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白||林青霞獲「終身成就獎」,不是每一個貴婦都能有她這樣一個高質量朋友圈……

2023-12-08     藍小姐和黃小姐

原標題:扯白||林青霞獲「終身成就獎」,不是每一個貴婦都能有她這樣一個高質量朋友圈……

11月25日,台灣第60屆金馬獎頒獎典禮落下帷幕,在中國人傳統觀念里,六十年一甲子,也算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所以這一次金馬獎還算是有點水花。

進入主題之前,我們簡單地看一下本屆金馬獎的情況。

主視覺設計請來了本土的藝術家,設計概念是「凝聚眾人,直奔未來」

「2023金馬獎主視覺」由劉耕名團隊操刀設計(曾擔任過金馬、金曲與金點獎視覺統籌),邀請到台灣當代藝術大師江賢二無償授權使用「比西里岸之夢」系列作品為主要意象。

評審團主席依然是李安,李安也成為金馬獎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頒獎典禮上主持人Lulu對他說「金馬獎有您真好」:

主持人方面,在陶晶瑩、蔡康永、小S等人基本上半退休,黃子佼出事後(關於黃子佼出事的故事,我們也曾寫過),金馬獎的主持人也完成了新老交接。這一次主持人就一個,當前台灣最火、在新生代女主持人陣營中一騎絕塵的Lulu(前段時間她和吳宗憲、陳漢典一起得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全程挑大樑,台風穩健,大氣也可,搞笑也可,受到觀眾一致讚賞。

Lulu專門拍攝的宣傳片也挺搞笑的,她先後模仿了《一代宗師》里的章子怡以及《我是一片雲》中的林青霞等人,倒也是蠻傳神。

Lulu曬出了和李安、林青霞的後台合照,相當興奮。

紅毯主持人是新人曹佑寧和老面孔楊千霈:

關於楊千霈的故事我們寫過,曹佑寧曾以《KANO》入圍最佳新演員。

比較好玩的是今年金馬獎開發了非常多聯名商品,什麼爆米花啊,米粥啊,茶葉啊,抱枕啊,一直在呼籲大家去買,也是另類的創收吧。

明星陣容方面以台灣本土明星為主,其中有兩大亮點:

一是基本上集齊了島內目前最有人氣的五位中/新生代帥哥,台灣民眾稱其為「影帝五帥」,包括《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許光漢和林柏宏、《周處除三害》阮經天、《富都青年》吳慷仁、《疫起》王柏傑。

五個帥哥站在一起確實蠻養眼的。

五位帥哥今年都有作品,在作品裡表現得都不錯。

其二就是林青霞、林志玲兩大美人閃耀了紅毯。兩位女神狀態都極好,各有各的風采。

林志玲的紅毯表現依然很精彩,來自Valentino Le Club2023春夏高級訂製系列,珠寶則是TASAKI的Atelier高級珠寶系列;林青霞則主打一個毫不張揚的奢華感,穿著Tom Ford襯衫式長洋裝,搭配黑色拖曳亮片長袍,此套造型也借鑑了好友張叔平的想法。

其他女星重點展示幾位:

桂綸鎂是香奈兒品牌大使,禮服來自香奈兒2023/24秋冬高級訂製服系列;陳意涵穿著Sacai黑色洋裝,全身重點在於閃亮的Bulgari珠寶。

李心潔穿著GIVENCHY高訂工坊所制黑色純絲禮服,搭配Tiffany&Co. 珠寶。值得一提的是,李心潔第一次當電影監製就大獲成功,意味著她從電影演員轉型成為手握話語權的幕後大咖;宋芸樺則被稱為「紅毯最性感」,身穿亮藍色兩截式亮片禮服,搭配上總價值超過新台幣500萬的寶格麗珠寶。

男明星方面陣容更足:

兩位男神。張震一身Gucci2024春夏系列;吳慷仁身著經典Ralph Lauren西裝,搭配Giorgio Armani皮鞋,整體造型利落大器。

許光漢是當晚用力最猛的男明星之一,也是獲得當晚尖叫聲最多的明星。身穿一襲Tom Ford劍領剪裁的黑絲絨西裝套裝,搭配Christian Louboutn Rosalio ST黑色漆皮短靴。腕錶則出自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Traditionnelle陀飛輪腕錶,珠寶為 Tiffany & Co.;林伯宏全套Dior套裝。

阮經天一身來自GIVENCHY11月首次推出的佳節系列限量高訂羊毛面料男性正裝;柯震東則是BOSS 2023秋冬系列的千鳥格紋劍領西裝套裝,他的造型也是被網友吐槽最凶的。

日本電影人來了幾位:

包括日本影帝妻夫木聰、女演員滿島光、新科坎城影帝、日本資深演員役所廣司、還有北野武。

獎項方面,最佳男主角是第一次入圍的吳慷仁(我們之前寫過),他在《富都青年》里飾演一位聾啞人。

吳慷仁,1982年出生,家境貧寒,從小父母離異,國中開始打工補貼家用,做過水電箱焊接工、工地臨時粗工、餐廳服務生、調酒師、擺地攤、超市打工等工作。2009年參與《下一站,幸福》演出花拓也而知名度大開。2015年以《麻醉風暴》獲得第50屆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男配角獎,是演藝生涯中首座金鐘獎座,2016年再憑《一把青》獲得第51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男主角獎,刷新金鐘獎得獎紀錄。2017年,以電影《白蟻:慾望謎網》獲得第19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吳慷仁在《富都青年》中飾演一名聾啞人黑工。這部電影得獎運爆棚,拿獎拿到手軟,這一次吳慷仁全程零台詞卻拿下影帝,證明其不俗的表演實力,李安誇讚他「太棒了,台灣有你這樣的演員」。該電影的監製是李心潔、出品人是光良。

吳慷仁是目前台灣人氣最旺的實力派男演員,最近他在Netflix劇集《此時此刻》中和小S有感情戲,還有激情戲,引起觀眾熱議,兩個人也一同登上時尚雜誌封面。

最佳女主角是12歲的「富四代」林品彤,她在電影《小曉》里飾演一個多動症女孩,也成為金馬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后(打破了李小璐「最年輕金馬影后」紀錄)

林品彤家境不俗,她是養樂多創始人李團居的第四代(她的外婆是李團居的女兒,也是現任養樂多董事長李道明的姐姐)。林品彤在澳洲出生,1歲回到台灣,熱衷於舞台劇表演,之前就出演過一個作品,導演阮鳳儀的電影美國女孩》。

李安誇獎林品彤「難得的有天賦的演員」,但是希望她不要拍太多戲,先讀書受教育。

而本屆金馬獎在華人世界中引起最大反響的,也是本文即將要寫的女主角,林青霞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林青霞在整個華人世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獎項也確實頒得實至名歸,因此,林青霞獲獎成為金馬獎的最大高潮和傳播度最廣的片段。

林青霞這一次回台灣也是蠻有看頭的,除了有點放飛自我(據友人透露「嗨到半夜」),另外也開展了大規模的高質量的社交。

我們今天從金馬獎聊起,重點還是要來看看當一代女神步入了「終身成就」的行列,她會有怎樣的心境?會交怎樣的朋友?她的交友之道又是什麼呢?

