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發文,於我這個猴子而言,有著特殊的意味。
對於寫了整整20年遊戲產業時評的猴子而言,這是一個「猴王出世」的大日子。
今天,《黑神話:悟空》全球解鎖,正式上線。
萬眾期待的國產首個3A大作,要「猴王出世」了。
書樂此前曾對媒體預言,100萬套只是起手式,500萬套才算國產3A大作。
現在,我有理由相信,這款遊戲將有機會沖頂1000萬套。
結果,不負眾望,在8月6日至13日裡,《黑神話:悟空》預購拿下當期全球第一名。
這個遊戲有多火?看看周邊:
從一周前開始,這款備受關注的遊戲就已頻頻登上熱搜。
包括「黑神話悟空泄露」「猜boss」「IGN中國滿分」等話題受到了玩家關注。
19日,《黑神話:悟空》與瑞幸咖啡推出的聯名套餐在社交媒體刷屏,相關產品迅速售罄、優惠券核銷問題等引發熱議。
瑞幸首席增長官(CGO)楊飛在朋友圈也感慨:「全國周邊秒售罄,差點系統崩潰,男性購買力今早顛覆團隊認知了。」
順便,19日這天,華誼兄弟觸及20%漲停,浙版傳媒、富春股份一度漲超5%。
《黑神話:悟空》火到,連不是遊戲股的搭車股,都帶火了。
這部遊戲還要怎麼火?
根據2024國游銷量半年榜,該遊戲在預售一個月後,銷售額達到了3.9億元,銷量為120萬份,大幅打破了國產遊戲的預售紀錄(原紀錄為10萬級)。
《黑神話:悟空》定價分幾個類別,標準版在Steam和WeGame等PC平台統一售價268元(PSN港區售價296元港幣),豪華版則售價328元。
在數字版之外,實體豪華版售價820元,包括了遊戲兌換碼、收藏鐵盒以及黃銅緊箍等遊戲周邊。
實體收藏版則售價1998元,在實體豪華版的基礎上額外包含了「天命人」手辦和其他周邊產品。
有人將《黑神話:悟空》稱為遊戲界的「《流浪地球》時刻」,甚至正在全球範圍掀起「西遊狂潮」。
遊戲平台Steam數據顯示,不僅是在中國區,在目前全球熱銷商品中《黑神話:悟空》都持續霸榜第一名。
與之相對的是,7月公布的《2024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國內上半年主機遊戲市場實銷收入7.97億元。
此前,《黑神話:悟空》製作人馮驥曾表示,玩家每遊玩一個小時,平均所需要的開發成本是1500萬元~2000萬元人民幣。
有消息表明,《黑神話:悟空》的遊戲時間可能在20~30小時左右,以此計算,遊戲開發成本在3億元~6億元。
這款遊戲為什麼這麼火、市場潛力究竟如何?
此前有遊戲可以與之媲美嗎?
為什麼是初創團隊做出來,而不是騰訊網易這樣的大廠呢?
在黑神話之後,會有更多3A遊戲嗎?
此外,為什麼讓瑞幸蹭熱點呢?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劉曉潔、九派財經記者王芊蔚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為:
1千萬套,或許才是悟空求取到的真經,也是斗戰勝佛這個東方戰神的題中應有之意。
《黑神話:悟空》爆火的最大根源,在於中國遊戲產業一直在3A遊戲上存在空白。
世界第一大遊戲市場和最有錢的遊戲公司,卻沒有真正在全球被稱之為3A遊戲大作的產品,這是中國遊戲人和玩家內心的痛。
《黑神話:悟空》被寄予厚望,也基於此。
這款遊戲,在國內,沒有可以與之對標的「平替」。
從遊戲類型上看,儘管是角色扮演遊戲,但在國內自2000年代開始網遊當道後,MMORPG遊戲雖說一度是頂流,且在手游時代依然影響力較大,但「動作戲」很少,只是機械式的出招。
而《黑神話:悟空》在風格上更像《刺客信條》《戰神》這類真正動作元素多樣的「大片」。
因此,在國內,暫時無遊戲可與之對標。
倒是國外的《戰神》,從神話背景、畫面風格和動作風格上,都有一些相似之處。
或許可以成為全球遊戲中的東方戰神,畢竟主人公本就是斗戰勝佛。
同時,一切不能用盈收來判斷成敗。
黑神話悟空本質上是國產遊戲一次不求賺錢、只求質量的衝擊3A遊戲之戰。
遊戲圈和玩家帶有強烈的情懷感,加上其是單機遊戲,更代表著頹勢二十年的國產單機的復興希望。
但同時,買斷制的單機遊戲就算全球銷量達到頂級大作,其收益也不會如網遊那般吸金。
個人認為,百萬銷量只是多年期待的爆發,沒有500萬套以上銷量,就無法成為實至名歸的國產首個3A大作。
但就當下的表現而言,1千萬套可期。
至於為何不是大廠出品,則有些故事。
事實上,遊戲科學本身就是脫胎於騰訊的量子工作室。
當年該工作室推出的暗黑類網遊《斗戰神》,儘管在市場上遭遇失敗,卻成為了《黑神話:悟空》的一個開端。
儘管是初創工作室,但卻有大廠背景,這也是其最後獲得騰訊注資的一個遠因。
此外,大廠過於注重遊戲在收益上的「爆款」能力,而單機遊戲顯然無法達成KPI。
而帶有強烈情懷感的初創遊戲工作室,反而敢於衝擊各種創意。
恰如此前許多引發關注、叫好也叫座但並不爆賺的國產獨立遊戲,也大多源自於敢闖敢拼的初創團隊一般。
國產遊戲正在走向精品遊戲和遊戲出海,要在海外市場真正參與全球競爭,僅僅靠此前手游通過填補類型空白而獲得紅利的打法,已經不再現實。
用3A遊戲來衝擊全球市場,是國產遊戲的大勢所趨。
但不得不承認,即使《黑神話:悟空》成為中國第一個3A大作,對於目前的國內遊戲行業而言,只是更堅定走精品遊戲之路這一方向。
但短期內還難改變國產遊戲七分營銷、三分研運的積弊。
至於和瑞幸聯名,則是一個關於宣發的故事。
對於瑞幸而言,這是一個大熱點,值得聯名,也能帶有強烈的國潮味道。
對於《黑神話:悟空》,則意味著破圈,單機遊戲的核心用戶體量不大,影響力並不會直接變成銷量。
目前的預售,事實上已經見到了核心用戶的天花板。
要想衝擊千萬銷量,需要破圈。
國內先破圈,然後再去海外……
《黑神話:悟空》或通過瑞幸切入三四十歲的中產白領群體視野,也可用國貨之光個國內首個3A大作喚起一部分人對單機遊戲的硬核回憶,擴大朋友圈。
畢竟,瑞幸的地面優勢可以讓物料在城市人流密集區撲面而來。
而且其門店的密集程度,可以讓IP的曝光量達到峰值,這幾乎可以省下極海量的地面推廣成本。
加上,受眾畫像很精準,對嘗鮮體驗產品的消費能力也較強,都可能讓《黑神話悟空》更容易達成千萬銷量的奇蹟。
祝福《黑神話:悟空》,我們的斗戰勝佛,此戰必勝。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產業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