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廣電·天下泉城客戶端11月11日訊 或許你喜歡憨態可掬的奧運福娃,或許你曾為動畫《狐狸打獵人》的詼諧幽默折服,又或許你曾為泡泡瑪特的「SPACE MOLLY」限定款心動。
但你未必知道,它們背後站著同一位藝術大師——韓美林。
作為土生土長的濟南人,韓美林自19歲北上求學後,闊別家鄉數十載,終於回家鄉辦了一次展覽。近500件美術作品,涉及繪畫、書法、雕塑、陶瓷、設計多個方面,在濟南市美術館進行為期一月的展出,為家鄉人奉上一場藝術與美的盛宴。
極具衝擊力的藝術風格
11月10日,「韓美林藝術展」第一天,就有很多人慕名而來。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文物與藝術系的師生,正在濟南進行為期三天的教學活動,在得知「韓美林藝術展」開展後,臨時將第三天的行程改到濟南市美術館,直言「怎麼能失去這麼好的機會!」
來自淄博的畢醫生,前一天趕火車來到濟南,心心念念見「偶像」韓美林一面,卻因列車不趕趟,遺憾錯過,第二天早早來到館內,執著道「我有一種預感,沒準韓大師還會現身。」
熱愛戲曲的張女士得知展會消息後,攜閨蜜同游,她說,「韓老師的作品風格鮮明,藝術衝擊力特彆強,哪怕你不了解他的生平,但一看到他的作品,就知道是他。」
「一眼看過去,壓迫感和衝擊力撲面而來,直擊心靈。」
本次展會分為「文之極」、「物之靈」、「人世間」、「成於思」四個板塊,「文之極」以佛教造像和書法藝術展現對遠古文脈的追索,「物之靈」集中展現動物主題繪畫和陶藝、染織等生活美學,「人世間」陳列著將西方造型與東方寫意雜糅的人體畫和人體造型,「成於思」則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設計標識和手稿展示。
漫步其間,一整截枯木雕成的佛像,透出栩栩生機;冰冷堅硬的金屬雕塑,舞出翩躚靈動之姿;席地而坐的小熊雕像歪頭看人,仿佛向大人討糖吃的孩子;成群駿馬騰躍於畫布上,飛揚的毛髮幾乎觸手可及……
對此,張女士說,「從展會可以看出,韓老師涉獵廣泛,繪畫、雕塑、書法都有涉獵……藝術本就是相通的,大師的境界已經可以融會貫通。」
愛和堅持的藝術底色
富有人情味的小動物畫,是很多人認識韓美林的第一步。
靈動俏皮的身形、惟妙惟肖的神態、纖毫畢現的毛髮,韓美林筆下的小動物,光是看著就能聯想到柔軟的觸感,只需一眼,就能喚醒皮膚對「毛茸茸」這個詞的記憶,進而感到無限暖意充盈胸間。
網友「匯福堂銀壺」表示,「……兒時學畫,經常拿韓老的小動物臨摹,看似簡單,卻怎麼也沒有那般神韻和靈動。」
這正是韓美林畫作的一大特點,看似簡單的線條和造型,內里卻是難以描摹的神與魂。
對韓美林來說,生活的積澱與磨鍊化作了滋養藝術的泥土,傳遞的是愛與暖。他說,「藝術家要用愛,用大愛去愛這個世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孩子,愛動物,愛植物,愛一切。」
堅持,是韓美林藝術理念的另一個關鍵詞。
他曾說,「堅持到底,低頭拉車,一抬頭就走向世界了。」
這無疑是一位藝術大師對浮躁時代的一記強硬回擊:專注做事,結果自然會降臨。
在本次展覽的入口處,也寫著這麼一句話,「上蒼告訴我,韓美林,你就是頭牛,這輩子你就幹活吧!」
這是八十七歲高齡的韓美林對人生的態度,果決凜然如一柄利劍。
泉城新「名士」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在韓美林的作品簡介中,他常自稱為「齊魯海右人」、「海右人」,並會耐心地向不明白的人解釋,「海右就是濟南」。
海右,是濟南的古稱,詩人杜甫在大明湖歷下亭留下了千古名句,「海右此亭右,濟南名士多」。韓美林以海右人自居,是對家鄉的懷念和眷戀,而在數十載的藝術生涯中,他本人亦成為泉城的一張「新名士」名片。
從1977年開始,「韓美林藝術大篷車」遍游祖國的大好河山,誓要在民間致敬最生動的藝術,從賀蘭山的岩畫,到苗族的蠟染和刺繡,再到收集的古字「天書」,韓美林身體力行地尊崇民間藝術、傳承著民間文化。
國際上,韓美林也屢獲殊榮。2015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2018年獲國際奧委會頒發的「顧拜旦獎」;2019年榮獲鳳凰衛視等二十餘家媒體共同發頒發的「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
浙江省上虞市,立著他創作的花崗岩雕塑《大舜耕田》,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有他長78米的青銅雕塑《五雲九如》,新加坡的樟宜機場,立著他創作的青銅雕塑《回家》……
他的作品如散落的珍珠,在世界上各個角落閃閃發光,照亮人們的日常生活,傳遞著藝術和美,也讓海右濟南,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
離家是少年,歸來生華髮。著作等身的韓美林反哺給家鄉濟南的,是名為「向陽而生」的第五座韓美林藝術館,據悉,首批200件捐贈作品已入棺珍藏,未來,韓美林藝術館將長久陪伴泉城人民,成為這座千年古城的新文化符號。
來源:「城在北緯36度」微信公眾號
作者:月貓
編輯:石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