也許,林青霞的蛻變也能為諸多普通的中年女性的人生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終身成就獎如何達成?

林青霞對本屆金馬獎足夠重視,從出發就開始分享行程,私人飛機,利落裝扮,一切都生氣勃勃。

到達台北:

走紅毯時:

林青霞在紅毯上還擺出了東方不敗的造型,不過她接受採訪時說那時候她崴了一下腳,為了畫面漂亮,臨時生智把裙子展開了。

得獎後:

有意思的是,林青霞在接受金馬獎專訪時透露自己如果沒有演《窗外》,可能會成為餃子店老闆娘。

並現場表演了一段武林高手下餃子的畫面……

特寫鏡頭來欣賞一下,一本正經地搞笑,女神倒也是學會了。

結合她曾經在書中的自述,可以證明所言不虛,當時的確有一個心心念念想去開餃子館的初戀男朋友啊。

林青霞的獲獎感言以感謝為主,幾段言簡意賅的感謝詞勾勒了她的從影生涯,也是她之所以達成「終身成就獎」的原因所在。

她說:

「謝謝瓊瑤姐,在七十年代幾乎我最賣座的文藝愛情片,都跟瓊瑤姐有關。」

關於瓊瑤的故事,我們之前也寫過。

「謝謝八十年代電影公司,《窗外》的導演存純壽和郁正春,如果不是正春契而不舍地到家裡來說服我的父母,我不會站在這裡。」

林青霞1954年生於台北縣三重,17歲那年大學聯考落榜,自以為將來的出路「不是當秘書,就是當空姐」。圖為金陵女中時代的林青霞,著名的校友還有已故歌手鄧麗君。

不料17歲在西門町逛街時被星探發掘,拍了宋存壽導演、改編自瓊瑤原著的《窗外》。電影因為版權爭議始終無法在台上映,直到2023年金馬影展才首映,卻擋不住劇中那個憂鬱少女江雁容因為清麗脫俗的氣質一夜爆紅。

林青霞第一次登上《明報周刊》封面,是1974年宋存壽導演的《古鏡幽魂》里的素素。

林青霞口中「最賣座的文藝愛情片」正是台灣文藝電影「三廳片」的時代(客廳、飯廳、咖啡廳),她拍了《純純的愛》、《在水一方》、《我是一片雲》、《一顆紅豆》等電影,與林鳳嬌、秦祥林、秦漢並稱「二秦二林」,紅遍東亞;也與兩位最佳男主角傳出緋聞。當時秦漢已婚,新聞媒體追著他們的關係跑,林青霞一度避走美國,與秦祥林訂婚,最後還是解除婚約。圖為文藝片《我是一片雲》1976年8月在台北開鏡,男女主角秦祥林(右)與林青霞(左)合影。圖源水印

「謝謝朱延平導演,在我從愛情片轉入武俠刀劍片的階段,你為我設計了許多不一般的喜劇角色。」

朱延平坐在台下。

其實朱延平這段在林青霞的職業生涯中並不是太矚目,他導演的《紅粉兵團》由林青霞和楊惠姍主演,片子爛得不行,但林青霞在其中的扮相實在驚艷,香港作家邁克評價:「女主角左眼戴著眼罩右手拿著手槍,英氣凜然有若改良版五十年代香港女星于素秋,camp指數之高首屈一指。」

林青霞之所以把朱延平列進感謝名單,一是因為他是親密好友,另外或許林青霞本性里就是一個愛玩愛熱鬧的女孩,好友高愛倫曾在書里寫過,林青霞和鄧麗君去義大利玩,又是露肩膀又是調戲男服務員,主要就是「清純玉女」的面具戴久了,實在想放飛自我一下。

朱延平的電影釋放了她真正的性格,那段時間林青霞頻頻以性感陽光的造型示人,沒過多久,她便從台灣去了香港,朱延平電影時期是林青霞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或者叫過渡。

80年代台灣解除戒嚴,民風變得開放,唯美文青走出社會,林青霞那段時間演出過不同類型的電影,其中包括林嶺東的《君子好述》和朱延平的《紅粉兵團》,一改往日憂鬱玉女形象。

「謝謝徐克導演,把我從純情玉女轉變成江湖第一高手的東方不敗」。

這段經歷大家都很熟悉了,東方不敗是林青霞最知名的一個角色,甚至東方不敗的紅色也被人叫做「青霞紅」。實際上,林青霞轉型做作家,人生中第一篇公開發表的文章也和東方不敗有關,2004年的《滄海一聲笑》,是為了紀念黃霑。

「在電影圈的日子裡,我結識了兩位知心的好朋友,施南生和張叔平。施南生總是為我獲得的榮耀感動落淚,並且不時地指導我人生的方向;張叔平把我從鄉下土包子變成窈窕淑女。」

說到「窈窕淑女」時,林青霞調皮一笑,差點兒趔趄了一下,全場報以溫暖的笑聲。

張叔平和林青霞有點像是互相成就的意味。張叔平人生中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1981年以美術指導身份參與製作新浪潮時期的《愛殺》(譚家明導演,林青霞主演),他囑託林青霞穿著一身紅裙,裡面不要穿內衣,站在藍牆外,留下了這張經典劇照,關於張叔平的故事,我們之前也寫過。熱烈的紅裙與憂鬱的藍牆和明亮的白地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三色交替融合,形成了極具視覺衝擊的色彩對比,最終完成了「愛與死」的極簡構圖,紅色是愛,藍色是殺,將影片變成具有強烈儀式感的視覺作品。這部電影之後,張叔平在業界名聲鵲起,林青霞也被證實不僅可以演商業片流行片,同樣可以演先鋒派實驗電影。

「最後我要衷心地感謝我的先生,和我三個女兒。他們總是默默地支持我,從心所欲地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成全了今天的林青霞。」

林青霞和邢李原的故事我們都已經耳熟能詳了,這裡不再贅述。比較微妙的是,雖然林青霞把先生列為壓軸去感謝,但旁觀她的生活,會發現婚姻已經漸漸不是林青霞現在的生活重心,女兒們已長大成人,林青霞更多的是以作家和文化人、電影人的身份遊走在公共生活中。

林青霞在接受最新採訪時說老公「很偉大」,她用了一個很大的詞去形容老公,也間接證明了邢李原確實給了妻子很大的空間,讓她去發揮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寬鬆自由的婚姻生活,從林青霞的神態中可以感受得到。

