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場|| 張藝謀、蔡國強……08奧運之後的江湖大佬聯盟今何在?

2022-02-08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名利場|| 張藝謀、蔡國強……08奧運之後的江湖大佬聯盟今何在?

今天初八,我們公眾號也正式全員歸崗了。

開工要說點兒高興事兒,剛剛,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賽結束全部三輪比賽,中國選手谷愛凌以188.25分獲得金牌!關於谷愛凌的故事,我們馬上就會呈現,敬請期待。

不可思議的動作難度成功著地。

還有,女足奪冠了!

大家看了吧,要不怎麼說還是咱們中國姑娘靠譜,絕地反擊,贏得妥妥的,真感人啊。

圖源:新浪新聞。

圖源:搜狐體育。

有人半夜衝著男足的隔離賓館放煙花,讓男足們起來慶賀,也算是惡作劇中的精品了。

這幾天北京冬奧會正如火如荼地比著,上個班還要摸魚看比賽,也是很忙了。

廣受好評的開幕式大家都看了嗎?今年依然是張藝謀作為總導演,他呈現的開幕式也一如既往地擁有強烈的視覺符號與色彩表達。

只不過,和08年相比,這次開幕式少了人山人海,也並沒有展現過多的厚重歷史,而是著重展示科技感和未來感。

張藝謀將這次的美學定調為空靈、浪漫、現代、科技,24節氣倒計時以及最後出人意料的低碳環保點火炬儀式,都突出了這種大道至簡的浪漫感……

一朵雪花中的主火炬點燃方式,有沒有讓你驚訝呢?

2008年和2022年,北京先後兩次舉辦奧運會,張藝謀也先後兩次成為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這在全球也是第一人。08年的時候他58歲,今年他已經72歲,說起來也是七旬老人,還有勇氣去做這種高難度高壓力的事情,與此同時還要拍電影,國師真不是吹的,身體太好,精神太強大了,不得不服。

張藝謀接受採訪時說自己一般一天只吃兩頓,深夜回到家還要閱讀四五個小時,看看新聞和一部電影,早晨才睡,這精力也是沒誰了…

如果從娛樂的角度來看,今年的冬奧會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值得說道說道。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參與其中的明星們,14年來命運起伏,如今一代新人換舊人。

我們號以前寫過08年的《北京歡迎你》,雖不是奧運主題曲,卻是08年最為代表性的一首歌 。

和那次一樣,這一次北京冬奧會主題曲也用了當下最豪華的全明星陣容,不變的是總策劃依然是王平久(他是08年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處處長,奧運會基本上所有的文化創意活動都由他負責),他和徒弟常石磊(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團隊核心成員)幾乎包攬了本次冬奧會的大部分音樂內容。

而粗略地數一下,有不少明星已經跨越了14年,連續參加了兩次奧運歌曲錄製,比如李宇春、謝霆鋒、容祖兒、莫文蔚、成龍、陳坤、林依輪、韓庚、張靚穎、孫楠、黃曉明、任賢齊、許茹芸、孫悅、韋唯等。

這樣看,經歷了十多年滄桑變化而依舊挺立不倒,依然在圈中有一席之地的,真可稱得上職業常青樹了。

想當年太廟直播的時候,李宇春、張靚穎和周筆暢這幾位超女代表人物都沒有給鏡頭,如今李宇春在第一段就亮相了。

從外型上來看,那些連續參加兩次奧運錄製的明星,也是最為凍齡和自律的,這些人和14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除此之外,當時遺憾未能參與《北京歡迎你》的劉德華、譚詠麟、張學友等老牌巨星,周迅、湯唯、舒淇、李冰冰等影后級代表人物也加入了,還有新一代偶像明星如易烊千璽、王嘉爾、張藝興等人,可謂老中青三代人齊聚一堂,來的全是重量級,史上最豪華陣容。

