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網易的時候,我只是想做一個小老闆,我從來沒有一個遠大的理想,也沒有想要成為一個很有錢的人。」
丁磊的這番話,背後是一個從門戶網站變成遊戲公司的網易。
網易雖然擁有許多業務,但真正支撐網易底色的仍然是遊戲。
就在前些天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上,網易家的遊戲還出了把風頭,用技術贏得了喝彩。
9月中旬,據伽馬數據7月手游流水測算榜和SensorTower7、8月國產手游收入榜,網易的《逆水寒手游》都排在前三的位置。
今年、尤其是暑假期間是國產二次元遊戲密集上線的時刻,市場上遊戲產品供應暴增,武俠類的《逆水寒手游》最終卻能一舉勝出。
而在8月末,網易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財報,也同樣表現不俗。
第二季度網易凈收入240億元,同比增長3.7%,毛利潤為144億元,同比增長11.1%。
其中,遊戲及相關增值服務凈收入為188億元,同比增長3.6%,在總凈收入中占比78.29%。
在七麥數據的遊戲暢銷榜上,排名前20款遊戲中網易有6款。
排名第2的《逆水寒》、排名第5的《蛋仔派對》,排名第7的《巔峰極速》、排名第10的《全明星街球派對》,排名第13的《夢幻西遊》和排名19的《率土之濱》。
這6款遊戲中,《逆水寒》和《巔峰極速》上線於今年6月,《全明星街球派對》今年5月才開始內測,8月才正式上線。
換言之,上述三款遊戲的收益,並沒有在2季度財報上有什麼呈現,3季度的情況或許會更加勁爆。
網易的穩定發揮,意味著什麼?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李豪悅、《中國經營報》許心怡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西遊、哈利、陰陽師等IP的穩定輸出,加上蛋仔、逆水寒的崛起,促使了國產遊戲真正的常青樹網易出現了一波躍升。
整體成就,依然是網易堅持了20年的重視原創與精品研發的研運理念作為強力後盾。
持續有爆款,在國內遊戲行業里是一個異數。
二十年來持續有爆款,則是異數中的異數,網易做對了什麼?
愚以為:
網易作為國內僅次於騰訊的遊戲廠商,特別重視在垂直領域的挖掘。
沒有遠大理想,專注當下,才能出爆款,才有資格談理想。
昔日的陰陽師、第五人格等遊戲的探索和成就,刺激了網易在垂直細分上去試錯的決心。
在多次試錯後,蛋仔派對、逆水寒的成功,看似偶然,但也是一種堅持精品原創和垂直深挖的必然。
接下來網易的目標鎖定在哪個垂類呢?
網易也給出了答案。
網易副總裁胡志鵬在8月24日晚上的電話會議上表示:「從2017年阿爾法圍棋戰勝李世石之後,我們就注意到了人工智慧未來將會對內容產業產生巨大的影響和變化。從那時候起,網易就開始做今天的準備,整個過程中,我們克服了非常多的困難,今天的成功也是我們在
人工智慧方面多年持續投入的結果。」
事實上,從業務層面來看,其AI技術力滲透到旗下業務的方方面面。
僅在遊戲業務方面,基於自研大模型等AI技術,網易遊戲行業首創了智能NPC互動、AI文字捏臉、AI換裝等創新玩法。
這樣的打法,對網易遊戲有何意義?愚以為:
AI大模型可以極大的降低遊戲在研發上的成本(人力、時間和創意)。
缺少渠道而以精品原創達到二十年穩定輸出的網易,需要這個火力支撐點,保障自己在遊戲產業的地位不動搖和參與全球競爭。
對遊戲業務而言,作為數字媒體的集大成者,AIGC可以服務於遊戲從策劃、原畫、配音、遊戲測試到遊戲程序設計等諸多層面。
現階段,已經可以扮演創作者的輔助外掛,提升創作效率、降低人力消耗和研運成本。
當然也可以用智能NPG等噱頭來解決遊戲世界枯燥的環境,增強遊戲體驗,其可以發揮作用的空間,還有更多想像空間。
如在網易遊戲《逆水寒》中,就實裝了「遊戲GPT」後。NPC可以實時地和玩家互動,擺脫腳本交互的束縛。
於是,成為爆款。
整體來說,網易在自研遊戲上的精粹技術,幾乎都集中在了《逆水寒手游》上,這讓這款遊戲在質量上無限接近3A大作。
在玩家普遍對於傳奇類遊戲和各種走輕巧路線的手游有了審美疲勞下,難得一見的重度精品遊戲就站穩了市場。
此外,AI的運用特別是玩家能夠體驗到的人工智慧NPG,作為遊戲創新性噱頭,也起到了較好的導流作用。
同時要注意到,網遊具有版本疊代過程中不斷疊加玩法體驗和技術創新的能力,包括此前在蘋果發布會上展示的逆水寒手游光追效果,都是可以帶來沉浸式體驗的「小細節」。
只要網易不斷疊加更多內容體驗,其勢頭就能得到保持。
網易遊戲的爆款神話已經持續了20年,接下來還能帶來何種驚喜,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新出版有《自媒體寫作從入門到精通》(清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