女神在台上的故事就是這些,但是台下的故事可就更精彩啦。

青霞的作家社交圈

林青霞這次回台灣,聲勢夠大,帶了一票好朋友回來第一時間吃她最愛的擔擔麵,林青霞祖籍山東,愛吃麵食,這一次她大手筆買了200個手工饅頭,準備帶回香港和親友分享,除此之外,還買了好幾箱芭樂(番石榴),豪爽舉動震驚記者。

好友高愛倫曬出了她的兩晚晚宴,包括抵達當晚的晚宴和頒獎典禮當晚歡慶宴,林青霞與好友相聚一堂。

林青霞到達第一晚就宴請了最重要的朋友,她的朋友基本都是文化界名人,作家藝術家居多,包括白先勇,還有專門寫人物專訪的記者高愛倫,而演員出身的好友是楊惠姍和江青,楊後來成為琉璃藝術家,江則成為舞蹈家。

高愛倫(左二)、林青霞、楊惠姍。

所有的朋友里,屬江青最仗義,專程從瑞典飛過來陪她。

林青霞精力充沛,第一晚她滿場飛,相繼與朋友合影,為好友拍照,招呼客人,是非常好客、熱情的女主人姿態:

第二晚直接把眾人熬垮了。

自曝和江青跳舞跳到半夜三點。

高愛倫還曬出連續兩晚台北東方文華酒店精心製作的美食,包括林青霞最愛的餃子。

林青霞相當重視文化界對她的評價,除了宴請文化界好友,她在微博置頂了莫言為她寫的賀詞:

下面咱們就來盤一盤林青霞和這些作家藝術家朋友們友情的淵源。

神交已久的白先勇。

白先勇與林青霞神交已久,也是青霞朋友圈裡的貴客。二人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各種因緣際會全憑著文學影視作品牽起來。

白先勇1937年生,廣西桂林人、白崇禧之子,台灣文學巨擘。台大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創作碩士;1965至1994年間於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東亞語言文化系任教,退休後投入崑曲藝術復興,製作青春版《牡丹亭》,獲廣大迴響。白先勇著有長篇小說《孽子》、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台北人》等,亦有散文集、舞台劇及電影劇本。《孽子》被視為台灣同志文學的重要先行者,影響巨大。

二人的淵源要追溯到《紅樓夢》,白先勇寫過一本書叫《白先勇細說紅樓夢》,而林青霞於1977年演過李翰祥導演的《金玉良緣紅樓夢》,扮演賈寶玉。白先勇曾對林青霞的扮相給予極高評價。

我自己是紅迷,林青霞反串賈寶玉,令人好奇。說也奇怪,這些年來,前前後後,從電影、電視、各類戲劇中,真還看過不少男男女女的賈寶玉,怎麼比來比去,還是林青霞的賈寶玉最接近《紅樓夢》里的神瑛侍者怡紅公子。

林青霞在她一篇文章《我也夢紅樓》中提到她與《紅樓夢》的緣分,覺得自己前世就是青埂峰下那塊大頑石。《紅樓夢》寫的是頑石歷劫,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是位謫仙,所以寶玉身上自有一股靈氣,不同凡人。林青霞反串賈寶玉,也有一股謫仙的靈氣,所以她不必演,本身就是個寶玉。這是別人拚命摹仿,而達不到的。

——白先勇訪談摘錄

我自己是紅迷,林青霞反串賈寶玉,令人好奇。說也奇怪,這些年來,前前後後,從電影、電視、各類戲劇中,真還看過不少男男女女的賈寶玉,怎麼比來比去,還是林青霞的賈寶玉最接近《紅樓夢》里的神瑛侍者怡紅公子。

林青霞在她一篇文章《我也夢紅樓》中提到她與《紅樓夢》的緣分,覺得自己前世就是青埂峰下那塊大頑石。《紅樓夢》寫的是頑石歷劫,神瑛侍者下凡投胎,是位謫仙,所以寶玉身上自有一股靈氣,不同凡人。林青霞反串賈寶玉,也有一股謫仙的靈氣,所以她不必演,本身就是個寶玉。這是別人拚命摹仿,而達不到的。

——白先勇訪談摘錄

林青霞飾演賈寶玉,張艾嘉飾演林黛玉。

第二段淵源就到了1987年,大陸導演謝晉要拍攝白先勇的小說《謫仙記》(最終電影改名《最後的貴族》),二人最初都屬意女主角由林青霞飾演,但種種原因沒有合作,林青霞的角色最終給了潘虹,也成為林青霞心頭的一大遺憾。

電影由潘虹、濮存昕、李克純、蕭雄等人出演。

一九八七年,隔了三十九年,我重回上海,上影廠的導演謝晉來找我商談改編我的小說拍成電影的事,謝晉是當時大陸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他的《芙蓉鎮》剛上演,震動全國。

謝晉偏偏選中了《謫仙記》,這多少出我意料之外,這篇小說以美國及義大利為背景,外景不容易拍攝,謝晉不畏艱難,堅持要拍這個故事,因為他看中了故事中那位孤標傲世、傾倒眾生的女主角李彤,他欣賞她那心比天高、不向世俗妥協的個性,也是一位在人間無處容身的謫仙,最後自沉于海,悲劇收場。

這樣一位頭角崢嶸、光芒四射的角色,哪位女明星能演呢?謝晉跟我不約而同都想到:林青霞,就是她。我們認為林青霞可以把李彤那一身傲氣、貴氣演得淋漓盡致。林青霞有那個派頭。

一九八七年,隔了三十九年,我重回上海,上影廠的導演謝晉來找我商談改編我的小說拍成電影的事,謝晉是當時大陸最具影響力的導演,他的《芙蓉鎮》剛上演,震動全國。

謝晉偏偏選中了《謫仙記》,這多少出我意料之外,這篇小說以美國及義大利為背景,外景不容易拍攝,謝晉不畏艱難,堅持要拍這個故事,因為他看中了故事中那位孤標傲世、傾倒眾生的女主角李彤,他欣賞她那心比天高、不向世俗妥協的個性,也是一位在人間無處容身的謫仙,最後自沉于海,悲劇收場。

這樣一位頭角崢嶸、光芒四射的角色,哪位女明星能演呢?謝晉跟我不約而同都想到:林青霞,就是她。我們認為林青霞可以把李彤那一身傲氣、貴氣演得淋漓盡致。林青霞有那個派頭。

謝晉去接觸林青霞,據說她已有允意,而且還飛到上海去試過鏡,但那時台灣對大陸剛開放,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林青霞大概在諸多考慮之下,到底沒接下這部片子。