易烊千璽唱了第一句。

值得一提的是,錄《北京歡迎你》時的召集人是成龍,而現在,又多了曾志偉。

作為TVB新上任的話事人,曾志偉目前最大的動作就是讓TVB這艘大船成功轉向,融入內地的娛樂氛圍(看看TVB的抖音號有多活躍就知道了),所以冬奧會是他最著緊的任務,這一次《一起向未來》香港藝人的比重非常大,大都是曾志偉親力親為召集而來。

去年在《披荊斬棘的哥哥》中大放異彩的大灣區五位哥哥也都參與了,真是感慨時運太玄妙,山不轉水轉,在香港蟄伏十多年沒啥動靜,如今在內地一朝爆紅啊。

像梁漢文、林曉峰,在香港很多年沒怎麼紅起來,2021年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在內地大紅爆紅,又很積極地向主旋律靠攏,目前工作排得滿滿當當。

為了塞得下這麼多明星,這一次《一起向未來》正式版錄了足足有11分鐘之久,比《北京歡迎你》還多了四分鐘,而每個明星的出鏡時間、鏡頭、順序、歌詞都要好好協調,煞費苦心,此時心疼常石磊一秒鐘。

說完了台前的明星,其實今天這篇主要想聊聊幕後的大佬們,而他們的故事有時比明星的還要精彩。

毫不誇張地說,08年北京奧運直接改變了一些幕後人的命運,這些人被「奧運會」三個字緊緊捆綁,像一艘小船,一起在時代的浪潮中激盪,直到十四年後的北京冬奧會。

但其中又有一些微妙,有一些人依然是中流砥柱,而有一些人在漸漸遠離。

依然堅守的,比如一直是張藝謀親密合作夥伴的蔡國強。

蔡國強很早就釋放出要參與冬奧會的訊號,他的藝術展在故宮開幕時,展覽了他為了冬奧會主題而作的《銀河冰嬉圖》,這是用火藥做出的畫,一般他的畫作都是一次性火藥爆破繪製而成。

08年奧運會的時候,蔡國強負責焰火設計,那讓人震撼的在天空中一步一步走來的「大腳丫」,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都無法忘懷吧。

而今年,焰火總量很少,也是力圖張藝謀的「環保低碳」理念,但顯然張藝謀對此很滿意,說蔡國強的焰火是「以一當十、一葉知秋」。

在空中出現「立春」的中英文:

以及騰空而起的雪花和五環標誌:

還有反覆試驗的,最重要的「迎客松」焰火。

張藝謀和蔡國強合作程度之深,可能超出很多人意料,一個陝西人,一個福建人,一個電影導演,一個藝術家,本來不咋熟悉,在2008年奧運會之後卻達成了相當默契的合作關係,並肩作戰十多載,也不乏有相當深的利益捆綁,這個我們留在一會講。

08年奧運會開幕式成功點燃火炬的一瞬間,張藝謀首先和蔡國強緊緊擁抱。

另外,擔任冬奧會視覺創意部分的還有中央美院畢業的陳岩,他在本屆冬奧會上是「美術總設計」。而2008年,他的身份也是「美術總設計」。

08年奧運會時的陳岩。

陳岩是中國最牛的舞美設計之一,他從1998年就擔任央視春晚的舞美總設計(只缺席過2020年一次),可謂是業界大拿,凡是干舞美的,都稱他一聲陳老師。

陳岩很有代表性的履歷,除了春晚,他還是當年CCTV和美國MTV一起創辦的《MTV音樂盛典》的舞美總設計,那些年港台與內地的大明星幾乎都上過這個慶典活動。圖為2000年第一期的片頭,從這個風格上來看,陳岩很「張藝謀」。

