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妍
編輯/大風
淘寶、京東、拼多多,幾大電商巨頭都不約而同地看中了短劇這塊肥肉。
淘寶早在App底部的「直播」板塊里,放上了「劇場」的二級入口,裡面有大量淘寶獨家短劇;今年4月,拼多多在「多多視頻」里新增了「短劇」入口,跟「直播」並列;京東也在首頁「逛」頁面的推薦信息流中,悄悄增加了短劇相關內容。
淘寶/京東/拼多多短劇
不難發現,短劇作為一種新型內容形式,在傳統電商平台內的權重得到了明顯提升。
這背後是,進入存量時代後,即便是淘寶、京東、拼多多這些業內巨頭,也不得不面臨用戶增長放緩的挑戰。平台們布局短劇,豐富內容生態,為的是提升用戶粘性的同時,拉動平台產品銷量。
這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暗自較量,在短劇這片新戰場上,淘寶、京東、拼多多都希望能找到新的增量。
淘寶、京東,主打品牌定製短劇
雖然淘寶、京東、拼多多都布局了短劇,但三家的打法和邏輯還是不太一樣的。
目前來看,淘寶是在短劇領域投入最大,重視程度最高,布局最專業的平台,暫時走在了其他兩家的前面。
它的「劇場」看上去像個短劇版的愛優騰,裡面還分成全網短劇熱榜、淘寶獨家短劇、女頻甜劇、男頻爽劇精選推薦幾個細分類目。
淘寶劇場截圖
去年12月,淘天集團把淘寶直播和逛逛合併,成立內容電商事業部,由當時的淘寶內容電商總經理程道放統一帶隊;今年4月,淘寶逛逛聯合淘寶短劇推出了一項「百億淘劇計劃」,提供超千萬現金扶持、百億級流量助推,單部投資金額最高達到500萬元。
投入那麼多資源,淘寶想玩的是品牌定製劇那套。
淘寶一般會和品牌商家合作,根據品牌需求和營銷策略,為它們量身定製一部短劇,視頻中會上線相關產品連結,方便用戶一鍵加購。看似又土又上頭的短劇,本質上是品牌方的廣告片。
比如珀萊雅冠名的《打工吧!BOSS》,講的是打工人和老闆互換身體,最後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故事,劇情推進過程中,會反覆出現珀萊雅旗下的各款產品,用戶能邊看邊點下方連結買同款。
淘寶短劇截圖
京東的套路跟淘寶差不多,短劇內容基本以品牌宣傳和帶貨為主。
珀萊雅、韓束、C咖這些品牌官方號都上線了自己的短劇作品,劇里巧妙植入了品牌Logo和產品,頁面下方有商品連結和直播連結。但京東暫時沒有專門的短劇板塊,短劇內容會混在信息流中,分享給感興趣的用戶。
值得一提的是,淘寶、京東都在短劇里推出了「搜圖」功能。
短劇畫面暫停後,用戶可以利用這個工具找同款,像是女主的穿搭、裝飾等等。在品牌方主推的產品之外,平台還能藉機賣其他產品。
上淘寶/下京東
這種短劇模式的優勢非常明顯,就是帶貨轉化效率比較高。據報道,2023年,淘寶雙十一推出的12部定製品牌合作劇,觀看人群後鏈路商業轉化率最高達30%。
但同樣也因為商業味太濃,淘寶、京東至今沒有出圈爆款短劇,跟抖快這些內容短視頻平台相比,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拼多多,輕商業重用戶粘性
在淘寶、京東的襯托下,拼多多的打法看上去就簡單多了。
在多多視頻里,有個短劇的信息流,點右上角有個短劇熱門榜單,甭管是豪門霸總、都市甜寵還是龍王贅婿,都能找到對應的內容。
拼多多截圖
這些短劇也不是品牌定製劇,就只是普通的短劇。
拼多多和國內一些短劇MCN機構達成批量合作授權,很多都是二輪劇。它此前也發布了相應的短劇扶持策略,集均有效播放量小於5萬的,每千次播放給5元獎勵,最高給到30萬;大於5萬的,每千次播放給7元獎勵,最高給到60萬。
所有在拼多多上線的短劇,用戶都能免費觀看。
拼多多更像是在原本的電商App里,新插入了一個看短劇的App。
也因此,拼多多的商業屬性更輕,它的短劇內容沒有附帶的商品連結,也沒法識圖搜索劇中同款產品,只是將一些商品信息混進短劇信息流中。
一般用戶在拼多多上,連續滑動5-8集左右的短劇,就會刷到一條根據算法推薦,帶有商品連結的短視頻。如果不想買,也可以直接划走,不用強制觀看。
拼多多短劇信息流截圖
不難發現,相比起提高帶貨轉化率,拼多多在更大程度上,是從提升用戶活躍度上考慮的,想要用短劇來培養用戶粘性和忠誠度。
在這件事上,拼多多有自己的先天優勢。
跟淘寶京東不一樣,拼多多最開始從五環外切入市場,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因此它可能是國內下沉市場用戶數量最多的電商平台。這就跟眼下短劇市場的目標受眾高度重合。
也就是說,拼多多和短劇的結合,一定程度上是對市場趨勢洞察後的戰略協同。隨著雙方合作的深入,平台有可能會找到新的增長點。
發力內容,補足生態缺口
幾大電商巨頭擁抱短劇背後,是更深層次的流量焦慮。
隨著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漸觸及天花板,整個電商行業營收增速放緩,進入白熱化競爭階段。新用戶的獲取成本越來越高,淘寶、京東、拼多多都不得不調整策略,從擴張規模轉向對用戶的深度運營。
電商巨頭們卷價格、卷服務、卷產品,花樣百出各顯神通,最終目的都是尋求「留量」。
跟抖快相比,淘寶、京東、拼多多都是以購物為導向的貨架電商平台,用戶目的性強,效率高,但與之相對的是,平台內容屬性不強,用戶停留時長是有限的。回歸初心,奪回用戶心智,成了眼下幾大平檯布局的重點。
因此今年開始,各大電商平台都開始發力內容消費賽道,想要通過內容化轉型來吸引和留住用戶。
今年4月,京東宣布投入10億現金和10億流量作為獎勵,不設上限,吸引扶持原創內容創作者以及高質量內容生產機構入駐,同時它也在籌備頭部達人的孵化,想要培育出國民度更高的大主播。
再早幾天,淘寶內容電商宣布,今年將新增百億現金、千億流量,用真金白銀來支持主播、達人以及內容機構。
這其中,短劇是電商內容布局的重要一環。
短劇背後的電商價值不言而喻,對於品牌商家來說,多了一個商品曝光,提高銷量的機會;對於平台來說,既提高了用戶粘性和忠誠度,也緩解了流量焦慮。
再者,短劇相比起直播帶貨,成本可能還要更低一點。畢竟頭部主播直播間的坑位費、抽成和佣金,都是不菲的開支。
電商平台間的戰火仍在不斷蔓延,短劇成了新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