攝影組到紐約拍攝,拍到酒吧中李彤買醉那一場,林青霞突然出現,到現場探班。據武珍年的記載,林青霞「穿著黑色的上衣、裙子,黑色的大氅,飄逸地走到了我們大家面前」,她擁抱了潘虹,而且又「握住謝晉導演的手久久不放」,林青霞是在祝福潘虹,向謝晉致歉。林青霞大氣,有風度。

攝影組到紐約拍攝,拍到酒吧中李彤買醉那一場,林青霞突然出現,到現場探班。據武珍年的記載,林青霞「穿著黑色的上衣、裙子,黑色的大氅,飄逸地走到了我們大家面前」,她擁抱了潘虹,而且又「握住謝晉導演的手久久不放」,林青霞是在祝福潘虹,向謝晉致歉。林青霞大氣,有風度。

後來大陸要拍攝電視劇版《最後的貴族》, 白先勇還是對林青霞情有獨鍾,要搜索最像林青霞的小演員。

白先勇第一次見到林青霞是公開場合,形容她「冷艷逼人」:

其實我在八零年代初就跟林青霞會過面,八二年我的舞台劇《遊園驚夢》在台北上演,轟動一時,製作單位新象的負責人許博允興致勃勃,想接著把《永遠的尹雪艷》也搬上舞台。他把林青霞約在一位朋友家裡,大家相聚。

那時林青霞紅遍了半邊天,可能頭一次見面,有幾分矜持,坐在那裡,不多言語,一股冷艷逼人。後來跟青霞熟了,才發覺原來她本人一點也不「冷」,是個極溫馨體貼的可人兒。

其實我在八零年代初就跟林青霞會過面,八二年我的舞台劇《遊園驚夢》在台北上演,轟動一時,製作單位新象的負責人許博允興致勃勃,想接著把《永遠的尹雪艷》也搬上舞台。他把林青霞約在一位朋友家裡,大家相聚。

那時林青霞紅遍了半邊天,可能頭一次見面,有幾分矜持,坐在那裡,不多言語,一股冷艷逼人。後來跟青霞熟了,才發覺原來她本人一點也不「冷」,是個極溫馨體貼的可人兒。

白先勇《永遠的尹雪艷》也最希望林青霞來演,金聖華回憶:

大家都興奮得不得了,腦筋里不停打轉,認為要拍攝《永遠的尹雪艷》,張叔平是一定得出馬助陣的;導演請誰最好呢?李安?他太忙了,恐怕沒有空檔,還有王家衛呀!

對了,就是王家衛,白先勇欣然認同。後來不知道誰去聯繫了王家衛,方得知他當時正忙於籌拍《一代宗師》,王大導似乎對尹雪艷反應一般,倒是對《遊園驚夢》更為欣賞。

當下提出不如改拍《遊園驚夢》吧!我們都同意由青霞飾演錢夫人一角,亦必定會風姿嫣然,熠熠生輝的。可惜的是,當時的青霞仍未正式接觸傳統戲劇,連京劇都沒開始學,更別說崑曲了,因此,對錢夫人一角,興趣不大。於是,林青霞與白先勇在影壇文壇上雙劍合璧煥發異彩的夢想,又一次落空了。

大家都興奮得不得了,腦筋里不停打轉,認為要拍攝《永遠的尹雪艷》,張叔平是一定得出馬助陣的;導演請誰最好呢?李安?他太忙了,恐怕沒有空檔,還有王家衛呀!

對了,就是王家衛,白先勇欣然認同。後來不知道誰去聯繫了王家衛,方得知他當時正忙於籌拍《一代宗師》,王大導似乎對尹雪艷反應一般,倒是對《遊園驚夢》更為欣賞。

當下提出不如改拍《遊園驚夢》吧!我們都同意由青霞飾演錢夫人一角,亦必定會風姿嫣然,熠熠生輝的。可惜的是,當時的青霞仍未正式接觸傳統戲劇,連京劇都沒開始學,更別說崑曲了,因此,對錢夫人一角,興趣不大。於是,林青霞與白先勇在影壇文壇上雙劍合璧煥發異彩的夢想,又一次落空了。

白先勇家的客廳里懸掛著「遊園驚夢」的書法作品。

雖然一直處於惺惺相惜的狀態,但是真正開始成為朋友還是因為林青霞的主動。

林青霞說起二人相識的趣事,有一年她和施南生一起去吳哥窟旅遊,恰好在機場商店裡碰到了白先勇,白先勇買了一堆日用品,林青霞沒打招呼就把帳給他結了,白先勇錯愕抬頭一看,竟是林青霞。

後來就漸漸走近,2007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上演(當時國家大劇院剛剛落成,建成後第一部戲就是青春版《牡丹亭》),林青霞和好友金聖華一起去看,連看三天,林青霞還請了所有的演員吃宵夜。

香港大學同時在北京舉行了崑曲國際研討會,在國家大劇院七重天的花瓣廳開了一個盛大的晚會,白先勇和林青霞第一次同框出現在媒體面前,「那晚文化界冠蓋雲集,青霞盛裝出席,我挽著她進場時,全場的注意力,當然又集中在這顆熠熠發亮的星星身上了。」

林青霞一直崇拜白先勇的文學成就,近些年,白先勇先後在台大和香港中文大學都開了文學課講紅樓夢,林青霞就像學生一樣去聽課。

2022年12月,林青霞出了新書《青霞小品》,新書發布會上就請來了白先勇當嘉賓,二人談笑風生,聊起相識的往事(林青霞在機場幫他結帳那次),林青霞還自告奮勇要演他的舞台劇。

林青霞在台灣的好友朱延平、高愛倫夫婦都去了,馬英九的老婆周美青也坐在觀眾席。

高愛倫夫婦(右邊白髮兩位)、朱延平。

周美青低調現身。

在這場對談里,林青霞說是因為讀了《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才對寫作開了竅,模仿他的手法寫下了一篇《高跟鞋與平底鞋》(描寫影星李菁的文章,關於李菁可點擊閱讀,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也鼓勵自己進一步探索文學之路。

白先勇和林青霞走得近,除了對文學的追求,也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好友金聖華。

跟著林青霞一起出席金馬的,自然還有金聖華,她和江青坐在一起。

金是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及翻譯學榮休講座教授,香港翻譯學會榮譽會長,也是林青霞結識的第一位文化界大咖,林青霞的朋友圈裡能有白先勇這樣的大作家,也是金聖華在其中穿針引線。

金聖華、白先勇、林青霞。

林青霞與金聖華。

進入作家圈的「敲門磚」金聖華。

接下來咱們聊聊金聖華。她和林青霞的友誼也是來源於林青霞的主動結交。

1973年,金聖華作為剛出道的學者,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當時她有一部很成功的翻譯作品叫《小酒館的悲歌》(The Ballad of the Sad Café)。