2000年,張國榮參加《MTV音樂盛典》,當年的舞台的確很洋氣很時髦,具有國際氣質。

只不過,十多年之後,陳岩也從當年的文藝范兒帥小伙變成現在的大鬍子叔叔了……

陳岩和張藝謀也是老合作夥伴,更確切地說,他就是被奧運會改變命運的一類人。

從2008年之後,他的業務範圍陡然從「晚會舞美」,一下子跨升到了「大型慶典美術設計」,在他的履歷表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都是和張藝謀、蔡國強、陳維亞等人合作的大型慶典活動,比如2014年APEC峰會,歷屆大運會、全運會等。

嗯,回想當年的08年奧運,其實真正撐得起開幕式的核心成員並不多,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但他們走過的道路卻很曲折。

奧運會結束之後,這些核心成員互相之間的關係與人生走向也大不相同,今天,咱們就從08年奧運會說起,看看張藝謀、蔡國強以及他們的「核心創意小組」成員,在這十多年裡究竟是什麼情況……

千挑萬選的導演團隊

錯綜複雜的內部關係

08年北京奧運是中國第一次舉辦規模如此盛大、如此被全世界矚目的大型賽事,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開幕式更是重中之重,誰要是做了開幕式導演,自然是千鈞在身。

誰也沒辦過,不知道該咋辦,奧組委也無法指定人選,只好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全球範圍內招標,走專業化程序,以票數論成敗,能者上。

早在2004年就啟動了這項工作,2005年正式開始競標。當年參與導演團隊競標的都來頭挺大,用張藝謀的話來說,來的都是能人。

後來成功的張藝謀也並不是靠自己單槍匹馬,他背後的團隊是來自美國的傑克摩頓公司(JACK MORTON),這個公司是04年雅典奧運會開閉幕式的製作方,張藝謀在雅典搞了「北京8分鐘」,與該公司打過交道。

張藝謀競標時,左手邊坐了個美國人就是傑克摩頓公司的代表人。

另外還有一些名人來參與了競標。

比如誰也沒想到竟然有崔健。他背後的團隊叫歌華中演,這家公司是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合併而成,實力不俗,除了崔健,歌華中演還有一個領軍人物是北京人藝著名導演林兆華。

林兆華目前的職務是北京大學戲劇研究所所長,而北京人藝大部分演員都把林兆華當做前輩老師,他合作最多的人是濮存昕和何冰。

李安也來了,他背後的團隊是歌華集團,這個團隊也是相當厲害,除了李安,還有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開閉幕式的總製作人。

李安準備得也相當充分,還找來了林徽因的侄女做陳述人,再加上他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研究頗深,當時大家都認為只有李安可以和張藝謀一決高下。

很有趣的是,後來被納入張藝謀麾下的幾位副導演,其實當年都是張藝謀的競爭對手。

國家歌舞團、中央電視台和北奧公司聯合團隊的主陳述人是著名導演陳維亞。陳維亞是舞蹈出身,當時他的職務是東方歌舞團藝術總監。

解放軍藝術團團隊的主陳述人是張繼剛。這個團隊也很強,除了張繼剛,還有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的副總設計師於建平。

除了這些依靠強大團隊來競標的,還來了幾個單槍匹馬作戰的,首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陳凱歌。

陳凱歌沒有帶團隊,只帶著自己的老婆陳紅,他的陳述方案也都是自己寫的,和其他團隊的嚴謹準備不同的是,陳凱歌相當洒脫自信,據說在奧組委領導面前慷慨賦詩一首,還說開幕式絕不能搞人海戰術。

這個理念和張藝謀的理念簡直是南轅北轍啊。

自信滿滿的陳凱歌第一輪就被刷下去了,最後礙於面子給他了一個「奧運會開幕式藝術顧問」的稱號,不過從各個紀錄片的內容來看,整個開幕式籌備期,陳凱歌一次也沒有去開過會。

後來還有很多諸如「聽到開幕式三字,陳凱歌面色鐵青」「陳凱歌三緘其口拒談奧運開幕式」等新聞被爆出……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陳凱歌被奧運會弄得很尷尬,大批記者動不動就跑去問陳凱歌對張藝謀怎麼看,陳凱歌也只能壓抑著內心的不忿,說些大場面的話,也是難為他了……

