求平衡的見證。
想必正因為如此,他的音樂作品才更真實、更生動、更有內涵。
爆紅後,有記者採訪他:突然紅起來,是什麼感覺?
他說:對紅沒什麼感受,父母至今為止都不知道自己具體在做什麼。
就算遭受非議,他也只是平靜地說,這不是壞事,然後便繼續專注於自己的音樂。
從籍籍無名到登上萬眾矚目的春晚,一首《不如見一面》,讓人記住並喜歡上了這個彝族歌手。
即使頭頂巨大光環,他依然回歸最真實的身份——爸爸。
所以才有了他在表演完之後,便匆匆趕往家鄉,把這個消息告訴女兒,給她送去新年祝福。
女兒阿果是他一生都無法忘懷,也難以癒合的傷疤。
也許是女兒在天有靈,感應到了爸爸的愛,於是將靈魂傾注到了海來阿木的音樂事業上,讓他踏步青雲。
偶爾他也會一遍遍在心裡問:女兒,你在天堂還好嗎?我現在生活挺好的,爸爸永遠想你。
每當這時,海來阿木的眼睛裡總閃爍著淚光。
好在如今,海來阿木有妻子陳琳和孩子的陪伴,他那富有激情的創作,也為他們的家庭創造了個幸福美滿的未來。
對於海來阿木來說,所謂的人生,不過就是來人間嘗一遍酸甜與苦辣,再帶著所有的幸福與難過,依依不捨的離開。
而他能做的不過就是,祈禱在這個過程中少一點痛苦,少一點遺憾。
即使有太多的不如意,生活也要繼續,希望也不能停止。
- END -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每天早上6:30不見不散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