年輕的金聖華就與中外許多作家有交往。

《小酒館的悲歌》是美國女作家卡森·麥科勒絲(Carson McCullers)所著,於1963年改編為舞台劇,在百老匯上演,1991年改編為電影,Vanessa Redgrave 主演,獲三項金像獎。

金聖華的翻譯本在香港發行並不多,唯獨被一位移居美國加州的前香港影劇記者張樂樂所欣賞,張樂樂認為她的翻譯流暢生動,主動跟譯者金聖華聯絡,兩人1993年在美國加州會面,從此多年保持聯繫,成為筆友。

而張樂樂又因為職業關係,與張國榮、林青霞等人熟稔。據張樂樂回憶,年輕時沒有好好學習的林青霞始終有一大遺憾,就是「中學沒有念到好學校,大學也沒有考上」,息影之後,她拜託張樂樂,「想找個人聊聊有關文學的事,介紹她看些中英文書」,張樂樂第一個便想到了金聖華。

於是,在張樂樂的引薦下,金聖華和林青霞見面了。

林青霞與金聖華初次在家裡會面。金聖華如此描述:

只見她穿著一身乳白的家居服,不施脂粉,笑容滿面的迎上前來,一切都自自然然,好像相認已久的故交——就這樣,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居然交上了朋友。

只見她穿著一身乳白的家居服,不施脂粉,笑容滿面的迎上前來,一切都自自然然,好像相認已久的故交——就這樣,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居然交上了朋友。

林青霞這樣回憶:

見她的第一面,一身酒紅色套裝,輕盈盈走入我家大廳。她是我結交的第一位有學識,有博士銜頭又是大學教授的朋友。之前總以為這樣的人比較古板,想不到她對美是特別有追求的。良師益友用在她身上最是恰當不過的了。

見她的第一面,一身酒紅色套裝,輕盈盈走入我家大廳。她是我結交的第一位有學識,有博士銜頭又是大學教授的朋友。之前總以為這樣的人比較古板,想不到她對美是特別有追求的。良師益友用在她身上最是恰當不過的了。

金聖華還回憶了第一次參觀林青霞豪宅時的感受:

那天,走進屋內,放眼一望,的確令我有些詫異。屋子很大,很寬敞,但是完全看不到預期的富麗堂皇或金碧輝煌,家具靠牆而立,疏落有致,幾乎都是乳白色的,那麼低調,那麼沉靜,跟主人的謙遜隨和,默默呼應。

接著,女主人招呼我去參觀後院,院子裡的格局,更是令人料想不到,既沒有中國庭院常見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也沒有歐洲宮殿式的花團錦簇,絢爛繽紛,只有碎石小徑,柳條木凳,一切依然是那麼寧謐平和,簡約素淡,使我剎那間想起了京都龍安寺中「枯山水」的石庭景觀,對了,就是那種以一砂一石砌出的禪意美感,如此澄明,如此空靈!

那天,走進屋內,放眼一望,的確令我有些詫異。屋子很大,很寬敞,但是完全看不到預期的富麗堂皇或金碧輝煌,家具靠牆而立,疏落有致,幾乎都是乳白色的,那麼低調,那麼沉靜,跟主人的謙遜隨和,默默呼應。

接著,女主人招呼我去參觀後院,院子裡的格局,更是令人料想不到,既沒有中國庭院常見的亭台樓閣,小橋流水;也沒有歐洲宮殿式的花團錦簇,絢爛繽紛,只有碎石小徑,柳條木凳,一切依然是那麼寧謐平和,簡約素淡,使我剎那間想起了京都龍安寺中「枯山水」的石庭景觀,對了,就是那種以一砂一石砌出的禪意美感,如此澄明,如此空靈!

多年來,林青霞和金聖華一直保持著親密的友誼,兩個人的人生重要時刻都有互相支持的影子,得益於金聖華本身的文學修養和在文學圈的關係,林青霞的寫作功力也日益精進。

金聖華是林青霞認識的第一個文化界名人,她將林青霞引入文化圈,結識不少大師級的人物。

她們到北京去拜見季羨林,林青霞緊握季老的手,向他借度文氣。在香港,她們見到饒宗頣,饒公贈送林青霞一幅墨寶:「青澈霞光」。林青霞對這些老國師,除了敬仰外,似乎還有一份孺慕之情,她站在饒公的身後,暗暗的攙扶著他。

——白先勇回憶

她們到北京去拜見季羨林,林青霞緊握季老的手,向他借度文氣。在香港,她們見到饒宗頣,饒公贈送林青霞一幅墨寶:「青澈霞光」。林青霞對這些老國師,除了敬仰外,似乎還有一份孺慕之情,她站在饒公的身後,暗暗的攙扶著他。

——白先勇回憶

林青霞的「半山書房」高朋滿座。董橋(左起)、董橋夫人、金聖華、林青霞、金耀基、金耀基夫人。董橋是香港文化名人,印尼華僑、曾先後擔任《明報月刊》及《明報》總編輯,2019年獲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金耀基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1989-2002年)及校長(2002-2004年),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1998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以書法造詣聞名。

林青霞書房牆上掛著金耀基的書法作品《將進酒》。林青霞在文章中回憶:金耀基大校長的書法了得,他是金聖華的好友,我請聖華幫我約見,校長知道我因為喜愛他的書法而求見,想送我一幅字,問我希望他寫什麼,我衝口而出「將進酒」,之後有點後悔,這麼多字,讓八十六歲的校長寫也太為難人家了,於是請他改寫「膽大包天」四個字。過沒多久,他讓我司機去他家拿一樣東西給我,我收到厚厚的黃皮紙公文,回到臥室慢慢的展開,天呀!這是李白的「將進酒」,真是太感動了,攤開來好長好長,金體書如千馬奔騰一氣呵成,沒有一個筆誤,我聞著墨香從頭到尾誦了一遍,這要多大的心力才能寫成啊!