單槍匹馬來作戰的還有蔡國強。

那時蔡國強已經定居紐約很長一段時間,在西方名氣很大,與美國的藝術圈很熟,新聞通稿里寫「蔡國強聯合了一批旅居海外的華人藝術家一同參與了應徵方案的製作。」

但根據《張藝謀的2008》中展現的片段,蔡國強應該只帶了一位助理,也是後來被人們好奇並且津津樂道的,在開幕式核心創意小組裡的美女馬文。

當時馬文的身份是蔡國強工作室主任,但是從08年奧運會之後沒多久,馬文就單飛了,成為了獨立藝術家。

這位Jennifer Ma目前擅長藝術裝置領域,也在做舞台劇導演。

《蛻變:無窮盡》 Metamorphosis

裝置歌劇《驚園》 Paradise Interrupted

好了,說完了這些來競標的人,最後的投票結果呢,是張藝謀第一,張繼剛第二,陳維亞第三。

據說張藝謀的準備工作認真細緻到變態級,他的標書都是用卡車拉來的,還做了一個鳥巢的模型,旁邊放著各種手冊,幾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問題。

當時李安看到這一幕就頓時絕望了,說「我本來想應徵當導演,現在看看能當張藝謀的助理就不錯了。」

這個傳說符合張藝謀的一貫作風,如果你看過《張藝謀的2008》就知道,極限的高壓和強度也壓不垮的導演,內心一定是極具韌性和瘋狂的。

奧組委的意見是,張藝謀「對北京奧運會的精髓有著深刻的理解,並有豐富的積累,在藝術表達形式和手法上有許多獨到之處。」

此話不假,張藝謀的確有著「豐富的積累」,不打無準備之仗,事實上,早在2001年北京申奧的時候,張藝謀就在有意向奧運會靠攏了。

北京申奧成功時的張藝謀。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後,莫斯科中國使館舉辦歡慶會上的張藝謀、劉璇和鞏俐。

最後的結果也很有意思,張藝謀成為了開幕式總導演,但是他的競爭對手張繼剛和陳維亞也一併納入了他的團隊,由競爭對手直接變成合作夥伴,成為了副導演。儀式中,也是這三位一起接受聘書。

台上的人風光,但實際上後來干最多活的都在台下。

在整個開幕式創意籌備期,可以說張繼剛是一直游離在外的,他和張藝謀並沒有達成多麼深的觀點交流,很多開會的場合,張繼剛是個很好的「捧哏」,張藝謀發表觀點,他會說些好聽的話活躍氣氛,實際上並沒有參與到創意中去。

張繼剛最出名的一個作品就是2005年春晚,由21個殘疾人表演的《千手觀音》,張是導演,其中領舞者是邰麗華。這段舞最開始在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中表演,第二年上了央視春晚。

邰麗華在春晚之前就已經是著名的舞蹈家,紐約卡內基音樂廳中懸掛的惟一的中國劇照,是邰麗華表演的舞蹈《雀之靈》。

邰麗華目前的職務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在本屆冬奧會中,她帶領殘疾孩子們也錄製了《一起向未來》。

陳維亞呢,一直是張藝謀的貼身助理模式。他和張藝謀淵源較深,1998年張藝謀在太廟導演經典舞台劇《圖蘭朵》時,就找到了陳維亞,那時陳還只是北京舞蹈學院的一名編舞老師,而張則是大導演了。

所以在奧運會的合作過程里,陳維亞一直是副手的姿態,論創意,他提供不了太多,大部分時間也是「捧哏」,但是很多具體的工作都是由他負責執行,張藝謀的任何行動,也都由他陪伴。

