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超模跨界儲能,助力出海最後一站

2023-12-13     鋅財經

原標題:國際超模跨界儲能,助力出海最後一站

文/路世明

編輯/大風

2023年的儲能市場,「風雲變幻」「冷熱交替」。

截至2023年11月,全國現存儲能相關企業143,339家,新註冊儲能相關企業61,116家,約占總數43%,眾多企業的紛紛入局,也讓這個賽道格外擁擠,國內的「內卷」也讓眾多企業開始轉戰海外市場。

隨之而來的是儲能賽道擁堵、產品同質化嚴重、價格競爭激烈問題越來越明顯,讓海外市場「由熱變冷」。同時,伴隨著《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的生效,法規要求電動汽車電池與可充電工業電池計算產品生產周期的碳足跡,未滿足相關碳足跡要求的,將被禁止進入歐盟市場。

西方世界對我們的發展限制,使得中國企業出海難度持續性增加,除了此前的碳關稅等相關限制,儲能出海還要面臨新的一系列難題。

在國際層面,部分國家實施的技術保護政策限制了中國電池企業的技術引進;各國的環保法規可能對中國電池企業的生產運營產生影響;全球電池產業競爭激烈,中國企業需應對國際巨頭的挑戰......

具體到業務層面,企業因為對不同國家的政策、法規、行業等信息不了解,不好搭建本地銷售團隊,造成出海難。同時,由於缺乏本地服務團隊,導致獲得信息之後,不能及時準確的對接客戶,造成接單難。包括落地層面,也因為缺乏運維團隊,導致儲能產品的運輸、倉儲、落地安裝、售後等問題難以解決。

雖然儲能出海難度面臨困難重重,但是伴隨著各個國家的碳達峰時間點在即,雙碳大背景下,全球的能源危機持續緊張,全球能源替代的方向,業務依然充滿著機會點。

當然,作為一個各環節目前有所缺失的新興產業,除了持續地進行能源變革、新技術引入、效率提升、產品智能化升級,以及擴大規模化帶來的邊際成本優勢之外,還有很多環節需要完善,甚至還有很多商業模式還沒有解鎖。

不過即便問題重重,黃超燕及其團隊經過了一年多的國內外全球市場調研,依然發現了巨大商機,與全球合作夥伴們聯合創立了3s-energy,為國內儲能企業出海助力,同時為大家拓展新的無限可能,共贏雙碳大賽道產業機遇。

國際超模跨界儲能

作為國際超模的黃超燕,是四川大學客座教授,國際微笑組織中國親善⼤使,曾任上市公司赫美首席品牌官及公益大使,Miss Yolanda品牌創始人,擁有十餘年一線國際出海經驗,豐富的商業管理經驗,以及豐厚國外人脈資源儲備和全球視野,並長期致力於美學研究以及中國企業出海探索,同時擔任奔馳、華為、GC、⼒拓、法國嬌蘭、施華洛世奇等品牌的跨界合作藝術家。

同時,黃超燕更是一名綠色健康生活方式美學的踐行者,熱愛公益的她力行低碳出行,為綠色地球、碳中和付出行動。在一次國際綠色公益活動中,她觀察到儲能循環系統正是眾多國家在積極推行的綠色節能減排方案,促進碳中和。雖然這是一個從美學到科技的巨大跨越,但如果綠色可持續能源可以讓這個星球變得更美,那不也是能讓自己一直鍾愛的美的事業得到更好的升華和延續麼?

在此之後,黃超燕調研走訪了大量新能源儲能企業,並參加了國內外各類儲能相關展會後,黃超燕發現自身資源有很多可以幫到這些企業完成海外的落地和閉環。黃超燕最終決定聯合創立3s,為儲能企業出海掙取碳匯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出海並非易事

一面是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另一面是「有利可圖」的政策利好,中國儲能企業開始在海外市場頻頻布局。

但就眼下來看,儲能出海的故事並非那麼的「精彩」。儲能這個高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行業,眾多儲能企業出出海面臨了以下問題。如:

1. 行業認知成本高;
2. 運營成本高;
3. 管理成本高;
4. 營商環境不熟悉;
5. 產品同質化嚴重,狂打「價格戰」;

一窩蜂出海之後,我們的儲能企業們驟然發現,海外的服務環境與國內天差地別,這也讓儲企們造成了大規模積壓。今年下半年,儲企都在抱怨出海卷,但是卷的原因大家並沒有深度去剖析以及有合理的應對方案。

產業發展太快帶來的同質化競爭,以及海外的藍領工人成本居高,電力施工安裝屬於高技術門檻的工種,海外安裝派單積壓,無法有效處理,導致了出現大規模的儲能電池在庫時間過長,規模增加了成本。

同時,企業依然還在傳統貿易行為,商業模式都還在最傳統的交易上,根本沒有意識到一些關於碳收益的事情,更別提如何去經營運用了。

加速賦能儲能企業

作為一家專注中國儲能企業出海落地的服務企業,為幫助企業順利出海,3S與各國合伙人們在日本、美國、英國等十餘國設立並運營3S Energy Solution本地團隊和公司,利用海外資源整合、國內強大供應鏈生產製造設計能力,能夠為儲能企業出海設計更匹配的多場景產品,幫助儲能企業快速適應海外更廣大用戶的差異化、個性化、地域化需求。

這種線上結合線下、科技結合貿易、打通海外本地化服務供給綜合服務模式,在深厚的團隊基礎上,3S根據中國企業出海不同階段,提供了一站式出海服務,3S的本地化服務包含了准經銷商服務、安裝商整合平台服務、售後維修SaaS服務三大板塊。

其中,准經銷商服務適合品牌已出海或計劃出海,缺乏本地化專業銷售團隊,幫助解決缺少本地化專業法律政策、銷售團隊,自運維海外團隊過本過高等痛點。服務內容包含:各國認證、倉儲物流、產品授權推廣服務、優先推薦產品服務。與企業建立區域或全球推廣業務授權合作,根據全球客戶需求,優先推薦授權合作產品,助力企業業務增長。

事實上,相比其他環節,儲能產品出海最大的難點其實在於落地安裝。有業內人士稱:「截止2023年10月,德國已售出家庭光伏產品安裝預約至少要排隊5個月後可完成。」

而據悉,3S通過團隊能力,短短3個月整合了全球13個國家及區域安裝商資源約1345家(數據持續增長中),能夠為中小儲企客戶設備的安裝落地,快速匹配當地高效的安裝商。並且3S還搭建了售後需求網絡平台,讓企業能快速了解目前設備的安裝進程,以及安裝完成後消費者的其他需求。

為了儲能企業更方便管理海外業務,3S還推出了自己的碳足跡OS,從產品原材料獲取、生產品製造、產品分銷、產品使用、產品末期的5個階段生命周期監測與管理,打通行業、貿易、區域等壁壘,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碳中和、碳核算、碳積分、碳交易、碳普惠。同時,也將更好的為企業掙取那部分難度、複雜度比較高的碳匯。

黃超燕表示,雖然是跨界儲能這個行業當中,但是自身多年的國際視角以及可協調資源,借力中國強大的供應鏈產品技術開發能力,加上團隊搭建的全球線上線下服務能力,3S在這個賽道里尋找到新的發展機會,相信其將服務更多的儲能出海企業,朝著成為全球最大最高效的儲能出海服務商、中國儲能行業出海服務的領軍助力者的使命,全速前進,助力出海最後一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1e9d84b9f81e5299dd8249dcdf4ed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