金聖華還出過一本書叫《談心》,嚴格說來應該是金聖華和林青霞都參與了此書的寫作,描繪了相交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也是友誼的見證。

金聖華、林青霞之間也有許多共同的朋友,比如我們曾經寫過的江青的故事(點擊這裡閱讀 ),還有鋼琴家傅聰。

傅聰去世的時候,林青霞回憶:

十二月二十九日早上江青邊哭邊告訴我這個消息,我驚聞噩耗,立刻通知聖華,在電話里她已哭得肝腸寸斷,說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們都痛惜一個偉大藝術家的逝去。

江青不停的訴說她和傅聰近五十八年交情的點點滴滴,聖華把所有有關傅聰的文章都翻出來看。我算算「明報月刊」一月十號是交稿登二月號的期限,勸她們把內心的哀傷寫出來,這樣會好過一點,二人這才收起淚水忍著悲痛,寫下致鋼琴詩人的悼念,我數日不敢打擾直到她們寫好傳給我,聖華已是數度胃抽筋,江青也已筋疲力盡。

十二月二十九日早上江青邊哭邊告訴我這個消息,我驚聞噩耗,立刻通知聖華,在電話里她已哭得肝腸寸斷,說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們都痛惜一個偉大藝術家的逝去。

江青不停的訴說她和傅聰近五十八年交情的點點滴滴,聖華把所有有關傅聰的文章都翻出來看。我算算「明報月刊」一月十號是交稿登二月號的期限,勸她們把內心的哀傷寫出來,這樣會好過一點,二人這才收起淚水忍著悲痛,寫下致鋼琴詩人的悼念,我數日不敢打擾直到她們寫好傳給我,聖華已是數度胃抽筋,江青也已筋疲力盡。

最會寫「青霞新聞」的高愛倫。

這次在金馬獎上幾乎全程陪伴林青霞的還有一位好友叫高愛倫。林青霞在發表獲獎感言時,鏡頭掃過了她和她的丈夫。

台下二人一同分享得獎的喜悅。

曬出了她和林青霞的聊天記錄,在聊天軟體中,她稱林青霞為「香港阿霞」:

高愛倫也是作家,但嚴格說來她應該算是媒體人。職業生涯與大體人生經歷如下:

高愛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大成報》總編輯、《民生報》總監、《星報》總編輯,採訪資歷超過40年。近幾年一直勤勉地出版新書林青霞等皆寫了好看推薦序。高愛倫40歲時婚姻失敗,罹患抑鬱症,「最高紀錄一年就看了54次門診,甚至有回在聯合報大樓,曾想過直接跳下去」。後來戰勝病魔,61歲時再婚。

高愛倫的成名就是因為她和明星關係好,善搶獨家,文章也寫得妙,「如林青霞的婚事、胡因夢和李敖的離婚等,她跑出了大獨家,卻也顧及了當事人的顏面和心情,尺寸拿捏,讓藝人放心,安心把重要的獨家新聞交付她發表。」

林青霞格外喜歡她,因為林青霞認為高愛倫是所有記者里把自己寫得最好的一位。二人從七十年代相識,成為朋友後,「林青霞大大小小新聞,幾乎都由高愛倫一手包辦」。

林青霞回憶:

1978年我在拍《晨霧》,一位資深記者帶著一個瘦瘦有氣質的女孩到現場,說她是《民生報》新上任的記者。趁拍片空檔我跟她聊了一會兒,她竟能洋洋洒洒寫出七八篇我的心路歷程,而且並不偏離事實,我非常驚訝,電話里直誇她寫得好。

從那些篇文章之後,《民生報》有關我的新聞幾乎都出自她的手筆,她的新聞稿寫得真實,從不刻薄,甚至有點仁慈,讀者喜歡看她寫林青霞,連我自己都喜歡看高愛倫寫林青霞。

1978年我在拍《晨霧》,一位資深記者帶著一個瘦瘦有氣質的女孩到現場,說她是《民生報》新上任的記者。趁拍片空檔我跟她聊了一會兒,她竟能洋洋洒洒寫出七八篇我的心路歷程,而且並不偏離事實,我非常驚訝,電話里直誇她寫得好。

從那些篇文章之後,《民生報》有關我的新聞幾乎都出自她的手筆,她的新聞稿寫得真實,從不刻薄,甚至有點仁慈,讀者喜歡看她寫林青霞,連我自己都喜歡看高愛倫寫林青霞。

高愛倫、林青霞和楊惠姍情同姐妹。

周丹薇、高愛倫、林青霞。

林青霞和高愛倫夫婦。

林青霞、徐楓、高愛倫等小聚暢談。

高愛倫也常常在社交媒體上談論林青霞,對她總是不吝誇讚。

高愛倫被稱為「圈內人緣最好的記者」,她的明星朋友非常多,重量級的包括朱延平、張小燕和張艾嘉。幾個人常常私底下聚會。有人問她為什麼有這麼多明星朋友,她回答自己的嘴嚴,什麼秘密都不說,明星都信任她。

前段時間黃子佼出事,張小燕作為他的恩師痛心疾首,高愛倫還轉述了張小燕的獨家回應,可見關係確實不一般:

高愛倫和楊惠姍也非常好,家裡書房還放著楊惠姍送她的「琉璃工坊」的酒樽:

和張艾嘉也有非常好的交情,正是張艾嘉的關係,高愛倫先後在金馬獎、台北電影節上都有任職。

張艾嘉兒子結婚,高愛倫也應邀參加了婚禮

和台北豪門馬家外母、曾經的玉女明星韓湘琴也是老友(我們寫過韓湘琴家的故事):

有一大幫資深名演員的朋友圈:

高愛倫和台灣資深女演員胡錦。

高愛倫從報界退休時,朋友一起祝賀她榮休。

高愛倫第二次結婚時,親朋好友的人數蔚為壯觀,包括林青霞、彭雪芬、張艾嘉、甄珍等影后。

總之,作為新聞記者出身,高愛倫在圈內擁有如此強的人脈,與她的誠信、仗義和洒脫的性格分不開。最近林青霞在台灣接受了方念華的專訪,方念華還專程感謝了高愛倫,在傳媒界的地位也可見一斑。

從傷痛泥潭走出來的楊惠姍。

這次林青霞請到了楊惠姍也是令人驚喜,關於楊惠姍的故事我們寫過,她最早也是台灣影后,後與導演張毅結婚,經歷波折,改行做了琉璃藝術家。

張毅去世,楊惠姍深陷喪夫之痛,囚困於傷感的情緒中,很少出來見人。

楊惠姍一直潛心於創作。

在林青霞的晚宴上,她一頭白髮精神矍鑠,倒也能看得出當年風采。她和林青霞因拍戲而相識,同時代的江青也是她的密友。楊惠姍篤信佛教,和辜振甫的女兒是好友,這又是另外一支人脈網絡。

楊惠姍是在辜小姐的幫助下逐漸走出傷痛。

深居簡出,偶爾出來見朋友。

人到中年,好友的意義就是在關鍵時刻能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溫暖,也許是在林青霞的感染下,楊惠姍也自述愛上了閱讀,也是她人生走向從容和平靜的原因之一吧。

林青霞的交友之道是什麼?