真正親身參與到創意策劃全過程去,和張藝謀達成了無數頭腦風暴的,都是張藝謀的「鐵班底」。

其中有兩位是他的「印象系列」的導演,樊躍和王潮歌,他們三個人被業界稱為「鐵三角」。

這兩位都是實打實和張藝謀默契十足的夥伴,張藝謀的「印象系列」全國聞名,實際上這不光是張藝謀自己的作品,嚴格來說應該是三個人一起導的。

王潮歌、張藝謀、樊躍。

王潮歌和張藝謀。

對於張藝謀來說,王潮歌和樊躍是他所信任的人,專業能力也過硬,合作起來比較順暢,又都是導演出身,所以在整個開幕式籌備期間,看到最多的就是他們仨一起討論,頭腦風暴,形影不離。

王潮歌本身就是很優秀的導演,奧運會之後,她一直在做大型實景演出,每天不是泡在工地就是琢磨創意,有家庭有女兒,領導一堆男人,作風雷厲風行潑辣直接,是個很酷的女人。

王潮歌(左四)參加史航的鼓樓西劇場的朗誦會,同場的還有倪萍、于丹、王學兵、王亞彬、顏如晶等人。

她和張藝謀合作數年,朋友圈有很多重疊,在事業上一度無法分離。

張藝謀最信任的音樂家陳其鋼,他的同班同學是譚盾,所以王潮歌、樊躍和張藝謀也一起為譚盾舉辦過音樂會,章子怡和王潮歌也是好友。

她因為加入了「奧運會開幕式核心創意小組」而聲名鵲起,不過後來她被牢牢捆綁在張藝謀的名氣之下,也有點煩,每次都要強調一下,這次沒張藝謀,不要再把功勞都安在他頭上啦。

其實王潮歌最近在做的實景演出已經早脫離了張藝謀,比如「又見」系列,口碑不錯,《只有河南》還登上過紐約時代廣場。

最近幾年,不見她和張藝謀有什麼交集,冬奧會期間她的微博上只是在慶祝女兒的生日。

也許還維持著不錯的私交,但雙方的專業領域已經不同了,當兩個人走的路徑不同,方向不同,漸行漸遠也許是必然的結局。

在整個08年奧運會開幕式籌備期,張藝謀發揮了自己最大的人脈力量,找來了無數專家學者名人為他出謀劃策,文學領域有劉恆,歷史領域有北大的歷史學教授,民俗領域還找來了李承鵬。

服裝設計找來了日本的設計師石岡瑛子( EikoIshioka),這位設計師在中國被張藝謀折磨得幾度住院,還說要剖腹自殺,比如她設計了舉牌禮儀小姐的服裝,被領導們說太像火雞,這位設計師不理解,覺得鳥巢里有一些鳥類也沒什麼不好呀……

當年被pass掉的禮儀小姐服裝……

1993年,石岡瑛子擔任《吸血殭屍驚情四百年》服裝設計,並獲得第6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服裝設計獎。

圖源:搜狐體育。瑛子在08年奧運會上設計的服裝。

負責特技的是張藝謀的老朋友香港導演程小東。

程小東是名導之後,《倩女幽魂》 就是他的名作。

奧運會閉幕式上的程小東和陳慧琳。

張藝謀和程小東在《古今大戰秦俑情》中合作,繼而成為朋友,那時張是演員,程是導演。後來張藝謀和鞏俐去香港,也是在程小東的陪伴下上了黃霑的《今夜不設防》,聊得很盡興。

感慨一下那時候的鞏俐可真美啊。

美術領域還有個顧問陳丹青,他最出名的一個段子就是他鄙視張藝謀的創意腦洞太大,根本行不通,「能做成了我在地上爬」。

接著「專業捧哏」張繼剛補刀了一句,爬多遠啊?爬一公里?

