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廣電·天下泉城客戶端11月15日訊 由中國音樂家協會、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主辦,中國音樂家協會古箏學會、山東省音樂家協會、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政府承辦的「2023年金鐘之星全國古箏藝術盛典」11月13日-16日在濟南市槐蔭區舉辦。15日晚,「2023金鐘之星古箏藝術盛典音樂會」在山東省會大劇院精彩上演,歷屆金鐘獎古箏金獎選手同台獻藝、聯袂呈現,帶領現場觀眾邂逅古箏的藝術魅力。
中國音樂金鐘獎創辦於2001年,兩年一屆。是中宣部批准設立、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中國音樂界綜合性專業大獎,是與戲劇梅花獎、電視金鷹獎、電影金雞獎並列的國家級藝術大獎。作為中國音樂界最具權威性和導向性的國家級專業大獎,眾多優秀的古箏演奏者由此脫穎而出,並成長為極具實力的古箏演奏家,活躍在國內外重要音樂舞台上。
中國著名指揮家,中國愛樂樂團常任指揮、副團長,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中國青年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夏小湯為本場音樂會指揮
婉轉清澈的音符響起,迅速將觀眾帶入古箏構建的獨特藝術世界。本場音樂會上,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曹照照率先登場,帶來一曲《如是》。該曲以崑曲音樂為素材,以「情」為線,結合西方作曲技法,搭建戲劇性的音樂結構,既放大了古箏的表現張力,帶來多層次的情感表達,又以現代化手法,將傳統化延續得淋漓盡致。
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曹照照
隨後,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程皓如攜一曲《蘭陵王》登場。值得一提的是,程皓如還是一位「濟南姑娘」,回到家鄉的程皓如倍感親切。《蘭陵王》是作曲家方崬清為程皓如量身打造的一部古箏與大型交響樂協奏曲,共分為四個樂章,分別用「神秘身世」、「祁山之戰」、「凈面柔情」與「蘭陵王入陣曲」四部分充滿戲劇性,詮釋了一代英雄蘭陵王跌宕起伏的「正能量」光輝形象。熱情而富有內涵的演奏,收穫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第十一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中央音樂學院青年教師程皓如
思鄉,是文藝創作的永恆主題。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劉穎帶來的《望故鄉》別具韻味,旋律明朗輕快,讓人如沐春風。該曲是著名古箏演奏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王中山根據其2006年創作完成的古箏與交響樂協奏曲《雪梅祭》,重新加工整理而成的一首箏與鋼琴協奏曲。該曲巧妙運用河南箏派獨有的小顫、游搖等技法,深切表達出了遊子思鄉的真摯情感和河南音樂淳厚濃郁的地方風格。
第八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劉穎
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劉樂帶來的《萬里無雲》是第十三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決賽委約作品。該曲表現了西行路上悠然自得、萬里無雲、花雨滿天的浪漫意境。劉樂以精湛的技藝與精彩的演奏獲得了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金獎獲得者、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副教授劉樂
春水潤澤,萬物復甦。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金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宋心馨帶來的《蒼歌引》展現出「春」的旺盛生命力。該曲曲名出自詩經《爾雅•釋天》:「春為蒼天,夏為昊天。」作品通過抒發對「春」的感悟,表達了對生命的敬贊之情。宋心馨的演奏極具張力,激情洒脫的同時不失冷靜,達到了情感與理性的微妙平衡,讓現場觀眾產生了強烈共鳴。
第六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金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教師宋心馨
壓軸登場的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金獎獲得者、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任潔以一曲《望秦川》帶領觀眾進入了「八百里秦川」遼闊意境中。《望秦川》採用陝西戲曲同州梆子的音調創作而成,音調蒼遠而富深情,表現出濃濃的鄉情與親情,以及對過往舊事的無限哀思。
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古箏比賽金獎獲得者、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任潔
金鐘之星,泉城綻放,優秀的青年古箏演奏家用精湛的技法和激情四溢的表演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極具震撼力的古箏藝術視聽盛宴。箏韻悠悠,回味綿長,本場音樂會在觀眾的意猶未盡中落下帷幕。
記者:姜富海
攝影:王嘯
編輯:柯普