林青霞跨越了時代,她的身份幾經轉折,從明星過渡到人妻,再到作家,身邊的好朋友也在慢慢變化著,從一開始的以娛樂圈人脈為主,現在徹底轉向了文化藝術圈。

歷經千帆的林青霞為什麼要跟作家、學者、藝術家交朋友,當然是因為作家、學者、藝術家都是有趣之人,有料之人。人到中年,利益不再是追尋的目標,有趣好玩能互相扶持互相給予飽滿的情緒價值、給予對方精神上的支持,和智慧上的指引,只有這樣玩伴才是終極依靠,才能共同面對父母生病或者去世這些人到中年很普遍很艱難但又脫離不開的人生困境。

就像身為教授的金聖華和身為闊太的林青霞早先不算非常親密的朋友,但後來成為摯交的原因除了文學上的共同語言,此外,兩個人也有一致的人生經歷,比如她們一起去北京看白先勇《牡丹亭》的時候,二人都在經歷喪母之痛,在台下都哭得淚水漣漣,相互遞紙巾;

新冠疫情期間相互給予精神上的支持,每天至少要打四五十分鐘的電話。「金聖華非常嬌柔,自知是高危一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在家裡至少待了三百四十多天,我們經常一天通兩次電話交換讀書心得、談論疫情感悟和生活點滴,她在自己的公寓里散步、讀書、寫文章、彈古箏、上Zoom教學,倒也怡然自得,毫無坐困愁城之感。」

金聖華喪父悲痛,林青霞寫信安慰。

我們常常覺得貴婦和闊太不缺朋友,確實,只要捨得花錢,酒肉朋友肯定少不了,但是身邊要有一個高質量的朋友圈,就還真不是有錢就能做到的。

多少貴婦坐困愁城,多少貴婦空虛怨恨,像林青霞這樣,在兩岸三地擁有一個這樣巨大的朋友圈,能和如此多的文化名流成為老友,除了她是林青霞,除了她強大的經濟實力,她個人的秉性里真誠,好學,忠厚幫了她許多。

第一,富不算難得,富之後的貴氣,才是真難得。

我們常說富貴,富貴,富的意思我們都懂,但貴的意思,大家未必在意。

管子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是指大部分的人要在生活無憂的狀態下才能成為一個知禮守節的人。林青霞自謙讀書不多,但明星生涯的大世面還有嫁入邢家之後的優裕生活的滋養讓她從女明星變成了真「貴婦」,在這裡,貴不止於有錢,而是有錢之後的那種屬於金字塔尖的品味,風度,與心胸。

例如,她回台北,第一時間要帶朋友們去吃她愛吃的擔擔麵,一邊親熱地與民眾們打著招呼,但小食店門外,一直等待的是一輛有司機的灰色賓利,貴婦的生活習慣與作派自然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是她熱愛平凡生活的熱情。

和林青霞交往是一件輕鬆的事,她盡足了一個沙龍女主人的責任,你來,有車接,你去,有地方盤桓,而且還是極有品味的所在,所以她香港的「半山書房」一直匯聚著強大的人氣,關於這套房子的故事,我們之前也寫過。

很多朋友對她的熱情、周到印象深刻。金聖華回憶第一次見她:

青霞特別好客,從客廳中的瓶瓶罐罐里,掏出好多從各地送來的小吃,一碟碟放在桌子上,讓我嘗嘗。

是時候告辭了,我們穿過後院,走進屋子,她一轉身拿出一大盒GODIVA巧克力,接著,又搬出一大本印刷精美的雜誌,不太記得內容了,似乎是有關溫莎公爵夫人珍藏珠寶的,說是要送給我。我知道她待客有道,這麼殷切,也因為我事前聲明,從來沒有上門兼差的經驗,這次破例,是為了交個朋友,絕不收費!

「東西太重了,我先替你拿著!」毫無架子的大美人體貼的說,一把將禮物拽了過去,提在手上,另一隻手挽著我,送我到前來接我回家的車邊,跟Alan禮貌的打個招呼。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的會晤。

青霞特別好客,從客廳中的瓶瓶罐罐里,掏出好多從各地送來的小吃,一碟碟放在桌子上,讓我嘗嘗。

是時候告辭了,我們穿過後院,走進屋子,她一轉身拿出一大盒GODIVA巧克力,接著,又搬出一大本印刷精美的雜誌,不太記得內容了,似乎是有關溫莎公爵夫人珍藏珠寶的,說是要送給我。我知道她待客有道,這麼殷切,也因為我事前聲明,從來沒有上門兼差的經驗,這次破例,是為了交個朋友,絕不收費!

「東西太重了,我先替你拿著!」毫無架子的大美人體貼的說,一把將禮物拽了過去,提在手上,另一隻手挽著我,送我到前來接我回家的車邊,跟Alan禮貌的打個招呼。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的會晤。

林青霞宴客,總是會拿出誠心誠意的招待,既有細緻的款待,又力求氛圍自然,細節見真章。宴請金耀基:

我激動得「呼女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剛好家裡做了我最愛吃的白灼東風螺,女兒端出陳年茅台,一杯下肚,熱腸滾滾,已是人生。

我激動得「呼女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剛好家裡做了我最愛吃的白灼東風螺,女兒端出陳年茅台,一杯下肚,熱腸滾滾,已是人生。

宴請莫言也是茅台+水餃,既有誠意,還凸顯山東老鄉情。

林青霞對朋友超級周到,格外慷慨,比如她為白先勇結帳,還自述為員工訂機票酒店。

自掏腰包給粉絲簽名:

金耀基又一次相約青霞去半島酒店飲下午茶,當時有一個美國華僑認出青霞後,拿一張20元美金打算請青霞為他簽名,誰知那張美金又皺又污糟。結果林青霞打開皮包掏出一張新簇簇的港幣50元,然後在上面簽名,送給那個影迷。

金耀基又一次相約青霞去半島酒店飲下午茶,當時有一個美國華僑認出青霞後,拿一張20元美金打算請青霞為他簽名,誰知那張美金又皺又污糟。結果林青霞打開皮包掏出一張新簇簇的港幣50元,然後在上面簽名,送給那個影迷。

林青霞自己慷慨,結交的也都是慷慨大方的好友,比如我們曾經寫過的甄珍。高愛倫曾說對甄珍最大的要求就是「好好守住自己的錢」。

讓高愛倫對她津津樂道的,是甄珍的「慷慨大方」,絕對是台港演藝圈中無人能出其右,「雖然我叫她『甄姊』,但是我卻常常心急如焚地監督她、糾正她、指責她;大方不可無度。我知道甄姊很多故事後,當笑話也當真地說:『如果我不騙你一點錢,我都會覺得對不起自己。』」

在約束甄珍不要胡亂虛擲千金這件事上,不管高愛倫如何奚落她,甄珍還是笑嘻嘻的由高愛倫以下犯上,甚至要求甄珍每天對自己說3遍「好好守住我的錢」。一段時間後,甄珍真的像個孩子似的,每天在微信里留語音,後來說著說著,甄珍改了話反問高愛倫:「我根本沒有錢,有什麼好守的?」這段警語也成了兩人之間的笑話。