就算不為奧運會出謀劃策,張藝謀的很多朋友也來探過班表達過支持,比如李安,在宣傳《斷背山》的期間還抽出時間來去看了看張藝謀。

日本演員高倉健親自給他送了把武士刀,被張藝謀一直掛在辦公室里。

這種廣開言路群策群力的辦法也用在了本屆冬奧會上,張藝謀24節氣倒數計時的創意,當時也找了好多氣象專家開會討論,其中還有在央視播了十幾年天氣預報的宋英傑。

當然了,上面說的這些人都是短暫地合作,而要說真正在籌備過程中達成深深的認同,從而促成了今後十多年密切合作的,就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蔡國強。

大浪淘沙 ,

只有一人合作愉快

張藝謀和蔡國強的合作有多麼緊密?在奧運會之後,一些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2008年10月6日和7日,奧運會剛剛結束沒多久,張藝謀導演的《圖蘭朵》在鳥巢聲勢浩大地開演了。

副導演還是陳維亞。

一個月後,2008年11月7日,張藝謀被授予波士頓大學榮譽博士。

這兩件事看似不相關的事情放在一起看,你會發現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和張藝謀緊緊握手的這位紅色領帶的男人。他叫熊曉鴿,是美國IDG投資公司的老闆,我號之前寫過關於他的故事, 這裡可回顧 。

《圖蘭朵》就是熊曉鴿的IDG為張藝謀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而熊曉鴿的母校就是波士頓大學,所以張藝謀得到波士頓大學榮譽博士這件事,也和熊曉鴿關係頗深。

張藝謀能結識熊曉鴿,就是因為蔡國強。

蔡國強紮根美國藝術圈多年,美國的華人往往喜歡抱團求存,尤其是上層社會更需要重量級的藝術家坐鎮圈子,所以蔡國強在美國上流階層是十分受歡迎的,像是熊曉鴿、鄧文迪都是蔡國強的朋友,2016年蔡國強的紀錄片《天梯》就是鄧文迪和熊曉鴿聯合出品。

2016年在紀錄片發布會上,鄧文迪和默多克還有了離婚後的首次同框,引起過關注,可見蔡國強遊走各界的情商有多高,大家都喜歡他。

蔡國強和張藝謀在奧運會之後一直在緊密合作,他們幾乎包攬了所有面向國際的、最重要的慶典儀式。比如2014年的APEC峰會,張藝謀是導演,蔡國強是視覺設計和焰火設計。

冬奧會上的「立春」二字很驚艷吧,其實在APEC上蔡國強就玩過這一招了,當時是用焰火展示「春夏秋冬」四個字。

這一年的APEC,馬文任燈光創意總監。

2019年國慶70周年天安門慶典,也是二人通力合作,蔡國強整整設計了17分鐘的焰火表演,美輪美奐,大氣磅礴。

最右是我們上文中提到的美術設計陳岩。

參天大樹。

孔雀開屏。

滿天的笑臉。

火樹銀花。

看靜態圖也是美得窒息啊。

圖源:人民視覺。

都是能人,你做的我不能做,我做的你不懂行,這種互通有無的合作一直延續至今,二人也達成了深厚的友誼。這幾天張藝謀的新片《狙擊手》上映,蔡國強也來捧場了。

若要問為什麼張藝謀和蔡國強能合作得這麼深入而穩固,我想基於兩方面原因, 一是對彼此人格的理解與欣賞,這使得二人有溝通的可能;另外就是在藝術上的共識

在人格方面,兩個人的生長背景有一致的地方。

張藝謀1950年生人,蔡國強1957年生人,雖然有年齡差,但是從大背景來看,他們都是一個時代的人。

他們都出生於體面的知識分子家庭,張藝謀的爸爸是省財政廳的會計,蔡國強的爸爸是書法家,他們在童年時期經歷了文革,家庭狀況急轉直下,使得兩個少年都經歷了內心的極度苦悶和壓抑。

張藝謀後來在藝術上最大的苦悶就是一方面想要融合東西方文化,一方面又覺得純西方人無法理解中國、理解東方。而蔡國強不一樣,他是一個完美的「理解者」,他既懂得東方,又懂得西方。

