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騎行熱|「不賺錢」的捷安特求解全球健身市場

2024-09-24     北京商報

幾經折騰,捷安特終於將Stages Cycling收入囊中。9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捷安特以破產程序收購了美國健身車品牌Stages Cycling的資產,現已交割完成。捷安特一直有意收購Stages Cycling來豐富自己的業務線並創建一個全面的騎行生態系統。但在這之前,捷安特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劍指全球健身市場

9月24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捷安特母公司巨大集團宣布已透過美國子公司SPIA Cycling Inc.以破產程序收購美國健身車品牌Stages Cycling的資產,得標金額為2010萬美元,並已完成交割。

捷安特一直有意收購Stages Cycling。2023年1月,捷安特計劃向Stages Cycling投資2000萬美元,收購其超過30%的品牌所有權,但隨著收購計劃推進,雙方無法就最終協議的條款條件達成共識,談判以失敗告終。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的捷安特或許沒有想到一年後的Stages Cycling會走向破產。2024年4月,因面臨需求下降、現金流和供應鏈問題,Stages Cycling宣布停止運營,解僱所有員工,不得已走向破產。隨後,捷安特躬身入局以201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負責破產程序的法院批准,最終將Stages Cycling收入囊中。

捷安特看中的Stages Cycling是美國頗有知名度的健身騎行品牌,該品牌成立於2009年,是推動功率計普及的顛覆性品牌,其率先生產出了價格實惠的功率計型號,主要產品是室內單車、功率計、單車碼錶,面向有一定經驗的騎行愛好者和專業騎手。巔峰時期在亞馬遜上頗受歡迎。

零售獨立評論人馬崗表示,從布局看,捷安特彼此收購是產品線的補充和豐富。捷安特通過收購Stages Cycling品牌,進一步豐富以自行車運動為場景的各類產品矩陣。

對於此次收購,捷安特全球銷售與市場副總裁帕迪·穆雷(Paddy Murray)對外表示,此次收購旨在創建一個全面的騎行生態系統,包括室內和室外,並進軍全球健身市場。Stages在健身領域有著重要的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動感單車和室內騎行方面。

在北京大學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副秘書長郭彬看來,自行車從最初的交通工具屬性發展到現在已經擴展了時尚、社交、健身等休閒健身生活屬性,在這種擴展的影響下,製造企業開啟服務化進程也成為重要的趨勢。捷安特作為自行車的老牌生產企業,也在推動功能和應用場景的升級,本次收購也可以說是捷安特拓展產品鏈和推進產品服務化進程的一個舉措,對於該企業在未來健身休閒產品的布局有一定助推作用。

做一個大而全的全球自行車品牌,一直都是捷安特的目標。捷安特為台灣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該公司成立於1972年,1981年創立了自有品牌捷安特;1992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成立捷安特(中國)有限公司,開啟長達三十多年的布局發展。可以說,捷安特是和國產鳳凰、永久等自行車品牌一起成長起來的自行車品牌。目前捷安特在中國大陸市場有超700家專賣店。

就收購及發展相關事宜,北京商報記者致電捷安特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加盟商不賺錢

創建全面騎行生態系統,捷安特需要解決的不僅是業績問題,單從中國騎行市場的發展情況看,近年來騎行運動備受追捧,騎行市場更是不斷擴大。據《2022—2023年全球及中國自行車產業運行監測與消費需求調查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自行車市場規模為1940.7億元,預計2027年可達2657.7億元。

騎行雖熱,但捷安特卻沒賺到錢。根據財報數據,捷安特母公司巨大集團2024年上半年綜合收入為372.3 億新台幣,較去年同期減少 12.6%,毛利率21.3%,稅後凈利潤為16.7億新台幣,較去年同期減少17.1%。2023年,巨大集團營收從上一年的920.4億新台幣(摺合27億歐元)減少至769.5億新台幣(摺合22.7億歐元),降幅達到16.4%。2023年上半財年的收入為426億新台幣(13.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5.4%。

對於業績的下滑,捷安特在財報中提及,主要由於歐美市場中低端銷售的疲軟。2023年上半年,捷安特在歐洲的銷售額下降了12%,在美國下降了44%。

相比較歐美市場的疲軟,中國內地市場呈現高速增長。2023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市場上半年銷售額增長70%。但即使如此,中國內地市場火熱的騎行也依然沒能拯救捷安特的業績。

據北京東區捷安特加盟相關負責人透露,騎行雖然看著火熱,但捷安特的效益卻不是很好。「今年我們不考慮新開加盟店,效益不好,明年有沒有名額還不一定,現在準備考慮做直營,加盟店效益不好。」該負責人如是說。

在馬崗看來,捷安特品牌存在著一定的品牌老化情況,相比較如今的閃電、崔克等品牌,捷安特在年輕群體中的認可度並不高,捷安特品牌整體缺乏活力。

拋開加盟商負責人所說的效益不好。在產能供應方面,捷安特也存在著一定的供不應求狀態。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捷安特門店了解到,店內多款自行車處於缺貨狀態,需要等一周左右。在線上渠道,捷安特多款公路車顯示缺貨。對於什麼時候有貨,捷安特旗艦店客服人員表示無法確定。

東華大學客座教授潘俊給出一個觀點,騎行市場的旺盛需求進一步突顯了企業端生產能力的不足,這對品牌方的生產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

關於產能跟不上,這是一個行業問題。此前北京商報報道,由於變速器技術卡脖子的情況,目前多品牌中高端騎行車存在產能跟不上的情況,但如何破局,是包括捷安特在內騎行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張君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b818ca811b3ad2532d54f6d51593b2.html














「法巴」魅影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