讓高愛倫對她津津樂道的,是甄珍的「慷慨大方」,絕對是台港演藝圈中無人能出其右,「雖然我叫她『甄姊』,但是我卻常常心急如焚地監督她、糾正她、指責她;大方不可無度。我知道甄姊很多故事後,當笑話也當真地說:『如果我不騙你一點錢,我都會覺得對不起自己。』」

在約束甄珍不要胡亂虛擲千金這件事上,不管高愛倫如何奚落她,甄珍還是笑嘻嘻的由高愛倫以下犯上,甚至要求甄珍每天對自己說3遍「好好守住我的錢」。一段時間後,甄珍真的像個孩子似的,每天在微信里留語音,後來說著說著,甄珍改了話反問高愛倫:「我根本沒有錢,有什麼好守的?」這段警語也成了兩人之間的笑話。

慷慨,也意味著懂得感恩,總體而言林青霞這一幫朋友都是心存溫暖且懂得感恩之人,高愛倫出書時,林青霞為她寫序,媒體揶揄,你給女神寫了半輩子,她就給你寫一頁。

高愛倫則說:「我寫她一萬篇已成過眼雲煙,她寫我一篇,卻讓我輕舟飛越萬重山。我們之間的秀才人情珍貴如金銀。

第二,一顆平常心,放下身段,善於給自己找樂子,給朋友找樂子。

林青霞坦言早年有完美主義傾向,幹什麼都放不開,害羞的程度不敢想像,所以白先勇對她的第一印象是「冷艷」。但隨著年紀增大,又有寫作的愛好,林青霞漸漸地開始遵從本性,也放下了一些外在的執念和包袱,她說,只要自己開心,朋友開心,出點小洋相不算什麼。

比較明顯的例子是她參加卡地亞的剪彩活動,毫無徵兆地唱了一段京劇,實話講,水平只能說一般吧,這個舉動也是有點出乎意料,網友們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吐槽了一陣子。

林青霞卻不以為然,這次金馬獎的宣傳片,她又唱了:

她喜歡為朋友們畫小像,隨手拿起紙來簡單畫幾筆,送給朋友,皆大歡喜。

林青霞和金聖華互相畫像。

除了寫作,林青霞還愛上畫畫,圖為她臨摹常玉以及馬蒂斯的畫作,說人生夢想是可以在巴黎白教堂前面擺攤兒畫人像。

她還喜歡打桌球,每天都會打,精力充沛,生活過得豐富有趣,自然也能帶給周圍人正面的能量,給自己找樂子,也為朋友找樂子,人到中年之後,這已經是一種珍貴的技能。

第三,中年人的深厚友誼,靠時間,靠實力,靠真誠。

縱觀林青霞的閨蜜圈,施南生,張叔平,江青,高愛倫、金聖華……各個領域都有,娛樂圈,學術圈,名流圈,文學圈……動輒十幾年,幾十年都不在少數。

因為歲月流逝而攢下來的朋友,都是久經考驗的朋友,品行,性格都要合拍才會成為老友,不光是你在觀察別人,別人也在觀察你,但凡人品差一點,都很難讓人願意與你長久交往。

而此時的友誼,完全是一種類似家人的關係,大家各有各的艱難,各有各的能量,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互相幫忙才能走完這漫長的人生路,保持自己實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有人有經濟硬實力,有人有情緒軟實力,有人有智慧金實力……

而這時的友誼反而變得比年輕時代更純粹一些更趨精神化了一些。林青霞過五十之後,開始喜歡和作家交朋友,源於她的苦悶,文學創作給了她新的排解路徑,新的生活之道。

她寫作的熱情不是沽名釣譽,也不是浮華名利使然,你會感覺到她是真的好學,她和她的朋友們是真正地有著熱切的共同語言,繼而有著類似的價值觀,或者共同的精神信仰。這種友情純粹,清爽,也會帶給人很大的能量。

林青霞豪宅失火,她擔心的不是金銀珠寶,是掛在牆上的書法作品還在不在;

談起江青時會說她的腳都變形了,一輩子為舞蹈而活,神態里又是欽佩又是心疼,可見她的擇友標準還是更偏重精神性的,需在做人做事上有與她共鳴之處,她所交往的朋友也都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引導著她的進步。

白先勇、金聖華指引了她的文學道路;楊惠姍與她是佛友,交流人生感悟,增加生命韌性;江青教她為了鍾愛的事業可以付出一切。

所以,這就是一切交友之道的根源吧,從術的層面講,你要厚道,要仗義,要真誠,要熱情,要慷慨,但從本質上來講,最高級的友誼永遠是人格上的相互欣賞,一起成為更好的人,一起相互呵護著精神上的共鳴。

林青霞說人的長壽就是靠高質量社交,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好的高質量的社交生活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命質量,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真正影響人的晚年生活有三項,除了經濟,還有就是成就感,即你在社會群體中的受尊重程度(這一點林美人靠自己的電影成就早就擁有了),最後就是高質量的人際交往。

人是群居動物,年輕時風光時你有朋友不足為怪,但老了,你還有一堆朋友,而且各個年紀都有,只說明一點,你這一生非常圓滿和成功。

高處不勝寒,老去都蕭瑟,要反其道行之,當然是更需功力,願我們所有人能從林美人的故事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感悟。

附錄:

1、關於楊千霈的故事:名利場||郭晶晶為朱玲玲賀63歲生日,做豪門新抱真是一種修行……

2、關於吳慷仁的故事:人物||吳慷仁:他就像花豹一樣,只挑好的獵物

3、關於瓊瑤的故事:憶舊||瓊瑤隱退,一代言情女王隱秘的愛情江湖……

4、關於張叔平的故事:香江憶舊錄||讓章子怡、湯唯挨罵的「第一美指」張叔平究竟有什麼來頭?

5、關於李菁的故事:當年美人||李菁:一個女人的華麗路和孤獨死

6、關於江青的故事:香江憶舊錄||林青霞巴黎過年,什麼樣的女人到老都有朋友……

7、關於林青霞豪宅的:扯白||林青霞收豪宅之:女明星嫁生意人到底好不好?

8、關於韓湘琴的故事:名利場||這個看起來毫無建樹的綜藝咖兼闊太弟弟,家族竟是部台北娛樂編年史

9、關於楊惠姍的故事:憶舊||影后與女作家都愛大導演,這段三角戀情的代價有點大……

推薦:名利場||張艾嘉獨子大婚,老錢、潮人齊聚,人脈橫跨台港娛圈老中青……

上文:名利場||被損耗的網紅

推薦:名利場||張艾嘉獨子大婚,老錢、潮人齊聚,人脈橫跨台港娛圈老中青……

上文:名利場||被損耗的網紅

作者:伊莎貝拉

責任編輯:Miss H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ae8a5a92372a211772de621f976d166.html



道歉聲明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