張藝謀極會看人,兩人的交流是省力的,幾乎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去磨合價值觀,冬奧會的合作更是渾然天成,08年奧運會籌備期間,張藝謀曾經去紐約的蔡國強工作室呆了很久,在那裡醞釀出了很多重要的創意。

蔡國強從小學畫,在1981年考進上海戲劇學院 舞台美術系,隨後去日本遊學。在那期間,他開始用火藥作畫。

蔡國強嘗試用火藥作畫是很幸運的決定,因為全世界的藝術家沒有人這樣做,蔡國強等於把「焰火」這種材料與自己的藝術性牢牢捆綁在一起。他隨後定居紐約,做了幾場震撼世人的藝術焰火秀,逐漸成為藝術大師,而且是在中、美、日三國都有一定號召力的藝術家。

蔡國強和霍金。

2013年,蔡國強在巴黎做了一個十分大膽創新的煙花秀《一夜情》,用焰火和燈光表現了巴黎的浪漫,尺度也是蠻大的,塞納河上飄著50個帳篷,每個帳篷里都有一對情侶現場恩愛……

《一夜情》的音樂部分是由譚盾完成,譚盾和蔡國強也是老朋友了,嗯,貴圈有點小啊……

蔡國強獲「高松宮殿下紀念世界文化獎」。

雖然蔡國強更出名的是他的煙花,但他的畫作在藝術領域有極高的價值,他的火藥爆破畫一般在幾百萬至幾千萬之間。

最貴的畫是《APEC 景觀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圖》,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的「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上,以7424.75萬港元成交,一舉創下三項世界拍賣紀錄。

創下了中國當代藝術世界拍賣紀錄、中國畫作世界拍賣紀錄、蔡國強作品世界拍賣紀錄。

這幅《延長萬里長城一萬米-為外星人作的計劃第十號》也拍出了2048萬的高價。

這幅畫為什麼那麼貴,因為它是有歷史呼應的,蔡國強年輕的時候痴迷於外星人和神秘力量,他早在1993年曾在嘉峪關開展了「外星人計劃10號:為萬里長城增一萬米」的爆破計劃,600千克火藥匯成一道一萬米的火牆,從嘉峪關一路向西爆破、燃燒,還被國人視為奇景,這幅畫就是當時的記錄。

1993年實施爆破時的蔡國強。

《天空中的人、鷹與眼睛》,2010年由中國嘉德以1792萬元成交,目前收藏於泰康美術館。

《向日葵速寫》,2011年以1101萬港幣成交,台北羅芙奧拍賣行。

《太古神話:夸父追日》,2021年以935萬港幣成交。中國嘉德(香港)拍賣行。

蔡國強與其火藥畫爆破瞬間,萬國大廳,馬德里,2017年,圖片來源: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蔡國強的藝術風格與張藝謀有著某種一致性,張藝謀最擅長的視覺藝術,他喜歡的浪漫、空靈、闊大的氛圍,蔡國強也很擅長。

2014年蔡國強在上海做過一次個展《九級浪》,其中一項重要的環節就是在黃浦江邊進行一次白日焰火,放了大概十分鐘,搞得上海的老百姓們都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從現場的效果看,的確很震撼。

他在2014年還在卡達多哈做了一場更為先鋒的「黑色儀式」,天空中突然出現黑色密集的方陣,很詭異,是蔡國強式的怪誕美學的試驗。

從這些作品裡,我們隱約能感受到,他的風格與張藝謀的風格有種暗含的相似,比如對色彩的敏感運用,對黑白兩色的執念,以及那種在天地之間不舍追問的哲學觀。

奧運會的大腳丫就是二人的哲學觀念一致的表現,這是誰的腳丫?它從哪裡來?每個人都會有著自己的解讀。

當然,除了藝術上的共識,二人能達成合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他們都是精力 極度旺盛、能吃苦,能團人的全能藝術家,這大約是五零後能人的共性

因為出身的問題,他們曾經是社會的最底層,可以說是從千人萬人中殺出來,具有極度的韌性和忍性,心底里總有一種對於生存、對於事業原始的狂熱和恐懼——這是其他年代的人無法理解也無法比擬的。

而蔡國強也是天生的工作狂,他從九十年代就心心念念要用焰火做個「天梯」,失敗了四次,21年後才終於完成,可見他的堅持與毅力。

最終在2015年在泉州惠嶼島成功實現「天梯」計劃。

所以,這樣兩個人,既在成長背景上有一致,在藝術上有共鳴,同時又深諳國情世情,深諳東方奧秘,深深懂得藝術與政治的微妙界限,再加上敬業程度相差無幾,都很抗壓,自然能形成比較穩固而親密的合作關係。

而且作為精明的福建人,蔡國強深深明白自己的位置是輔助的,這種對於自身定位的明晰相當清醒,也是張藝謀最需要的。畢竟在自戀狂成堆的藝術家圈子裡,要找一個有本事、有格局、能辦事,又很清醒的人不容易。

所以張蔡組合是難得一見的夢幻組合,大家都是靠譜的人,又都具有能量,具有相同的價值追求,互相也能借力,那麼,自然就形成雙劍合璧,與世無雙的格局。

對比一下08年和22年的奧運會,每一個普通人都會生出很多感慨。

我們會感慨娛樂圈雖然快速疊代,但是仍然也有一些東西可以穿透時間的長河。

兩屆奧運會有很多相同的明星、相同的從業者,他們身上那些稱之為職業競爭力的東西,大概可以概括為敬畏之心,踏實,精進,業務與人格缺一不可,所有能成事的人,都會把利他之心放在首位,蔡國強常說的是「我要站在他的角度想問題」。

而最令人感動的是兩屆奧運會也反映出國人的心態變化,正如張藝謀所說, 如果08年是要迫不及待地向世人展示我們的家底、我們的實力、我們的五千年壯闊歷史,那麼22年,則是由「我」變成「我們」,大道至簡,輕盈美好,真正的文化自信。

兩次奧運會也展示了時代的發展與變化,回想08年的時候,張藝謀的創意和想法,往往要依靠蔡國強和陳丹青畫個草圖才能展示;

而現在,張藝謀手下擁有了很多年輕藝術家和科技工作者,他的創意可以隨時變成動畫效果,科技的進步,確實讓創意變得更容易實現了。

最大的感慨是,陳岩曾經形容張藝謀的話——一個人若能擁有天堂般的榮譽,那麼他一定接受過地獄般的錘鍊。

站在最矚目的舞台上,接受所有人的讚譽,這樣的人,一定有著一些非凡的東西,或許並不是才華,而是一種韌性。

張藝謀籌備兩屆奧運會的過程中,展現出了絕對的執著,甚至是冷酷,他說的最多的話就是打擊團隊的努力,否認他們的成果,總是要改,總是要給他提供更好的版本,往往手底下的人要被他折磨得瘋掉,紀錄片里所有人都在訴苦。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竟然是很有效的辦法,但對於一個個體來說,要求自己或許容易,但是以要求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一個團隊,推動著他們往前走,真是難得多。

很多人說張藝謀把藝術家干成了工程師,也許這就是他為什麼能擔當重任的原因吧。

不管怎樣,全球「雙奧」導演第一人,張藝謀是獨一份。

我們都說在時代面前個人無足輕重,但也還是有一些人可以超越時代,他們以個人蓬勃的生命力在大時代里奮不顧身地發光發熱,讓人撼動。

生而為人,此生幸甚。

推薦: 扯白||不是玫瑰花不是巧克力,全球古今通用的定情信物其實是它!

上文: 扯白||越「等」越紅的陳偉霆,到底手握什麼時間密碼?

作者:伊莎貝拉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27d525e83f2e83756f89289a748ac4c.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